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成不错,但是可以更好

rashiken
rashiken @rashiken
夜晚的潜水艇 - 评论

大概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的评价很两极分化,前几个故事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像一个很好的文字匠人,但是却没有办法走向“文学”的层面上,或者说就像用很好的厨具和烹调方式做很普通的菜,令人不免有些遗憾。这种感觉在看到《传彩笔》的时候更为明显。因为该故事直观地讲述了一段作家的志怪故事,所以很容易能看到作者的文学倾向。文章先写到有一支拿到了就能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笔,又说了拿到了笔的作家写的内容:

“我用了两个结实的自然段就捕捉到了竹林的落日,轻松地像摘一枚橘子,阐明了竹叶、游尘、暮光、暗影和微风间的关系,删掉了多余的排比和不克制的抒情。”

“我先是试着写了一秒钟。也就是说,我写下了这一秒钟内世界的横截面…然后我又写了一立方米。也就是说,写了过往岁月中这一立方米内发声的一切。…我明白主题并不重要,歌颂英雄的功绩和赞美冬夜的被窝并无高下,重要的是主题的完成是否完美。”

看到了这样的描述说实话是很失望的,觉得作者对“伟大”的理解过于肤浅,还停留在技巧、文笔、措辞和叙事的层面上,也混淆了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文学的区别。

后面几个故事《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和前面《夜晚的潜水艇》这几个故事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基本上都是主人公具备或获得了某种超现实的能力,从而在改变了一些什么的成人童话,语言倒是颇为优美,阅读的体验感像泉水流过小溪叮咚作响,又有种似真似幻的感觉,能看到作者缅怀逝去的美好、反抗过度的现代化生活、追求一种精神或物质上的田园生活的精神,但现实意义并不鲜明,仿佛是只能描写生活的明面。看到《酿酒师》的时候一度想要弃书不读,有点空有文笔皮囊的失落感。

比较喜欢的是《竹峰寺》《尺波》《李茵的湖》和《音乐家》这几篇,因为成文较晚,能看到作者的成长。尤其是后两篇有一些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制度的隐喻,触及了世界的暗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整体而言的阅读体验还是较为舒适,很喜欢这种古朴、稚趣又细腻的文风,有的地方能体会到一点村上春树的况味,但书腰上写的“汉语的一种风度和可能性”也是有点言过其实,照我理解大概是“有点过度雕琢的好石头”,但也非常不错了。尤其是看到成文较晚的文章,很希望作者能再接再厉,创造更有深度、更多现实思考的文学作品。毕竟这只是他的第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