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

一只特特呦
一只特特呦 @Teteyo
字母表谜案 - 评论

自我开始读起推理,就有三本书一直挂在心头,大山诚一郎的《アルファベット・パズラーズ》(字母表谜案)、七河迦南的《アルバトロスは羽ばたかない》(信天翁不会展翅)以及有栖川有栖的《密室大図鑑》(密室大图鉴)。其中第一本现存不完整的民翻,后两本有买不到的私印。虽然本书在小众的推理中呼声很高,但前三本不温不火的前提下读客能大力推荐这一本也是出乎意料的。

依次看了《绝对不在场证明》、《密室收藏家》、《赤色(诡计)博物馆》,观感却是逐步提高的,这三本均是用同一模式同一开场,不免有些乏味,而且不在场证明中浓浓的中二风有些劝退。博物馆一书观感最好,设定有趣而且加了不少日常剧情在其中。《字母表谜案》作为大山的处女作(算是吧)能有如此高水准的本格发挥,很是出人意料,相比之下另外三本更像试图穷尽某种推理模式,类似卡尔的密室讲义。

P.S.豆瓣的外文图书整体评分会高很多,不宜盲目参考,本书虽然优秀,估计最终稳定在8.5上下。

泄底警告


《P的妄想》患有被毒害妄想症的珠美女士被毒杀,从一个很离奇的死亡情况来切入推理真相,完完全全的炫技之作,线索铺垫串联,逻辑严谨,结局出乎意料又很合理,有种小幽默的感觉。P一方面指毒杀poisonig,又象形解释诡计(牵强)。

记得看民翻时译者有吐槽诡计的可实施性,确实不太现实。对固定的倾斜角度,其房屋出现的高度差远大于杯中液体,此为矛盾一;而诡计的实现又依赖于倾斜角,此为矛盾二。

《F的告发》F为fingerprint,即指纹验证系统。只有四个人能进出的密室内死了一个人,通过详细描述系统机制、介绍每个人的故事,使逻辑严谨、排除其它可能,最终真相类似双生子的结构,偏叙诡。

《C的遗言》千岁百合子死了,桌子上留下火烧的C状遗言,围绕四个董事嫌疑人:茶山诗织(Chayama Shiori)、千里··奎恩特(Chisato Quant)、千曲悟郎(Chikuma Goro)、奥村智头雄(Okumura Chizuo千鹤夫)进行了一场经典日式推理——文字游戏。从姓名开始分析,到怀疑字母没写完等等分析,最后真相于此无关,也是令人唏嘘。

谐音梗因为李诞和建国而火起来,李诞讨厌其“低成本”即创作容易,而大众喜欢这种快速的、没什么营养的猛然一笑。要说谐音也属于文字游戏,日剧日本文学中常用来打趣,而在日本最早写推理小说的江户川乱步尤其喜欢这种方式,其后作家或多或少加入这种谜题,因为日文是表音的,创造这种剧情会相对容易很多,当然我也很不喜欢这一类推理。

《Y的绑架》最精彩的一篇,占全书一半篇幅。分为成濑正雄的手记与再调查两部分,第一部分事无巨细的讲述十二年前儿子被绑架后报警到交付赎金撕票的全流程,以及关键线索“Y是冒牌货”;第二部分几个人针对手记进行推理:关于凶手是谁以及犯罪动机,如下图1。

图1
关于Y是谁,以及Y代表了什么,如下图2。

图2
其中,每一步给出的结论都基本可以作为真正的解,但作者从中推导出细节的不完美,从而进一步给出完全不同且更完美的解,几番下来不得不感叹故事的精妙。

此次出版删去了日文原版书末福井健太的解说,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暗夜花儿开大佬的译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183757/

最后,还是希望大山的字母表能写完26个字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