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也可以很不厚道得说,之前期待太高于是有心理落差吗?

noco1120
noco1120 @noco1120
白鹿原 - 评论

终于读完了冗长的白鹿原,小说当然是好小说,但是男权,封建,迷信这些个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是像刺一样存在着。反而是电影把这些东西给厘清甚至抛弃了,这样很好,对于小说歌颂的慎独一身的两个模范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我也不喜欢书里那样纯褒扬的写法反倒欣赏电影里用腰板挺得太直尽干坏事儿了来总结。腰板儿太直合乎咱的老传统,但干的未必都是好事儿也未必是必要的事儿。陈忠实絮絮叨叨的描述方式也把原本很大气悲凉的底蕴给扯细碎了。颠来复去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显得很弱,而且混乱。当然,你要说我没文化看书太少我也没有意见。私以为电影里倒是把那种无论哪个全都透着流氓气息的政权的更迭和农民无法逃离的悲剧命运这最重要的两点给表达得更漂亮。顺带为电影平反的是小娥和白灵这两个女人。在这两个女人的处理上我也是更欣赏电影而非小说。陈忠实总是把没有文化的妇女写的那么性饥渴又逆来顺受。作为女性看到一个不经人事的女人说出和男人睡一回就是死也愿意这种话(嘉轩最后一任媳妇)觉得简直可笑。而电影里小娥分量虽然有加重,但也算是尚在理解与再加工的合理范围之内。作为一个不守礼教没有文化有几分姿色又倔强的农村妇女,片子里的小娥有追求了些,当然这是导演偏爱。就像小说里陈忠实偏爱白灵一样。似乎陈忠实把自己代入嘉轩一样,也对白灵爱不过来,恨不起来的。作为我是讨厌白灵的,任性自我又疯狂,可能换个角度,这三点都是我喜欢的,但是她的任性是不顾家人爱人的任性,她可以抛弃家人背弃誓言。她的疯狂是红色的。不知道她到死有没有看清她所坚信的和她讨厌的其实是一样的。可能兆海倒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有情有义也有血性。所以我乐得电影里没有白灵,一个兆鹏就够我受的了。(是不是得感谢广电总局?)而冷朱两位同样没在电影里出现的重要人物,我也同样认同导演做法,他们和白嘉轩是一样的腰板儿太直的人物。同时兼具迷信封建这些特质。 比如嘉轩为鹿三驱鬼,朱先生的未卜先知和冷先生对待瘟疫的做法等。把他们幻化成一个白嘉轩未必不能说清楚问题。当然也许因为看过了电影,以及有了电影前的期待,使得我再回过头来看小说带有太多已经在那儿的主观看法。还是那句话,小说是好小说,但是没有那么神。在我心里是及不上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