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的向日葵——充满激情的灵魂

martinrgb
martinrgb @martinrgb
渴望生活 - 评论

摘抄

勃朗的作品给全世界带来的艺术享受全部都是无偿的。”曼德斯仿佛在沿着自己的思路自言自语,“他死去时,他的一生堪称是完美成功的一生,尽管他是惨遭迫害离开人世的。他的生命的史册就这样合上了,然而这却是制作完美的一部书。重要的是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的品质,而不是他的作品的优劣。

 “很好,画家应当学会描绘的并作是一件东西,而是东西的本质。当艺
术家画马时,那不应是你可以在街上认出来的一匹个别的马。照相机可以拍
照,而我们必须超越这个之上。当我们画一匹马时,什么才是我们应当捕捉 的呢,梵高先生,那就是柏拉图那种对马的理解,一匹马的外在的精神。而 当我们画一个男人时,它不应该是个门卫,也不必连鼻尖上的痕子都画出来, 而应当是男子气的综合;是一切男子的精神和本质。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 的朋友?”
“我明白,”温森特说,“但是我不同意。”

“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认为你的画也是不道德的,亨利。公众无法理解,艺术是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评判的。 艺术是超道德的,生活亦是如此。在我看来,淫秽的画或书籍是没有的,有 的只是想象力贫弱和技巧拙劣的作品。图鲁兹-劳特累克笔下的妓女是道德 的,因为他表现了藏在她外表下面的美;而布格罗笔下的贞洁的乡村姑娘是 不道德的,因为她显得矫揉造作,而且甜腻腻得使你只瞧上一眼就会为之作 呕!”
“是的,说得对,”提奥点着头。

  “也许是吧,不过我心里老也去不掉这点儿疑心了。当我独自在乡间的时候,我忘记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油画被人画出来,我心中只想着我那幅是唯一的一幅。并且是献给世界的一件美丽的礼物,即使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将是拙劣的,我也仍旧会画下去,这种艺术家的幻觉是有好处的,你明白吗?”

1.高的痛苦是艺术创作的内核,不断疼痛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艺术成果的不断膨胀,最后在爆裂中达到艺术的顶峰,从而升华

2.早期痛苦而来的浓厚阴暗的色调到后期在巴黎与新派奔放艺术家们交流而追求明艳狂放不同画家的角度是不同的,有人追求本性,有人追求本质,梵高追求的是生命力,因为他的爱,从他与矿区的矿工同甘共苦,几次充满了激情的求爱之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内心有永不熄灭的感情。

3.情始终是梵高痛不欲生的症结所在,一个艺术家只有摈弃了爱情,在孤独中学会超越,才能在创作中有所造诣

4.们经常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抗拒排斥乃至害怕,艺术家都是疯子,源自于他们喜欢在生活漫长而狭窄的灵魂之路中不断探索,而那些不疯的人习惯于要求自己和一些物化的标准等高平齐:金钱、名声、权力。那条路实在是太难以或者让人缺少勇气行走,所以疯子诞生了。

5.杰作产生的必须条件,他不是死于精神病,死于对弟弟的爱,生活上,在忙碌了一生之后,他不会再去成为弟弟的负担。艺术是对自我认识自我探索 表达自我情感。艺术家追求的不是名,而是自己心中的一个标杆,绘画上,他已经完成了对自我的表达,达到了自己的满意。名利根本不重要。世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6.这本书的令人动容之处在于梵高他本身,而作者的后期润色则是次要的,评论,始终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有的人喜欢用评论表达自我,比如我在这里想要说,有些号称职业“影评人”或者“评论家”的人经常在评论里故弄玄虚,借以出位,甚至有时候连作品都没有阅读到位,他们的评论在作品面前,是可笑、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