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点不着烟的火,如何焚城

xilouchen
xilouchen @xilouchen
烈火英雄 - 评论

做记者的几年,采访过几次消防员,几乎每次都恰逢各种举家同庆的节日。深切地觉得,像《烈火英雄》这样的电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我们一直在呼唤有更多的电影去拍摄那样一群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有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兄弟,可我们对他们了解实在太少。


《烈火英雄》由海港码头的原油爆炸延伸出四条故事线,一条是江立伟带着队友深入火场关紧阀门,一条是马卫国和队友死守化学罐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条是徐小斌和队友清理海中垃圾保证远程供水,一条是李芳在逃难的人流中寻找儿子。

电影用特效罕见地呈现了假若灾难发生后的场景——若整个港口化学物品爆炸则相当于二十颗原子弹,所以每一个留在救火现场的人都是在将生死置之度外。电影同时呈现了一部分普通民众的反应。听说灾难即将屠城,吃火锅的赶紧停下,大家收拾行李奔逃。有人闭门禁止孕妇进入,有人拿着高价求来的,仿佛是诺亚方舟的船票,还有人借机跑到商店超市趁火打劫。

与这样的众生相形成对比的是消防员的举动,他们义不容辞,危难当头冲到最前面。江立伟背负过失去战友的伤痛,主动要求去关阀门充满了悲情色彩。然而这阀门80转为一扣,转100扣才能关上,他和战友却义无反顾的进行着如此艰巨的任务。

马卫国等人死守着最后一道防线,看到战友被烈火烧成火人,这种内心巨大的痛苦非一般人可以承受。于是他们将烈火当做敌人,用砖块筑防。拍下给父母家人最后的“遗言”,不知生死与否,大家最后的留言感人至深,有不能尽孝的愧疚,也有在烈火中的无悔。

徐小斌和王璐从一开始拍婚纱照就在闹别扭,身为同事的欢喜冤家给影片增添了不少趣味。比如王璐身在指挥中心,却担心前线的他,就拿起对讲机要求对方汇报。还被上级领导一语双关地评价了一句,这场火着得真不是时候。

片中的几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儿子的校运会上提到的,别人的节日就是消防员最危险的日子,比如大家在网上看到了爆炸的消息,其他人都想着如何逃难,只有消防员的家属第一时间担忧冲锋在前的丈夫。

还比如事故现场想抽的那根烟,平时抽烟总要找打火机或者问人借个火,这次倒可以到处“借火”了。可这烟已经被水浸透,分明点不着了。而用来点烟的火,却正在眼前熊熊燃烧,狰狞可怖,即将“屠城”。

《烈火英雄》它还可以打磨得更加精致,或者更加克制。但我欣赏这部电影对灾难勇敢的呈现,对消防员先剥离神性,回归人性的描摹。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会贪生怕死,有小的攀比之心,也有大的博爱之情。要先生而为人,才能进化成神。英雄,从来不是单单用来讴歌的,他们是在一次次经历生死的考验中,肩负着不同常人的使命,勇敢逆行的人。

英雄,确实也是值得讴歌的。这样的讴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