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一提到“政治”二字,想必不少读者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起身边诸多热衷纵论国家大事,指点世界局势的人物形象。然而,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哲学却远非如此简单。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普通大众对于政治的了解过于浅薄。事实上,政治学包含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所有对于自由,对于公正与正义的思考,它关乎我们应当建立一种怎样的制度来增进每一个人的福祉,它凝聚了诸多哲人思想家智慧的结晶。
我们总以为政治学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事实上它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公民”是一个最为基础的政治学概念。作为一个公民,我们都有怎样的权利,又应当尽到怎样的义务?在一个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或许最为重要的一项权利就是选举权。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经历。很多人也许只是敷衍了事,由于政治学知识素养的缺乏,他们意识不到这宝贵的一票意味着什么。投票,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有着悠久而又深远的历史,为了我们每一个人手中这平等的选举权,有无数先贤曾为其奋斗。 想要了解政治学,《政治学有什么用》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科普,尽管之前已经读过《政治学通识》以及《国家的常识》,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依然收获良多。整本书中广泛地探讨了各类和政治学有关的问题,非常有趣,作者旁征博引,让读者得以了解各位思想家的观点以及一些政治学的思想。
要说对政治学的初步印象,我总是会想起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一篇小说中所描绘的场面。在这样一篇小说中,由于某种原因,世界上的成人会很快死亡,于是他们选出一些儿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阵营,送到一处资源有限的荒无人烟的地方,看看哪些阵营能够脱颖而出,从而筛选出具有最具政治素养的一些儿童。很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例子,同样在包刚升所著《政治学通识》中提到(当然已经脱去了科幻的外衣):当一群人来到一片资源有限的地域,应当如何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如何合理的分工,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从而增进每一个人的福祉。 就这本书而言,对我而言最有收获的就是以塞亚伯林(又是伯林!)对于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论述,由此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国家究竟可以从多大程度上干涉个人自由。另一个倍受启发的部分则是对于马克思口中“异化”这个概念的阐述,此前一直并不是特别理解,读到这一部分豁然开朗。尽管这本书内容很广泛也比较通俗,但是对于政治学基本概念都不了解的小白而言并不适合,相较于教科书式的著作纵向由浅入深地阐述,这本书更像是横向地探讨,缺乏系统性与基础概念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