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美国洗盘子,我妈说。

猪师傅气功表演
猪师傅气功表演 @crumblepig
兔子洞女孩 - 评论

这本是睡眠袜暑假有天在图书馆抢不到座位随后放弃学习挑的一本闲书,看了之后她说这个女主角,蕾蒂戴很像我,蕾蒂戴的妈也很像我妈,然后我就去看了下,正好微信读书也有。一直是免费的,结果我看到一半突然有一天要收费了,我当时汗就要流下来,然后我尝试点了一下后面的章节,又能看了,还不错。

对于这个女主和女主的妈跟我和我妈是不是真的像这一点,我觉得是有点像。就是当蕾蒂戴的父亲出现的时候,女主和女主妈的反应之类的是有跟我重合的。首先是蕾蒂戴的父亲是个人渣这件事,他可以抛下妻女,做一些猪狗不如的事,然后蕾蒂戴的妈对她老公的态度是非常恨,恨却依旧渴望丈夫回心转意。其实可以理解,古老村落受传统思想沿袭的女性都是这样的,认为女人没有男人会不行,而一直忽略这些伤害和灾难实际上是男人带回来的。比如说那个埃斯特法尼她爸就是自己在美国乱搞,然后回来把艾滋传染给老婆,老婆生病之后却一直指责她,并且自己远走高飞的人。

蕾蒂戴和蕾蒂戴的妈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氛围,看这个描述很容易给人一种这个家庭男性缺失的感觉。这种缺失不是生活中很普遍的那种男人在家庭中好像挂名一般的存在,这本书里的蕾蒂戴的父亲就是完全抛弃了蕾蒂戴母女。而在我家大概是我爸每天无业游民无所事事,我和我妈一个读书一个上班这种氛围。之前读nhk出的《女性贫困》那本书里面有一个案例是一对母女,觉得跟我和我妈。虽然我没有要故意渲染,但我和我妈的联系确实很特殊也很深刻。

蕾蒂戴的妈妈很多次说要杀了蕾蒂戴她爸,她显然非常恨他,但是实际她最希望的是他回心转意。这跟我妈的心情是重合的。我妈很恨我爸,不过她不会说要杀了我爸,反而是我时不时有这个念头。但我妈会劝阻我,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妈还在做那个希望我爸做个正常人的梦,她简直是个慈善家。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和人到中年仍未长大的儿子。蕾蒂戴的妈有些行为跟我妈一模一样。比如说在蕾蒂戴的妈这里她爸的名字是“狗娘养的”,我妈的手机里给我爸的备注是“疯子”,本地话读作癫人,平常她在我面前提到他的时候一般说的是“畜生”。而且这本书里写到蕾蒂戴的父亲在美国有另一个家庭,虽然不知道我爸有没有私生的孩子之类的,但是他确实有出轨挺多次的。还有一点就是蕾蒂戴的妈斥责蕾蒂戴的时候会说她像她爸,我妈也有在骂我的时候说我像我爸,比如说我驼背或者发疯的时候,她说你跟你爸越来越像了。

我觉得这本书里写得特别好的一个部分就是蕾蒂戴的母亲对玛丽亚的感情。玛丽亚是蕾蒂戴的父亲和别的女人生下的孩子,而且这个女人还是村里蕾蒂戴母亲的一个朋友,并且玛丽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这意味着她在旁人眼里是受到诅咒的,传统的思想会导致人们歧视她。这里面写蕾蒂戴的母亲“她在挣扎,既想把玛丽亚搂进怀里亲她,又想狠狠地扇她的耳光。”这个矛盾性写得真好,把她妈妈的感受完全地描写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蕾蒂戴母亲在喝醉酒之后朝玛丽亚开了一枪,但却在玛丽亚的母亲死后,成为了玛丽亚的母亲。

这个结局我太喜欢了,其实这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了。蕾蒂戴是含冤入狱的,她们背后巨大的邪恶势力没有被挖掘出来,没有受到惩罚,罪孽没有被连根拔起,但无力改变世界的人们选择逃离了世界。最后在出租车上,蕾蒂戴曾经一直念叨的自己从来只有这一双拖鞋(这作者太会埋伏笔了),而她妈妈把她的拖鞋扔出车窗就像扔掉糖果包装纸,给她拿出了一双网球鞋。

我们要去哪里,妈妈?

我要去美国洗盘子,我妈说。

我发现很多作品里女性受到压迫时,最后的结局一般都是这样子逃离,比如说《末路狂花》《惊世狂花》《小姐》(我发现我每次都举这几个例子),除了第一个是be的其他都是he的,不过第一个是不是拉拉都不好说,但是没关系,总之全都是女的在一起逃走。那两部狂花和这本书都是坐汽车,不过狂花是自己开车,这书是坐出租车。这本书里面的主角她们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特别穷。所以即便是洗盘子又怎么样呢,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再比现在更差了。很令人感动的就是在经历如此悲惨的事情之后,结尾仍然给了人光明和希望。

还有最后蕾蒂戴表示自己怀孕了,她妈妈说,希望是个男孩。其实很好地又cue了一下本书一直在讲的那种女性困境。因为如果是女孩的话,她就会被坏人抢走,这也就是书名的来由,女孩们躲在兔子洞里以避免被抢走。她妈妈说这句话这时候我不觉得是厌女了,我不觉得是重男轻女,虽然她妈妈的思想之前确实有局限性,看前面的描述能感觉得出来,她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在蕾蒂戴入狱前,她仍然认为男人是不可或缺的。英国时尚女人在监狱里问蕾蒂戴,你妈在等什么呢?这问得太好了,她妈在等她爸回心转意。

