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也不讲武德啊!
来,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然后憋住,再以最慢的速度,尽可能长地吐出这口气,然后就……用力吐槽了!!!
水下拍摄确实技术难度很高,先不说整个世界观搭建要做多少模型,渲染工程量多大,表演和拍摄多复杂,光是水环境里的光就能搞死人了,但这也不是不好好讲故事甚至乱讲的理由吧!
仨小时,我一口水没喝,就给我看个奇观风光片儿?虽然白玉兰的IMAX只花了我59.9,也不能这样玩儿吧卡梅隆老头?
成也认同,败也认同。《阿凡达》第一部突破性在于,不仅以空前的潘多拉奇观拓展了电影工业的边界,在叙事方面的野心和能量也都非常充沛,可以与技术层面的成功比肩。三个多小时,不仅让男主和奥玛蒂卡亚部落相互接受认同,也让银幕外的观众认同了纳威族人。先不说文化层面的设定,纳威族的外形首先就是一个认同障碍,因为并不符合传统审美,到现在我身边都有朋友没有看过第一部,因为对角色外形“不感冒”。这种双重认同,是通过叙事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杰克在对这个星球进行探索和认知的同时,观众也在逐渐建立对这个万物相连的新世界和其中角色的了解和认同,有种陪伴成长的感觉。
通常说来,外来者的故事,更容易从反面去讲,比如《寄生虫》《登堂入室》,一个或者一群外来者的加入,打破了原来系统的平衡,带来一种破坏性的改变。因此,用一个商业叙事的模型,去讲述异族生态寓言的《阿凡达》第一部,建立了一种良性的正面认同,确实可算是一种突破性的成功。
到了《水之道》,和岛礁部落梅特卡伊纳的文化认同,只能通过混血二代和具体的一两种海洋生物,比如图鲲和水母之间建立的关联来表现,这种认同和前作相比,就弱了很多。以及在这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第一,为了尽快开展海洋世界的探索,森林部落的戏份被一场匆忙的炮轰带过,神树爱娃也沦为仪式的背景。时隔十三年,别说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对看过的观众而言,重新进入这个世界、找回对角色的认同,也需要花一点时间来适应,开头只是浮光掠影地用几个生活场景带过,然后就开始轰炸了?炸的时候我甚至睡过去了几分钟,属实蛋疼。
第二,杰克的角色变得非常不讨喜,这里面家庭和性别观念的滞后和陈腐要负起相当的责任。作为一个好不容易以外来者身份成为部落英雄和首领的角色,在纳威人如此重视部落关系和荣誉的设定下,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很快就抛弃部落,丢给自己的大儿子去避难了,还满嘴“a father protects”,结果镜头里展现的都是妈妈奈蒂莉在奋力射箭战斗保卫孩子和族人,杰克只会扮演严父角色,让孩子喊自己“sir”,把家庭当作部队来经营,和子女之间的情感戏份弱到几乎没有,很是尴尬。卡梅隆不会觉得好父亲就应该只是这样吧?
包括蜘蛛和自己生父迈尔斯的阿凡达化身之间“互相放过”的戏份,也因为没有真实相处带来的感情基础而显得非常敷衍。 无论是萨利一家,还是岛礁族首领一家,都是女性角色的情感强度更高,更具有“人性”和灵性,两位男性家长真就是爹和领导的形象,相比之下显得情感淡漠。
第三,大量的战斗戏份挤占了叙事和角色塑造的空间,综合叙事中明显存在的问题,加速破坏了第一部建立起来的认同感。一旦观众对角色和故事的认同被破坏甚至失效,再好的视觉和特效也救不回来一部在叙事层面疲软平庸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