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北京 商务印书馆”
全部 | 书籍 (348)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9.3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亚隆 译者: 黄峥 / 张怡玲 商务印书馆 2015 - 5
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
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并论述治疗师应该如何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
本书不仅为那些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一部经典的教科书,同时也为所有流派的治疗师以及所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人提供了一个对生命和存在进行反思的空间。
怎样观察一棵树 [图书] 豆瓣
Seeing trees : discover the extraordinary secrets of everyday trees
8.8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南茜·罗斯·胡格(Nancy Ross Hugo) / [美] 罗伯特·卢埃林(Robert Llewellyn) 译者: 阿黛 商务印书馆 2016 - 9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对吗?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水青冈的枝条?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怎样观察一棵树》邀你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炼金术的秘密 [图书]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劳伦斯•普林西比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 7
《炼金术的秘密》是研究炼金术史的世界级权威劳伦斯·普林西比的最新著作。它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甫以出版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该书考察了炼金术从希腊化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炼金术在科学以及文学、美学、戏剧和宗教等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现了许多著名配方,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炼金术的实际工作,堪称了解炼金术的最佳读本。
礼物 [图书] 豆瓣
Essai sur le don:Forme et raison de l'échange dans les sociétés archaïques
9.0 (21 个评分) 作者: [法]马塞尔·莫斯 译者: 汲喆 商务印书馆 2016 - 3
本书既很容易读,又很难读。同样,这一点,可能也就解释了这本书名满天下、但事实上又很少有人读懂的奇特命运。很容易读,是因为莫斯对具体事实情有独钟,而对抽象视若仇雠,其表述总是十分简单透彻,无半点斧凿之痕。要说很难读,那当然是因为本书涉及到极其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异常丰富的民族志材料,读起来未免有点让人伤脑筋。
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那么,到底有什么呢?有的就是礼物。
图书其他信息
金花的秘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7 (15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荣格 / [德] 卫礼贤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6 - 7
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图书] 豆瓣
Civilisation materielle, economie et capitalisme, XVe-XVIIIe siecle: Tome 1: Les structures du quotidien: le possible et l'impossible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 顾良 / 施康强 商务印书馆 2017 - 7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书写了15至18世纪的资本主义发达史,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集大成者布罗代尔历时二十余年结撰而成。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其基础只能在长时段的日常物质生活中去寻找。因此他以“总体史”为目标,以长达四百年的时段为整体对 象,从特定角度描述了世界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历史。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好比“为世界过一次磅”,旨在确认前工业化时期世界的潜力限度,当时“物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集大成之作,本书不仅展示出布罗代尔的博学广闻和驾驭浩瀚史料的非凡才能,也充分体现了年鉴学派对长时段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两个维度的重视与研究,而它在架构、概念、理论与论证方面所引发的争辩也使其更具长久的魅力。
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图书] 豆瓣
Die Deutschen und ihre Mythen
10.0 (6 个评分) 作者: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译者: 李维 / 范鸿 商务印书馆 2017 - 9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大帝会再度降临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轶事……由它们所衍生的神话在各个时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现实。“二战”之后,分裂的德国对于政治神话的解读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本书采用宏大的历史分析方法,论述了德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神话,尤其注重考察它的嬗变过程,它如何塑造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德国人独具怎样的力量以激励行动,德国的政治悲剧如何与神话联系在一起。本书不仅涉及德国人的历史和心态,还是一部关于现代政治的极富启发性的著作,见解独到,译笔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现代性的碎片 [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作者: [英]戴维·弗里斯比 译者: 卢晖临 / 周怡 商务印书馆 2013 - 11
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像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现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辨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进化心理学(第4版) [图书] 豆瓣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9.1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巴斯 译者: 张勇 / 蒋柯 商务印书馆 2015 - 9
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它提供了一个有趣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融合。作者戴维巴斯是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和领军人物,他在本书中对进化心理学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回顾和展望。全书论述的主题是按照适应性问题来展开的,从生存挑战、择偶、抚育、亲属到群体生活的挑战,包括合作、攻击、性冲突、地位以及社会等级。各章不仅介绍必备的理论背景,而且还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实例,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这一领域。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晰简洁,轻松易读,逻辑严密,引人入胜,即便是普通读者也可以将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理解自身和他人的生活。
自1999年首版以来,本书一直是进化心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了解和学习进化心理学的必读书。最新第4版不仅增添了400余条新文献,而且增加了大量内容,包括:跨文化研究、生理学研究、遗传学和脑成像等研究方法;进化形成的导航机制理论;火和烹饪;凶杀;模仿择偶行为;男性择偶偏好对他们实际择偶行为的影响;等等。
麻风 [图书] 豆瓣
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
9.0 (6 个评分) 作者: 梁其姿 译者: 朱慧颖 商务印书馆 2013 - 5
