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弱却强大的
电脑有点问题了,而且也快没电,我抓紧随便写写,因为现在正好在图书馆,想写完了直接把书还了(这本书有点重)。
之前在图书馆里乱走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我总觉得我可能在哪里听到过别人讲这本书吧,可是我始终没想起来。不过我确切记得的是,英语老师说从前本来只有十个月,但是有一位罗马皇帝,什么什么很伟大,然后就加了一个August作为八月进去,也就是奥古斯都Augustus,然后他的父亲尤里乌斯Julius作为七月July插进去。反正就是神使鬼差我拿了这本书过来看,就是没有什么动机,以前也不是很了解古罗马啥的,就这么开始读。
然后刚开始看得挺慢的,我觉得我看这本书一半的时间都花在读人名上面,慢慢地读这个人名,然后再在前面主要人物介绍里面找到他的信息再读一遍。我又不能马上跳,因为如果不仔细读那个人名然后记住的话,下次出现再出现这个人我就又不认识了。
我想说屋大维这个人在我这真的很有魅力。因为整本书是用那种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的,除了最后一章很短的一篇是屋大维写给朋友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跟屋大维有关的人写的。也就是说读者大部分时间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屋大维,只能看别人眼中的他。屋大维的内心世界只有在最后一章袒露了一点,而且那是他死前写的,那种“什么东西逝去了”的感觉更甚。
前期大部分都是梅塞乌斯写的,屋大维的父亲刚死的时候,没有人看得起屋大维,那时候我觉得屋大维这个人扮猪吃老虎,明明很有头脑,明明后来做出了这么了不起的事,现在这谦卑低微的态度又算怎么回事。所以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屋大维真爱装哈,但是内心很雀跃,因为我喜欢这种情节,故作很弱的样子结果最后很成功。
但不是这样的,他很弱,很虚弱,很羸弱,身体很差,总是没什么力气。打个比喻就是一种,很成功的抑郁逼的感觉。总是很累但是做什么事都做得好。他根本就没在装,那些谦虚,或者是对待遭受屈辱时的不发作,都不是演戏。我从没见过有人这么接近神。他完全不在意他自己,第一次见到有人能这么、这么恰到好处地不在乎自己到了一种省力又不给别人造成麻烦的地步。
看到他的某些时候,会生出一种巨大的悲戚,会有那种伤害了一个从不追究你的过错的神的感觉。那种心情落差很大,你无法乞求任何原谅因为他根本就不恨你。比如他用悲痛的眼神看一个暗杀他失败了的士兵;又比如他赦免雷必达时淡淡地笑了;他知道大局已定,流放亲生女儿的时候叫她“我的小罗马”;他用朋友的名字来命名朋友经常送来的一种舶来枣;他不愿过多劳烦死前最后一个医生;他在别人为他哭泣的时候说“你不厚道,在我甘心瞑目的时候哭”;他对作自传的不情愿,他对自己葬礼铺张的不屑,他对人性的看法,他对人的看法。他是多么接近神啊。他一眼就看出人类群体的浇薄,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群氓粗鄙而不自知,但他也说人经常闪耀亮眼的光芒,他多么善于感知又多么善于把这些睿智的思想隐藏起来。
我觉得他身上的神性、善性非常耐人寻味,希望芥见下下过来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