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读后感
看前面部分的时候觉得这作者有点高高在上,比如默认觉得小姐就是会比起她来说更自卑一点。并且开篇她刚开始研究的时候,觉得她是带着一种猎奇的眼光来看小姐的,仿佛小姐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正常的生活、也有正常的情绪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也恰好因为这样,读者可以跟着她的视角逐渐破除对小姐的刻板印象。
有人说她这样想是出于严谨,考虑到干扰因素,才会要考虑比起她来说小姐比较自卑吧。不过我一开始就是无法理解,我是觉得为什么要还没开始研究,就给小姐设定一个自卑的形象呢。不过后来有些明白了,因为作者在研究之初也是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小姐的,所以当她发现小姐其实并不是完全她想的那样子之后才这么惊讶。而且一路看下来能感受得到她共情能力很强,也能很快地理解小姐们。她在逐渐掌握小姐的情况之时,也和她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她是站在她们那边的。因为她是“她”,所以才能建立起在极大程度上理解她们的基础,这个极大程度会无限趋近于完全。no offense但我觉得男研究者应该是没法办到的。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作者是一个这样的人。她自己也在总结里提到,因为她是一个成长过程很顺,自己又很乖的人,所以我能理解她的文字有时候“轻飘飘”的了。有点像我第一次看我有个大学同学写的东西一样,就是能感受得出来是家庭幸福、成长过程比较顺风顺水的小孩写的,对苦难的描写就是不太能打动我。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这本是“玫瑰色的”,好像描绘了太多女性抵抗和成长转变的正面场景,而那些她们饱受摧残忍辱负重的负面场景却不太多。但我觉得作为研究性别和小姐这个群体的资料中的one piece也已经非常详细生动了。而且也因为她这本着重点就是小姐自身的“欲望”,现在觉得标题起的蛮贴切。
她记录下来的女性当中有我非常喜欢的那种,一些小姐即便没有上很多学,但是她们看问题比很多上了学的人还要深刻透彻,由衷地钦佩。而且虽然世俗不认可她们做的事,但是她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积极抵抗一些压榨,她们是很鲜活的。
突然想起来今天睡眠袜正好给我看条微博,里面讲婚女之类因为认可那一套女人通过攀附男人从而获得权力的体系,已婚女性觉得自己通过结婚权力升级了,在催未婚女性结婚的时候便是在行使她被升级的权力。这让我想到书里有一段,贴在下边。
比如,我们一向认为关于性的话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禁忌,所以在访谈中属于较敏感的问题,但在田野调查中我发现,有些小姐会很主动地跟我谈她们的性经历,阿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她说她预期我一定会问的,因为我是在做关于小姐的研究。所以当在访谈中我还未问到的时候她反而感到有些着急,问我是不是害羞不敢问她。珍姐却认为我“太年轻了,还没结婚呢,谈这些不太好”。这里面有一种很微妙的权力关系,是一个变化和不断平衡的过程——虽然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比我年轻,但在性的方面却比我有经验得多,性经历此时成了一种谈话和增权的资本,而我的学生身份更凸显了这一点。在我面前她们是性和情感经验丰富的女人,在这个关于性产业和小姐的研究中也是行内人,信息的天平偏向她们一边,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她们的自信和自尊,使她们能更自在地透露关于性、性别、工作、爱恋、婚姻和家庭的故事。
小姐阿娟、珍姐和未婚又还是学生的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好像有些变化,阿娟和珍姐因为拥有丰富的与男人周旋的经历,作为经验者,在作者面前似乎拥有更多权力,谈到性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她会更有底气(?)这种感觉,还可以用过来人的口吻劝导你。
但是书中有一段,作者夸夸写了自己的博士身份还有成长经历又是乖乖女之类的,那段读的时候让我感觉她有些怎么说,然后她认定小姐在和她交往时一定会感到自卑。我觉得就完全不一定啊,小姐也是有可能觉得自己比作者在某些方面更有经验,比如两性关系、处事圆滑之类方面的更有底气的啊。而且靠自己赚钱,为什么一定要感到自卑?小姐为什么一定会自卑?如果按照自己想当然地去给小姐的心理下定论,在我看来是非常傲慢的。而且你的评定标准也是世俗的主流看法,做小姐不是你们嘴里的正经工作所以小姐就必须自卑吗?真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强盗观点,硬要别人接受。但是世界上不止是只有主流而已的,主流也不应该要求非主流都迎合着自己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果你不是小姐,为什么你就能下结论小姐都感到自卑?
最后,看完之后觉得还是有许多收获的,不过很多事情还是long way to go吧,希望这个社会对女的不要再这么高的莫须有的道德要求了,首先从不要再骂小姐开始。等一下,说到这里我有点愤怒的,我老在微博看到一些人骂鸡,我受不了别人骂鸡(鸡不是在贬义,天地良心我很爱鸡)。有些男的一看见女的有姓生活就说人家烂裤裆,说人家是鸡。还有些被规训了的女的,急着和鸡割席,觉得鸡很脏,自己却干净得很,标榜自己有多么道德高尚纯洁无瑕。给自己立牌坊是可以使你在雌竞中脱颖而出吗?还要迎合男的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