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
有几个高概念,首先是开场的这个电视机荧幕反射的图像,这种影像造型的方式;其有效的连接起第二个概念DV机作为时空工具,王垚称之为【作为记忆的媒介装置,并在括弧内写明“幽灵媒介”】;第三个概念是关掉摄影集之后,小女孩直接说出的mind camera,王垚称之为【回忆的机制(film as brain)】;以及穿插在各个情节之间的闪烁帧,王垚称之为【瞬间印象式的影像】。
这几个概念都非常有趣,它们在电影这门艺术里极有生命力,可惜的是《晒后假日》完全没有把这几个概念的关联性串起来,它最终实现的是一场游戏-电影,你需要通过事后不断地复盘和再观影将概念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诺兰想达到的影像功能。
在我看来《晒后假日》有丰富的情感,内敛、含蓄而暗流涌动,导演对影像也富有想象力,尤其是开头结尾两个镜头,那些被大师洗脑的影评人必然对之盛赞,但它在巨作上将影像的结构完全抛弃了,可以说这个作者对剧作有一种来自文学性的误解,杜庆春说:“结构就是一个创作者知道自己的这一次电影表达为什么具有真正的电影感的东西,视听肌理的组织运作,这个大于剧情的组织,这个就是主题本身。”《晒后假日》完全没有把这几个高概念串联起来,尤其是它们没有被作用在剧作上,导演在安排影像序列时完全抛弃了影像的质感,将影像变成了和文学/概念关系极为辩证化的二元论产物,最终使得整个叙事在父亲内敛的表达中肢解为全然悬浮的符号化人物小传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