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师傅气功表演
猪师傅气功表演 @crumblepig
乌合之众 - 评论

这本书整体读过来还是比较易懂的,胡乱滚动眼球的时候也可以看进去很多东西。但是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走神的时刻也很多。这几年不怎么看书了,有看也多看的是小说之类的,带有剧情情节紧张才容易看下去。说实话我不太懂应该怎么看这种纯观点输出并且举例子的书。我可能正好到一个对于种种观念都很迷茫的阶段,可能这个阶段会持续很久吧,首先有我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还有我所处的大体环境能够提供给我的大部分事实都很模糊或者说虚假的原因。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勒庞的态度很居高临下。但是我又觉得他想要对这些观念进行阐述,描绘群体在遇到各种情况时的状态,这种写法无可厚非。并且这样的什么什么作家、心理学家,讲话的时候并不像我们一样总是用“我觉得”“我感觉”“好像”“可能”这种字眼,他们说话总是斩钉截铁,他们对自己的观点很自信,虽然他们大多数时候是有资格这么做的——他们为了解释自己的学说做了大量的考究,进行了极为深刻而艰苦的研究。但是毕竟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他写这些东西的年代也已经离我们很远,所以我在看的时候还是感受到很多行不通的地方,或是历史证明他错了的地方。

但就像他在书里写的那样,人们不会在历史里吸取教训。老一辈的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告诫后辈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但是新生的人从不乖乖听话,他们也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品尝一次错误的滋味。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革命都在重复徒劳的轮回。或许有一点可惜吧,老人们花了毕生的时间学会各种道理,在他相对来说十分富有经验的时候,他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而年轻人们却永远都毫不犹豫地以身犯错,明知生命本身就是徒劳,人类却不知疲倦地一次又一次跳下去。但我总是特别欣赏这种时候的人,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倔强,生命就在这些无意义的瞬间被逐渐燃烧殆尽,但那些时刻迸发的火花却尤其令人感动。

“他们已经彻底忘却了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所图的唯一回报就是以身殉职。他们强烈的信仰赋予了他们的话语强大的说服力。大众总是愿意听命于意志坚定的人,他知道该如何迫使群众接受自己的想法。聚集成群的人会失去所有的意志,本能地转向一个拥有他们所缺乏的品质的人。”

我觉得上面这一段很能类比追星。明星、偶像相当于领袖,是粉丝们的信仰。大多数人在追星的时候都很喜欢看有一种人发的微博,这种人意志坚定,表现出浓度极高、坚定不移的爱意,她爱得锲而不舍,甚至可以为了做出有损自己的事情,或者说把偶像排在第一位,自己排在第二位。粉丝们喜欢看这种浓烈爱意盛满的状态,喜欢看爱多到溢出来伤害本人的情景,那个时候粉丝们会更倾向于追随那个意志坚定的人所拥有的信仰。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人们总是喜欢这种飞蛾扑火明知无意义却感人的桥段吧,也很容易受观念鲜明、意志坚定的人的吸引。

觉得粉圈是一个非常适合解释乌合之众的例子。对于作者在书中列出的许多关于“群体”的描述,粉圈能够非常贴合地对应上他所写的特征。比如说群体的智力低下;没有批判精神;为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信仰、想法和零散的话语,就会大无畏得面对受侵害的局面;一些意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普遍被公众所接受是因为大多数人感到他们不可能依照自身的推理形成自己特有的意见。

但我说这些的时候好像我也变得很居高临下了,仿佛用一种淡漠平静的语气阐述这些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变成那样,我不想我自己也这样,我觉得我应该无时无刻保持一种低微的状态。但是说到底作者写了什么是他的事,我并没有百分之百认同的,就像我也不想一味地说粉圈不好一样,我知道这书里面有很多说得确实没错。粉圈有的时候看起来就是智力低下、毫无判断能力,那又怎么样呢,随便哪个政治党派只要形成了群体不都是这样吗,他们又高贵在哪里。这就是人,人的特质,人生而带来的,你不能因为否认粉圈就否认你作为人的一部分。粉圈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也该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况且我本来也是追星的虽然现在没有在追,我说这话的原因可能也有如果某一天我回到那里或者说和人提起我曾经也在那里的时候,我不希望我待过的环境曾经被我批的一文不值吧,但是说话我其实也没那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