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冰雪奇缘》上映已经是6年前了,作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各种大奖当然是拿到手软,推出的续作无疑会面对巨大的压力。


《冰雪奇缘2》的主线剧情很简单,仍然是艾莎和安娜一行人的冒险。

艾莎一直听到某个声音在脑海中呼唤她,没想到回应之后却意外唤醒了魔法森林的自然之灵。

自然之灵的愤怒让人们无法平静度日,艾莎一行人不得不去魔法森林揭露被掩藏的历史,探寻她魔法的来源。


在和大家探讨《冰雪奇缘2》的优缺点之前,有一点必须要提的是——

艾莎女王骑马真的太!帅!了!


与前作相比,《冰雪奇缘2》的画面和特效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从预告中就能看出迪士尼对于细节的追求。

角色的服装非常精致,特别是女王的新衣服,换装时惊艳全场(预感新裙子周边会卖得特别好);场景气势恢弘,比如暗海的惊涛骇浪大概会给不少深海恐惧症的人留下阴影……


音乐依然很出色,虽然可能无法复制当年Let It Go的现象级热潮,但无法否认每首歌都很好听,连未采用的歌也有不错的质量。

里面也有不少彩蛋,相信看过前作的粉丝都会会心一笑。


可是即使有上述的这些优点,也很难弥补《冰雪奇缘2》的剧本缺陷。

首先,为了补充前作的世界观,引入了不少新的概念,但展开都非常仓促,导致角色的成长空间非常有限。

比如开始耗费不少笔墨铺垫的魔法森林中的四大元素,本是古老的力量,强大而神秘,然而主角们好像拿了游戏攻略似的,非常顺利地克服万难,让四大元素的平息了怒火,拯救了王国。

四大元素的石碑
其次,再谈谈迪士尼对女性主义的表达。

早在2011年的《勇敢传说》中,梅莉达就突破了传统公主花瓶的桎梏,抗争自己的命运。

而在2013年的《冰雪奇缘》里,迪士尼又就进行了一次大胆的颠覆——将王子设定为反派,这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在去年上映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中,甚至出现了官方对传统公主形象的吐槽,并且在末尾安排了公主营救男主角的情节,推翻了“公主需要王子拯救”的陈旧观点。

《无敌破坏王2》的官方吐槽
但是到了《冰雪奇缘2》里,迪士尼却仿佛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男性角色,克里斯托夫,在前作中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

到了《冰雪奇缘2》中,他的存在感更是完全比不上雪人和驯鹿,角色不断被弱化。


我认为通过弱化男性角色来衬托女性力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克里斯托夫在续作中完全沦为“花瓶”:当艾莎和安娜忙着拯救王国的时候,他一心想着如何跟安娜求婚,还在森林里上演了复古的伤心情歌MV。

接着他完全消失在电影里,直到最后才出现,在整部电影完全没有巩固两人感情的前提下,成功地向安娜求了婚,未免显得苍白而缺乏说服力。


如果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只是通过性别反转来调侃曾经对女性角色“恋爱脑”的刻板印象,还有达成“结婚”这个大团圆结局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个角色的塑造很难被看作是成功的。

可以看出,迪士尼虽然在尝试强调女性的独立地位,但仍然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性别互换上面。


最后,让我觉得有些可惜的是结局的处理。

安娜下定决心要摧毁破坏了森林生态的大坝,她明白只有这样才能为曾经的错误赎罪。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主角们出发前就已经被疏散到城外,而安娜已经做好重建阿伦黛尔王国的心理准备。

这样的选择本来是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表现出了她的勇敢与身上肩负的责任。


结果非要让艾莎骑着马,一路狂奔回到阿伦黛尔,力挽狂澜,用魔法阻挡了从崩塌的大坝中奔涌而出的河水,不仅得到了自然的原谅,还维护了王国的安全。

过程和结局都太美好了,现实意义被大大削弱。

对迪士尼在剧情上突破的期待,在艾莎竖起魔法屏障的一瞬间消失殆尽——迪士尼呈现给我们的,始终是完美的童话公式而已,剧情和角色的单薄,与圆满结局相比,似乎没那么重要。

熟悉的迪士尼合家欢套路,让《冰雪奇缘2》泯然众人矣,中规中矩的表现只能达到及格线罢了。

作者 / sayoko & 积木

如果喜欢我的评论,欢迎关注公众号【爆米花加工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