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學”
觅宗记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韦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本书是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书系中一部。佛教入华,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的多次往复,逐渐地调整与借鉴,而后根植于中华沃土,成为华夏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韦力按照八宗一派框架,以一宗一派为单元,实地寻访重点遗迹,梳理廓清中国佛教的脉络与理念。
宗教的自然史 [图书] 豆瓣
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
作者: [英国] 大卫·休谟 译者: 徐晓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8
《宗教的自然史》面世于近两百年前的1757年,但是尽管有这一可敬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却往往没有被人们所了解。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神教是人类最初的宗教、多神教的起源、续同一主题、众神并不被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或形成者、多神教的各种形式:寓言、英雄崇拜、一神教从多神教中脱胎而出的起源、证实这一学说、多神教与一神教之间的往复流变、对这些宗教的比较,关于迫害和宽容、关于勇气或卑微、关于理性或荒谬等。
中国宗教与基督教 [图书] 豆瓣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religions
作者: 秦家懿,孔汉思(汉斯.昆) 译者: 吴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7
常有论者说起,中国本无宗教,对中国而言,宗教都是外来货。又有论者更说,中国人天生只有道德感,而无宗教感。精深博大如德哲黑格尔,亦有此说。事实真是如此吗?本书即给出我们一个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的有关此问题的答案。本书的出版对于宗教研究者和广大宗教爱好者来说,实属是一大幸事。
宗教社会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彼得·贝格尔(Peter L. Berger) 译者: 谢夏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本书为美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的全球首本学术文集。文章由两位主编魏德东、钟智锋精心挑选,由贝格尔亲自审定,并撰写了中文自序。本选集系统呈现贝格尔在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与经济发展和应用社会学等四个领域的最重要的学术贡献。贝格尔的论述具有全球视野,不仅讨论了欧美的宗教变迁,还讨论了种族隔离废除后的南非、东亚的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等。这本论文集既收录了《神圣的帷幕》《多样的全球化》《知识社会学》《与社会学同游》等已为中国学界所熟知经典的核心篇章,也收录了《给人民赋权》《漂泊的心灵》《社会学的再阐释》《在相对化时代的宗教对话》等最新研究成果。本文集可以作为社会学、宗教学、公共政策学者的参考书,是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学生的必读教材。
信仰的法则 [图书] 豆瓣
Acts of faith :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作者: 罗杰尔·芬克 / 罗德尼·斯达克 译者: 杨凤岗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1
《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是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发展中的重要一步,是对于不断演进的“宗教经济”理论的重要总结。斯达克和芬克对于反宗教的世俗化理论和非理性宗教理论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他们所建构的理论为那些喜欢理性选择进路的人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对其批评者提出了挑战。
印度的宗教 [图书] 豆瓣
Hinduismus und Buddhismus
作者: Max Weber 译者: 康乐 / 简惠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内容简介:这一套《韦伯作品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桥译丛》中精选出来的十余种韦伯论著组成,即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我细审本丛书的书目和编译计划,发现其中有三点特色,值得介绍给读者:
第一,选目的周详。韦伯的“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系列,即《宗教社会学论集》,包括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古犹太教》、《印度的宗教》和《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其“度论与社会学”系列不仅包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济与社会”《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支配社会学》、《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也包括《学术与政治》等。
日本的神道 [图书] 豆瓣
日本の神道
作者: 津田左右吉 译者: 邓红 商务印书馆 2011 - 9
本书试图对日本的所谓“神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如何形成、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和一般的思想界有过什么样的相互影响等问题,作一历史性的考察。
佛教文献研究十讲 [图书] 豆瓣
作者: 方广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3
本书收入作者历年所写关于佛教文献研究的论文24篇。部分论文论述学术研究及其与学术资料的关系,提出“学术研究三要素”与“学术资料四原则”;部分论文论述敦煌遗书的性质及其与敦煌藏经洞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作者主张的“敦煌遗书废弃说”;部分论文结合实例,对写本学的建设及佛教文献鉴定等有关问题,介绍了作者的若干观点;书中还介绍了作者对汉文大藏经的总体论述及一些理论性思考,并介绍了作者目前正在从事的“汉文佛教文献数字化工程”。
中国景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朱谦之 商务印书馆 2014 - 7
本书是朱谦之晚年写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所有重要成果,在许多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他进行了鉴定、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为进一步厘清研究障碍和发扬前人研究成果,汇聚众人的智慧起了重要作用。朱先生凭借深厚的文史功底,全面地、完整地论述了景教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的传入及传播情况。所援引的材料极为丰富,既有国内保留的原始文献,特别是敦煌新出土的资料,又包括了近百年来诸家的研究成果和种种的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因之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庄子学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方勇 人民出版社 2008
《庄子学史》除旨在总结历代庄学成果并揭示其发展规律之外,还深入阐述了庄子学说的渊源、篇目真伪的问题、《庄子》的文章学、庄学与佛道诸教及文学艺术之关系、庄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等,希冀能将上下二千多年的庄学长卷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则努力将传统的训诂方法、史论结合方法。
伊斯兰苏菲概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埃及]艾布•卧法•伍奈米 译者: 潘世昌 商务印书馆 2013 - 9
苏菲是伊斯兰哲学三大板块之一。本书以简洁明快的文字介绍了苏菲的渊源、历史、发展、蜕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特征。作者在做历史性的叙述时,也介绍了有重要影响的苏菲大师的思想特点与作品,并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些有重大影响的苏菲道统。
本书既勾画了苏菲行知的基本面貌,又解读了伊斯兰教内精神性追求的深刻内涵,因此深受学界人士和一般读者的认可,成为了解苏菲的最佳入门读物之一,并被伊斯兰世界多所大学的哲学系作为苏菲专业的必读书目。
教会史 [图书] 豆瓣
Historia Ecclesiastica
作者: (古罗马)优西比乌 译者: [美]梅尔英译注 / 何光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7
《教会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会史,在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 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第一卷记载耶稣基督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基督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基督教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最后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帝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提供了早期教会史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目 录
中译本导言
引言
第一卷耶稣其人其事
从奥古斯都到提庇留
评注:优西比乌论耶稣
第二卷众使徒
从提庇留到尼禄
评注:优西比乌论众使徒
第三卷传道与迫害
从加尔巴到图拉真
评注:优西比乌的资料来源
第四卷主教、作品与殉道
从图拉真到马可·奥勒留
评注:信仰的捍卫者与辱没者
第五卷西部英雄与东部异端
从马可·奥勒留到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
评注:基督徒的苦难与申辩
第六卷奥利金与亚历山大的暴行
从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到德西乌斯
评注:优西比乌的视野
第七卷狄奥尼修斯与异议者
从加鲁斯到戴克里先
评注:亚历山大的狄奥尼修斯
第八卷大迫害
从戴克里先到加勒里乌斯
评注:四位皇帝
第九卷大解放
马克西敏、马克森狄和君士坦丁
评注:迫害的终结?