本书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最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麻风病甚至突然出现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将麻风病的传染扩散归咎于同不守妇道女子的性接触。
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
消灭麻风病的魔咒是实现“卫生的现代性”和祛除与疾病相联系的文化经济落后的第一步。该著最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Bible, Protestantism, and the Rise of Natural Science
9.0 (8 个评分) 作者: [澳]彼得·哈里森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9 - 3
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或科学革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彼得·哈里森是目前研究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顶尖学者,在这本书中,他考察了圣经在自然科学的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示了圣经的内容,尤其是它被诠释的方式,对公元3世纪到17世纪的自然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新教处理文本的方法有关,这种方法宣告了中世纪象征世界的结束,为科学地研究自然和用技术开发自然确立了条件。
长青哲学 [图书]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尔道斯·赫胥黎 译者: 王子宁 /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 1
《长青哲学》是一部神秘主义经典选集,融合了各家各派的观点,书中摘录有埃克哈特大师、鲁米、老子以及《薄伽梵歌》、《西藏度亡经》、《金刚经》、《奥义书》等选段,作者奥尔多斯•赫胥黎按照若干主题将这些经典选段串在一起。作者认为,“长青哲学”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传统知识中,其成熟的形式则出现在每一种较为高级的宗教中。在这本《长青哲学》中,赫胥黎旨在揭示为一切信仰所共有的“神圣实在”,他以惊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考察了大量信仰形式,包括禅宗、印度教、道教、基督教神秘主义和伊斯兰教,研究了各种宗教传统中的精神信仰,并解释了这些信仰是如何统一在人类渴望体验神性这一共同的愿望之下的。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图书] 豆瓣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9.4 (7 个评分) 作者: [英] B. 威廉斯 译者: 陈嘉映 商务印书馆 2017 - 6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
拜占庭帝国史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作者: [美] A.A.瓦西列夫 译者: 徐家玲 商务印书馆 2019 - 1
A.A.瓦西列夫是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之一。其所著《拜占庭帝国史》是在大量分析拜占庭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又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部经典巨著。作者摆脱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军事传统,把拜占庭的文化成就置于与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阐述了拜占庭在文学、考古、艺术、建筑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百科全书;该书还涉及拜占庭与周边各个族群的交往历史,论述了诸多文明元素在该地区相互交融的进程。
鸟的感官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Bird Sense: What It's Like to Be a Bird
8.0 (7 个评分) 作者: [英] 蒂姆·伯克黑德 译者: 沈成 商务印书馆 2017 - 1 其它标题: 鸟的感官
2012年《卫报》“最佳自然图书”
2012年《独立报》“最佳自然图书”
2012年度英国鸟类基金会“最佳鸟类图书”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在本书中,伯克黑德带领你探索鸟类的各种感官。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鸻鹬连续迁徙上万千米、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本书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灵魂猎人 [图书] 豆瓣
Soul Hunters: Hunting, Animism, and Personhood among the Siberian Yukaghirs
9.1 (7 个评分) 作者: 拉内·韦尔斯莱夫(Rane Willerslev) 译者: 石峰 商务印书馆 2020 - 6
本书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原创的关于尤卡吉尔人狩猎生活的人类学著作。尤卡吉尔人鲜为人知,是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科里拉河上游地区的“土著人”。作者基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集中讨论了尤卡吉尔人生活在“镜厅”世界的实践意义,人、动物与神灵共同居住在这个世界,他们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互相模仿的双面体。在这个世界,人处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的灵魂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身心一体,既是个体自我也是再生的他者。这迫使他们在努力超越差异和维持自我身份的必要性之间进行微妙复杂的平衡。
存在巨链 [图书] 豆瓣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6.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O.洛夫乔伊 译者: 张传有 / 高秉江 商务印书馆 2015 - 4
《存在巨链》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诺夫乔伊的一本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存在巨链”这一观念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研究了这一观念群与它们赖以产生的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等思维原则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其观念史比起哲学史来说,涉及的范围既特殊又宽泛。其特殊在于,观念史研究的是某些观念或观念群的发生与发展史,不涉及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发生与发展史,其宽泛在于,观念史的研究不限于哲学,而是涉及到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领域。因此,诺夫乔伊在这本书中通过旁征博引,对存在之链观念群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了清楚的梳理。他在书中,追溯了“完满”、“连续”和“渐变”的观念,从这些观念的柏拉图起源,到它们在17世纪的“存在巨链”观念中的体现,直到这一观念中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想冲击下的衰落。关于所有生物在一个绝对结构中从最低级到最高级连接在一起的“链”的观念,由于进化论思想的兴起而被推翻。洛夫乔伊由此得出结论:任何关于绝对的、静止的宇宙的设想,都是不可理解的。
林纾冤案事件簿 [图书] 豆瓣
林紓冤罪事件簿
作者: [日] 樽本照雄 译者: 李艳丽 商务印书馆 2018 - 7
所谓“林纾冤案”即对林纾其人其书的错误评价。著者首先通过郑振铎、鲁迅、刘半农等许多著名作家、学者的言说,追查事实真相,对林纾当年之对五四新文学的“敌对”进行了澄清。其次,著者通过细致的版本调查,对林纾翻译的莎士比亚、易卜生、斯宾塞、塞万提斯等人作品进行了周密考察,一一考证了林纾翻译时所用的底本,证明了林纾忠实的翻译态度。以此,对林纾进行重新评价。林纾冤案的澄清,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作家的一个重要讨论。同时这个经验也告诫学术界在做评论的时候,必须有理有据,切不可人云亦云。相信此书的中文版一定会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方式提供重要的借鉴。
论美国的民主 [图书] 豆瓣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作者: [法国] 托克维尔 译者: 董果良 商务印书馆 2013 - 2
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本书上卷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卷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
叶圣陶日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叶圣陶 商务印书馆 2018 - 6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也是名副其实的日记大家。他生前自己编定的曰记集有《圣陶日记》《西行日记》《东归日记》及《北游日记》,这四本日记文字简洁平淡,记述朴素无华,显示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是历史和时代的剪影,是叶圣陶个人经历和日常生活真实的缩影,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