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速读
又是一本小开本的“工具书”我暂且这么称呼它吧。我记得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在许知远的采访中说到“把成本用足,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急速扩张。我们都在追逐效率。”他是聪明人,他能坚持做一件事,也有能力把知识过滤并表达给大众。好,现在我们也可以学着掌握这种能力。
就像毕业论文要求要写关键词一样,它往往是快速掌握一本书主题的最简洁高效的方式,自《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勤加练习,现在我的阅读速度逐步提升。本书第一章从“你为什么不行”开始分析原因,很多情况我都深有感触。敏锐的感知力是一种天分,和记忆一样也是一种可训练的能力——就像我朋友总说搜不到东西,我却总说baidu一下不就有吗,我可能在长期的搜索中不经意间掌握了这种能力。第三章讲如何选书,在参考评论时即便很多人表示不满但不得不说豆瓣仍然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个平台,也因此会引来大量水军,当豆瓣失去公信力的那天也就是恶性循环结束的那天。第四章的内容相对主观,我不建议完全按照作者的方式去做选择,作为一个读书的人应该自主决定。后两章已经不是阅读了,而是阅读后的思考整理与分享,很佩服作者对社交媒体抱有一种如此乐观的态度,也许Ins的环境会好一些吧。但其实最后作者所说的还是一种偏商业化的内容。
当然这可能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催生的阅读方式,书籍出版、网络文章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浓度过低,我们需要这种方式,但也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我们要有选择性的掌握这种能力而不是被它带着走。不要做嗷嗷待哺的鸟,而是做一个可以自己觅食的鹰。最后,我们或许可以用10分钟再看一遍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