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购房纠纷有感而发

御宅暴君
御宅暴君 @otakutyrant
群星 - 评论

两年前读这书时,我对此也感到不解,在豆瓣发帖讨论过,无结果。昨天因为下决定要去世界科幻大会玩,心血来潮又重温了这个以成都为背景的科幻小说,决定并独自思考若遇到这样的购房纠纷时,怎么办。先摘录一段:

马律师看得出来,汪海成已经有点傻了。是的,正常人哪里想得到,一个房产纠纷中自己有理有据、证据确凿的案子,光是起诉的成本就会如此之高?就算法院分分钟判下来胜诉,自己也损失了整整十万块钱。副教授那点工资,一年能存下十万吗?而对方违约起来,成本可是零。

其实「成本可是零」应该不可能!都签购房合同了,一方违约时,怎么可能不支付违约金?我从来没买房过,问了家母得知大致为房价的百分之五。我签过的租房合同也说了违约的甲方也要支付一月或以上的月租作为违约金。不知将来买房时,合同里能不能追加违约金自动随房价浮动的神奇条款。

几万诉讼成本看似不公平,不过其实也还好,也没超过房价的百分之十。所以,实际上为了应付消费上的纠纷,还要考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能承担额外的成本,并默认计量为价格的百分之十多,房子也不例外。所以盲目乐观认为支付成本就只有房价本身,或更是透支储蓄来支付,万万不可,遇到纠纷时就要吃大亏。于是考虑房价时能承担的额外成本越多,就越安全。至于时间成本,我估计可以花更多的钱雇佣律师以抵消,让他陪对方共轭消耗时间,自己少操心。此外虽然我不太懂「珠海如今的价钱是随时在变,一方面诉讼的房子价钱在变,等于你诉讼的金额在变,心态肯定也跟坐过山车一样,各种变数都有可能」,但若是刚需,那终究不需要操心那么多。

不过我其实还有一个没想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时有义务要拿相应财产来担保?这个只能等到以后解答了。

话说回来,房价为什么那么高?一方面是中国没什么好的投资渠道,就只剩房地产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其实确实有钱,储蓄多,就经常出现透支全家上下双方父母资产以购房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房价;二是租住不同权,我突然想明白了,6L+Z5aSn5qaC5piv5Lyg6K+05Lit55qE5LiT5Yi256iO77yM6Jm954S25aSn5YWN55ar6L+Q5Yqo 6YeM5ZCE56eN55m95Y2r5YW16Zev5YWl5rCR5a6F56C05Z2P5a625YW35omR5p2A5a6g54mp5oiW 5by65Yi25b6B5pS25rCR5a6F55qE5ZCE56eN546w6LGh5bey57uP6K+B5piO5LqG5Zyo6L+Z5YWa 5rK75Zu95a626YeM5pyJ5oi/5LiA5peP54Wn5qC35Lmf5rKh5LuA5LmI5Lq65p2D44CCCg==

再推广到碰瓷,为什么会有老人起诉好心扶他的人?这是因为老人终究受伤了,往往也没有保险,需要支付大额医疗费用,或是不缺钱但又想要钱,那么这个「他人」是不是扶他的好心人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可能会让对方来承担医疗成本或敲诈金额成功且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于是有理性没良心的恶人就碰瓷了。中国政府不会积极惩罚这些人,于是全民就只能不敢扶摔倒的人,一些老人也为此付出了摔倒后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最终死亡的代价。此外还有一个不常见的情况,就是帮工时却被控告负责,虽然知道帮工原则上无责的法官可能很少。

最后我还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没有强大到能花钱建立梦幻律师团队,那能低调就低调,与他人发生的纠纷越少越好,能忍让及时止损就忍让,躲强大的恶人远远的,他人即地狱。花几百万买房这样的欲望我是不会有的,没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