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会写,但我受够抑郁逼了
看的应该是这个版本的,在微信读书看的,封面是这个。不知道前段时间可能转发抽奖想得到三岛由纪夫的书吧,然后写上一篇苏胡的时候有点受《冷血》启发写了美国背景的铜仁,然后有读者跟我说感觉日本文学的讽刺的意味跟宿虎好搭哦,然后我就顺势捡一本日本人写的来读。虽然我本来是没报多大希望的,因为我觉得就算范围缩小到日本人,日本人也很多嘛对吧,不一定他就在那讽刺,不一定他就一天天正事不干,十分阴暗,筹划毁灭和自杀。虽然日本作家写的东西好像已经给人留下这样的刻板印象了,我觉得太宰治真的立大功哈。因为我是高中的时候读的太宰治了,具体当时是什么感受已经不太记得了,我好像还挺喜欢有一篇叫奔跑吧梅洛斯的。但是要问原因我也记不得了,我不该多说太宰治了因为我的感受太过于模糊。但是后来u know,太宰治被太多装emo的啥比拿出来滥用了,所以逐渐开始厌恶。我的立场很容易改变,因为我的初始感受不清晰,所以很容易因为别的什么trigger我对这个作品的厌恶。那好了,所以说我整个倒戈,我本来就是奋斗逼,见不得人这样每天死在房间里懒虫一样,不工作还没完还想拉别人一起死,最搞笑的是人家死了你又突然不想死了,最烦这种逼。想去死就算了还这么多逼话,要给自己可笑的行为套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说这个话其实过激了,只是我也在生活里遇到过太多次这样的场景,当我累死累活走过来的时候,别人躺着,跟我说想去死,我好累。我只得被激得更加逆反,我不愿做被我认作讨厌的事,于是在所有人都说想死的时候,我便要努力地歌颂起生命来。我愿为了与你们反着来,而把我所有的残留的琐碎痛苦都扔掉,或是藏起来,不给任何人看。只是因为我逆反罢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喜欢,觉得三岛由纪夫是神。但是看到后面也逐渐觉得无语,最无语的是看到结尾的时候有个想法里面有人说三岛由纪夫很讨厌太宰治,因为跟他太像了,我一下子就膈应了起来。但是虽然三岛由纪夫这么说,我觉得还是有点区别的他俩,我觉得他俩之间应该算是有点贫富差距,不过也没有那么大啦,我没记错的话《人间失格》的男主原生家庭应该是挺有钱的吧,但是《金阁寺》的男主原生家庭就很穷,稍微长大一点也只是在寺庙里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他身患重病假装看不见母亲偷欢的羸弱父亲,他矮小丑陋又让人丢脸的母亲,膜拜内翻足的女人和无知袒露胸部的女人。所以相比起来我肯定比较喜欢三岛由纪夫,我觉得他跟我比较近,我与一切穷人底层人比较亲近,是这样一个原理。看到他们会让我觉得亲切,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贫贱和挣扎是我人生的主基调。
我体谅不了富人,天生就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的痛苦无法引起我的共情,如果他们向我抱怨自己钱太多花不掉,我该怎么感受呢,我应该回馈什么样的安慰呢?sry你从我这里得不到任何东西。你还要说吗,你还要说,就这样的你也要说吗。那就来过过我的生活吧,你也来当当我。
当然这样是不对的,人和人终究还是太不一样了,人的承受能力和敏感程度都不一样,没法把痛苦拿去比较。
刚读的时候特别特别喜欢,因为他的观察点和描写的时候用的比喻还有词句都太独特了,他说他的心生锈,少年的骄傲应该闪闪发亮,孤独一点点增长像一头长膘的猪。我好喜欢他的文字,想抄写。
而且我确实也被这本书激发了好多,我想到好多梗,拜这本书所赐我已经想到很多下一篇苏胡怎么写了,本来不抱希望现在却带来这么大帮助,日本人,你不错。比如他说想把金阁寺吞下去吧,我觉得吞是一种软色情动作,不只是因为是经由嘴巴,这样一个有多重意义的器官,还因为吞下去之后,你会和那个吞下去的东西绑定一段时间,或许是一种永远在一起的诅咒。很极端很怪异但是有点浪漫的。
整个他逐渐逐渐堕落的过程我没啥想说的,说实话我是不太愿意接受一个人慢慢把自己放弃掉的,尤其是你还把这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展示给我看,我一个奋斗逼看不了这种的行不。如果你要毁灭,就在一瞬间完成蜕变,把所有仇恨和怒火都像喷火枪一样射出来,我是真的讨厌看人半死不活的,说真的不如死了算了。所以说最后他把金阁寺烧了结果突然又不想自杀了,看到这里我就很无语。还好到这里这本书就写完了,是不是作者也觉得再继续写他和那些虚空的无谓做拉扯,想死又不死的浑浑噩噩生活实在是不愿写了所以直接就完结了。
但是虽说如此,我还是觉得他逐渐萌发要去烧金阁寺这种毁灭性的动作的时候,并不唐突,作者写的很循序渐进,能让人感觉到失望的逐渐弥漫,所以男主的行为可以解释。
至于我为什么看到后面逐渐觉得没那么好看了,可能还是跟前几天和睡眠袜说的那个喜欢看人偶尔流露脆弱有关,我可以说我有抑郁逼收集癖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是我大多数时候只会被第一眼的适量的脆弱击中,再往后走都是太多了,所以我没那么喜欢这本书了。多了就烦了,但是我想做个负责任的人,所以只是待着而不离开。还有一个是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是他逃学这件事,我还是觉得当一个人开始无目的地逃学的时候,他好像就不太行了,我不愿那些可能会有用的知识被浪费掉吧,就算走神就算偶尔会不想读书,好歹对那些知识抱着敬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