第十卷君士坦丁与和平
评注:优西比乌与君士坦丁
附录1优西比乌对约瑟夫之耶稣记载的征引
附录2皇帝和主教更替年表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人类的宗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约翰·B.诺斯 / 戴维·S.诺斯 译者: 江熙泰 等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 5
本书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史前或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古代宗教,还有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中国的古代宗教,尤其是道教与儒教,以及琐罗亚斯德教、神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理论和实践、教义和教派、历史和现状。
宗教改革运动思潮 [图书] 豆瓣
Reformation thought : an introduction
作者: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 译者: 蔡锦图 / 陈佐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1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宗教改革运动只是西方漫长历史长河中年代久远的事件,至于这场运动所由发生的思想根源,改革中所涉及的神学教义,我们却了解甚微,更不用说它对包括今天的东西方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及基督教会所带来的影响了。
如果我们可以把宗教改革运动比作一棵树的话,透过《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这本书,读者可以洞察这棵树所赖以汲取养分并向各个方向伸展的树根——改教家所共同关注的“因信称义”、“预定论”、“回到圣经”、“圣礼教义”、“教会教义”等基督教神学思想;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其粗壮挺拔的树干及其繁茂的枝杈——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众派别和个人,比如路德的信义宗,加尔文的改革宗,以及茨温利、梅兰希顿、布塞等人,以及浓郁的树叶——众派别和个人在改革中所坚持的同中有异的改革措施和神学教义;并且可以看到它的丰硕果实—— 改革所取得的成功,以及带给教会及人类历史的重要影响。
作者动态地展现了宗教改革运动从改革的呼声到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以及这场运动得以展开的背景,比如人文主义和经院哲学等伟大的思潮运动、极端的宗教改革运动和罗马天主教等其他宗教意识形态,以及16世纪早期的帝国城市的政治和社会实况,从其中凸现出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神学观念
人与人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马丁·布伯 译者: 张健 / 韦海英 作家出版社 1992
本书可视为一部哲学视角中的人类学史论,对自亚里斯多德以来的“人是什么”的种种探索加以批判的考察,对人是什么做出了独特的回答。
神學大全 [图书] 豆瓣
Summa Theologica
作者: 聖多瑪斯·阿奎那 / 周克勤 译者: 劉俊餘 / 陳家華 碧岳學社/中華道明會 2008
《神學大全》是多瑪斯最主要的代表作,這位被譽為「士林哲學的巨擘與導師」,從1259年間擔任教廷神學顧問,開始撰寫大全第一集,後在巴黎大學任教三年,完成大全第二集,回到拿坡里後,繼續大全第三集前九十個問題的論述,直到1273年去世為止。雷鉅納神父將多瑪斯的論作梳理成大全的補編,使《神學大全》詳實討論所有天主教信仰中的主要教義。
七百年來,《神學大全》有世界各主要語言的版本,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修訂本的問世。多年來,華語的讀者不斷的關心詢問與引頸期盼,直到現在,首次全套完整新譯的《神學大全》中文版,由中華道明會多明我出版社與碧岳學社聯合出版。
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承文 中华书局 2002 - 11
中山大学王承文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敦煌古灵宝经文书与晋唐道教》,结合出土文献、碑刻资料与传世文献,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古灵宝经,展示了晋唐道教整合与中古道教统一的经教体系确立的具体过程,进一步推动了敦煌学、道教文献、道教史的研究。
巴汉对勘《法句经》 [图书] 豆瓣
作者: 黄宝生 中西书局 2015 - 5
《法句经》(Dhammapada)是巴利语三藏小部中的第二部经。这是一部早期佛教的格言诗集。这些格言诗采集自经藏各种经文中的偈颂,共有四百二十三颂,分为二十六品,每品围绕一个主题。传统认为这些格言诗都是佛陀针对某人某事有感而发,体现佛陀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洞察。这些格言诗蕴含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和道)、戒定慧和三法印(无常、无我和涅槃)。其中不少格言诗也蕴含对于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和伦理教诲。
《法句经》在中国影响深远。《法句经》的生命力在于它本身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也在于它具有佛教入门书的性质。对此,支谦已在《法句经序》中作出精当的概括:“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辨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包者广,实可谓妙要也哉!”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