但她爸怎么可能。她爸在美国有了另一个家庭,甚至还会给玛丽亚的妈打钱的情况下就已经停止了给蕾蒂戴的妈打钱。他决绝地放弃了蕾蒂戴母女。我真的好喜欢蕾蒂戴的妈妈,可能像我很喜欢我妈一样。她有很多缺陷,她会偷东西(不过我妈不会),但她最后把那些年做保姆的时候从富人家里偷的什么首饰值钱东西全当掉去监狱赎蕾蒂戴。她坐出租车的时候乱扔垃圾,把拖鞋从车窗扔出去,但她终于满足了蕾蒂戴的愿望,她满足了一个孩子的愿望——拥有一双新鞋。

我认为蕾蒂戴的妈应该是在蕾蒂戴入狱了之后,完全放弃了她老公会回心转意的幻想。她妈蜕变了!当蕾蒂戴被抓住的时候,媒体拍她,她本来低着头,但想到父亲会在电视上看到她,她就抬起了头。她爸肯定看到她了。且她爸一定放弃了她。这本书里虽然没有描写蕾蒂戴的母亲在蕾蒂戴入狱之后具体做了些什么,不过我猜测她可能尝试联系过蕾蒂戴的父亲,并且没有结果,想到她在那个信号很差的村子,拨一整天断断续续的电话,女儿却在监狱里,她的心情应该不用说了。女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会迸发巨大的力量。所以蕾蒂戴的妈妈把玛丽亚也接来了,玛丽亚是过去是她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兔唇私生女,现在玛丽亚是蕾蒂戴同父异母的亲姐妹,她们和蕾蒂戴肚子里的孩子从今往后相依为命。

就是这个车里的气氛,当时非常触动我。出租车司机就像不存在一样,一种非常包容的氛围,女人特有的。她们三个女人之间互相谅解和救赎的气息整个溢出来。一种,我们的姊妹在受苦,我们都要去解救她。

她妈说希望蕾蒂戴怀的是一个男孩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某天在微博视奸到的一个女孩子,她说希望别人把她当成男的。他觉得女孩子太可怜了。所以我前面说不觉得她妈这里说希望是男孩是重男轻女了。有些拆你死可能会用女孩子会受到很多伤害的理由来掩盖生男胎的目的,但人家不是拆你死。

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这个情节就是,还是毕竟是小说嘛,谢谢你这样写这个结局。不然我会觉得太痛苦了以至于没法释怀。现实的话,应该不会这么顺利吧,只是一次小小的出逃,很难说现实中有什么更大的困难在街角等待。

真的有几块地方我太感动了。玛丽亚去监狱探望蕾蒂戴的时候,蕾蒂戴抱住玛丽亚说,

谢谢你,爸爸。谢谢你到处睡女人,给我留下玛丽亚。

女人承受下了男人给予的伤害,并把这伤口内化成美好的意象。女人会无条件爱女人。

说到这里我要说作者真的很会写女性之间的那种感情,不管是看似毫无理由的善意或者为她人遭遇流泪的共情能力。真的很多处有这样的描写。比如说美容院的露丝免费给孩子们涂指甲油。又比如说失去了一只手臂的卢娜,在蕾蒂戴快要冻僵的夜晚让她睡进自己的被单里,用自己仅存的胳膊环绕她。

蕾蒂戴在监狱里这一段很精彩。其实我在之前看《江湖儿女》的时候,就是女主坐牢期间有一次,女囚们集体转移,大家坐大巴。看见一车子女囚犯的时候我在想她们每个人都会有什么故事呢。因为监狱里的人都是因为某些事进来的,不会没有故事。然后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几乎是把蕾蒂戴入狱期间碰到过的女囚的故事都讲了个遍。我在想她们会进来大概率是因为受到压迫,忍无可忍于是拿起了武器,或是顶替男人犯下的罪。

另外一个说到毒品的问题。就是我之前看巴勒斯的《瘾君子》的时候,书中男主为了躲避法院的传票,所以跑到墨西哥去了。就是那种,墨西哥作为接收美国烂摊子的那种附属的感觉。还有一本也是巴勒斯的《酷儿》,男主去墨西哥的时候在街上跟墨西哥人说,我来乡下花我棒极了的美元。但那时候我在他书里看到的墨西哥是个检查机关很腐败的地方,毒贩只有一个,她贿赂了警察们,只要有别的人也想在这块地方贩毒,她就把那人举报了。不过这本书里好像毒贩是蛮普遍的,而且这块土地上种着很多毒品作物,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直升机在墨西哥上空喷洒百草枯。

看到后记,作者好像采访了很多墨西哥女人,好像大部分还是囚犯吧,就是名义上是有罪的这些女人。我觉得她很厉害,因为她写的东西真的很精彩,她不是在原地打转只写一点点东西,我喜欢她的手法,书中随便一句话的浓度都很大。这个浓度,我要怎么解释呢就是,给我的冲击很大。我感到她说的话是我以前从未读过的,这是我读拉美文学的普遍感受,虽然我也就只看过马尔克斯的有几本还有《光明共和国》。他们的叙述方法我真的从未见过,这个时候可以说那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他们的土地真的很魔幻。仿佛闷热高温熏蒸那些绿油油叶片大的热带植物催生了居民的某种幻觉。我觉得他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废话,甚至像一个人竭尽脑汁想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一句话,但是他们会把这句话漫不经心地穿插在某个角落。可能我夸张了,因为我确实是不那么熟悉他们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