《叶问2》:丹哥,我给你打五折吧
《叶问2》的前半部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打斗场面更华丽了,并且也如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武林界的黑暗面,但到了后半部,却让我大失所望。
丹哥说《叶问1》值90分,这个我同意,但他说《叶问2》值120分,那我就觉得有待商榷了,不妨打个五折,60分吧。
《叶问1》的出色,绝非是“仇日”,而是反映了动乱时代小人物的悲剧。就像片中的叶问,他“大义凛然”地谴责李钊是日本人的走狗,可就在这个情节刚一过去,接着一辆日本军车大摇大摆地驶过来,叶问却选择了退避……
而且如果没有“光屁股局”插手的话,《叶问1》肯定能够拍得更好,因为最初设定的结局,简直堪称经典,具体是这样的:
叶问挨了佐藤的一枪,接着倒下,群众开始暴丿动,汉奸李钊杀死了佐藤,但自己很快也被群众当场打死,之后日本兵开始镇丿压群众,周清泉在掩护叶问逃走的过程中被日本兵开枪爆头,群众被镇丿压下去后,三蒲将军安全离开,最后在密室里切腹自杀……
可惜啊,因为光屁股局,这个结局没了,还换成了几行令人鸡毛皮刺刺的字幕……
如果这个结局真能拍出来的话,那么《叶问1》我给120分。
尽管受到了阉割,《叶问1》依然还是比较不错的,某些情节还是可以引人思考。
《叶问2》前半部我给四星,后半部我给两星,综合给三星。
这片的后半部像什么呢?就像某个有钱的公子,花钱雇了几个人假扮成强盗去骚扰一个女子,然后自己来了场“英雄救美”的好戏,结果他不但赢得美人归,还被世人赞美了。
可是,费尽周折请了一些老外扮成大坏蛋,再让自己“挺身而出”,却不在现实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真的能够唤起“民族自尊”、而不是“自我陶醉”吗?
还好,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顶多只是精神粮食,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事不比《叶问2》的剧组更过分?就在不久前,中石油进入了所谓的“五百强”,超过了美国佬的某某公司,成为什么什么XXX……中国企业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就”,该骄傲了吧?该自豪了吧?该有民族荣誉感了吧?结果上网一看,几大网站的上万条评论中,全都是嘲讽和挖苦,没有一条赞扬。主要的讽刺评语大致是说,中石油从国人手里捞走了大把油水,它因此而富裕了,顶个老美的公司,把我们这些P民的裤子都扒掉做成布料,然后织成华丽的遮羞布穿在自己身上,显示自己多么有钱,最后还要叫P民们为它感到“骄傲”,天底下可有比这更无耻的事?无耻的,何止中石油而已?
以前我总不明白,为什么像苏联这么强大的国家,最后会败给老美,真的是老戈“一个人”的责任吗?后来看了不少美苏两国早期拍的电影,总算有点明白了,在同一个时代,正当美国人在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不足的时候,苏联人却整天在YY,不断地制造自己很牛逼的幻觉。
影视作品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一切,但作为平民的主要娱乐,它还是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自我麻醉的程度的。美苏之间的胜负,早已在冷战之初就注定了。
好了,刹车,把话题扯回《叶问》。我说这些并无批评丹哥的意思,我很喜欢看他耍拳脚,但我希望他能够拍出更好、更具有反思的片子。
我理解丹哥为什么对第二部有那么高的认同感,恐怕很大程度上是他长期待在国外,免不了会受到洋人的歧视。但是,作为一个生长在幸福指数高达87.53%、ZF毫无一丝缺点的大兲丿朝的人民,我已经厌倦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我曾经是一个愤青,当过五毛,也当过网特,排过外,也媚过洋,但现在我只是一个有了工作的普通人。
《叶问2》最应该让人尊敬的,不是片中的任何一个中国人,而是那些外国演员,正如《叶问1》最该受尊敬的,是那两个日本演员一样。他们的加盟演出,说明了他们很诚恳地去反思了过去对华人的傲慢与偏见。
还有要说一下的就是,片中李小龙只有几句台词而已,也没有武打场面,不知去年为何要百般周折地挑选懂得武术的小孩?
《叶问1》我已经看过十遍,以后大概还会继续看,如果这片子能够按当初的设想再推出一个“违和”的港版,那就更好了(就像《窃听风云》那样)。至于《叶问2》,也许不会看第二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