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

一只特特呦
一只特特呦 @Teteyo
思维陷阱 - 评论

封面的设计给人一种莫名的高级感,深蓝的底色带来的是安静的思考,圆到方变换的线条也有视觉误导的意味。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思维陷阱,有不少对我来说都是老生常谈,而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似乎是一个用来说明现象的很奇妙的角度,是我在数学类书籍中不曾见过的方式。

我很难将这本书归类,它将很多不同类别的内容用同种逻辑来概括,第一部分是每章的开篇,以视错觉的画面为主,像艾宾浩斯错觉基本是每个人都听说过的,本书不止于此,将视觉错觉提炼出一个盲点的概念,从而推广到其它的事件之上(我觉得这部分有些牵强了),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认知与决策。总有人在试图诱导我们的决策,其实把这本书反过来看,又是一本教你赚钱的书——你可以学到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让别人掉入你设计的陷阱之中,而这种“低端”市场的受众人群基数巨大,这也就是拼某、字某等公司暴利的原因之一,即便很多人在揭露文字游戏背后的骗局,可抑制不住砍一刀这种指数级的传播,也无法唤醒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用户。眼见不为实,其实魔术的原理也是如此,刘谦之所以是世界级的魔术大师,不在于他的手法机关有多么精妙,不在于是否有人能够破解真相,而在他整场的状态与表演浑然一体,就算你有所防备也难以逃出他的引导。

我想说本书的第二部分更像是我本家的内容——数学。逻辑与数学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而所谓的智商测试题基本都是逻辑测试,这样就可以得出数学家智商更高的结论。在我很小的时候很喜欢一本书大概是叫难倒家长的小学数学题,在我上学期间有幸知道了顾森的博客,也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条件概率和三门问题是最常见的反常识结论,还有统计数据背后的原理以及辛普森悖论等等,我们也知道在统计数据中随机干预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现如今在大数据时代,拿到零散的数据如何得到对我们有用的结论。

书中给出的复杂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反直观性,在复杂的机制下对参数变化的不敏感甚至抵抗。锚定效应,受关联记忆的引导,我一直以来的一个信条“幸存者偏差”帮我逃过了绝大多数的陷阱,也让我可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总而言之,所谓思维陷阱是人本能会掉入其中的坑,希望你可以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跳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