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样都活得下去!”
之前在微博上看有博主说,标了想看之后最近立马就看了,学习间隙会看,每次看一个故事,反正也是短篇嘛,看一篇大概十几分钟。
有几个故事感觉构思挺巧妙的,会有种,啊,他怎么能想到这个?但是其实也还好,我感觉在人的想象里面,多奇诡夸张都不为过。而且有的时候会察觉到一些设定的漏洞,但是没办法嘛,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我觉得这种地方没法避免,因为事情就是没法那么绝对,我觉得总还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好像写小说就是尽量使漏洞小一点,不至于那么明显就可以,因为人的事情真的太复杂了,而且很多时候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说是不是到达了某种程度。
有几个故事读得好绝望,而且大多数这种感受到绝望的时候都是因为故事里原生家庭的险恶。不知道是因为我太敏感还是他故意写得这么那个的哈。我看见这书里有些父母恨不得冲进去把他们撕了,真受不了这种不负责任的父母。
其实我最喜欢第一个故事《小饰与阳子》。就是这个故事里面的母亲最想让我杀掉,我草看得我直冒火,“你是我生的,所以要你生或要你死都是我的自由!”我草你吗啊···放过孩子吧,做你孩子真是几辈子造孽。还有故事主人公阳子说的话,太卑微了以至于我想哭。
1————————————————————————————
“阳子喜欢汉堡吗?”
喜欢毙了,喜欢到要我卖掉一颗肾脏也甘愿。
2——————————————————————————
“我想和你见个面请你吃大餐,想吃什么都可以哦。”
说完,我自己也开始认真思考,如果有人跟我说“想吃什么都可以哦”的时候应该回答我要吃什么。这是一辈子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幸被问到一次的珍贵问题,所以得趁现在先想好回答才行。
3———————————————————————————
我又开始觉得喘不过气了。要是现在手边有把刀,我真想在自己的心脏开个风孔,那样一定轻松得多。
4————————————————————————————
我怎么样都活得下去!
————————————————————————————
她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生活条件太差了,这样卑微又可怜地活着,反而生出一种活下去的强烈愿望。这个第四句话我做了朋友圈的背景。因为好像现在年轻人想自杀很普遍成本很低嘛,那我就想反其道而行之,用力歌颂生命了。有的时候我就想这样过很差的生活吧,这是我自我感动的方式,我觉得自己生活条件这么差却还顽强的样子很可怜,很感人。为了写东西的时候营造一种艰苦低劣的感觉,这种感觉刻在我的骨子里,尽管有点我刻意营造的感觉,但是更贴近尘埃的目的达到了。
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七个房间》这个故事,我感觉大家要是提到这本书的话大抵都会cue这个故事。我也觉得挺牛逼的,看哭了也,姐姐为了救弟弟和其他房间的几个人,牺牲自我的场面看得太让人感动了。
最后,感觉自己老是在看故事,在看有明显剧情的东西,看电影也是,剧情片是看的最多的。我感觉这不太好吧,想看点别的东西,这个就很搞笑了,就像一个平常不看书的人突然说要看书一样,我现在这种说不想看故事不想看剧情的行为也是,明明就只能看得下去这种有情节的,稍微慢热一点都要嫌剧情不行了。说大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