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图书馆”
全部 | 书籍 (2084) | 影视 (9) | 播客 | 音乐 (5) | 游戏 (1) | 演出
小王子 [图书]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Le Petit Prince
9.2 (115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马振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务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小王子》不仅赢得了儿童读者,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
始于极限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8.9 (313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22 - 9 其它标题: Letters Between Chizuko Ueno and Ryomi Suzuki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

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

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

⚡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力作,首次坦诚从未透 露的过往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人,或许也曾被自己的刀锋所伤。上野坦言“我也走过了充满羞耻和失败的人生”

·

⚡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

⚡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在女性主义遭污名化的当下,上野千鹤子予以强力回击:“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

⚡话题之作,横扫日本图书市场,“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人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小说家花房观音诚挚推荐:“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作家本岛理生盛赞:“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铃木凉美的文字,一面极其冷静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杂着活生生的真心话,隐现着无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岛本理生

上野千鹤子解体了铃木凉美,也使得她得以摆脱母亲和男人的手,开始作为一个人生存。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向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女性伸出的双手。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小说家花房观音

从头到尾,我就像被钝器击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着我的衣领说,“喂!别给我装作没看见!”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亚马逊读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艰难。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身为女人果然还是一种福音。——国际政治学家三浦瑠丽
傲慢与偏见 [图书] 豆瓣
Pride and Prejudice
8.5 (35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张玲 / 张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 7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宾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赁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不久,宾利就与美丽贤淑的大小姐简相爱了。宾利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率的二小姐伊丽莎白颇有好感,却因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使伊丽莎白对他心存偏见。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诉伊丽莎白,他是达西庄园已故总管的儿子,与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许诺给他的教职,被达西无端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及其他妹妹的缘故,劝说宾利中止与简的关系,结果四人不欢而散。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柯林斯为心安理得地继承财产,决定从贝内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之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马上转向尚未婚配急于找到“归宿”的夏洛蒂小姐,竟然得到应允。伊丽莎白应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妇家中做客,不期遇见前来探望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为伊丽莎白所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辞的傲慢,遭到伊丽莎白的愤然拒绝。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威克姆冷酷无情,更不应该破坏宾利同简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申辩,令伊丽莎白的偏见逐渐消除。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妈出游时经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进去参观,不料达西突然归来,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达西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时,伊丽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带着妹妹莉迪亚私奔了!匆忙回家后,全家一筹莫展,不料达西暗访到两人的行踪,出资促成他们的婚事并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一家保全了尊严。此事使伊丽莎白与达西尽释前嫌,宾利也和简重修旧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活着 [图书] 豆瓣
9.2 (35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 1998 - 5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基督山伯爵 [图书] 豆瓣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9.1 (228 个评分) 作者: 大仲马 译者: 周克希 / 韩沪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为拿破仑送了一封信,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还在临终前把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他设法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他的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撒哈拉的故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撒哈拉的故事
8.7 (283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皇冠出版社 1976 - 5
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
由12篇精采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
其中<沙漠中的飯店>﹐
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
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字﹐
自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風靡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
知晓我姓名 [图书] 豆瓣
Know My Name
9.5 (108 个评分) 作者: [美]香奈儿·米勒 译者: 陈毓飞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8
☆ 屡获大奖的现象级畅销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自传类大奖,《华盛顿邮报》《纽约书评》《时代》年度十大好书,《芝加哥论坛报》、《魅力》、Elle年度书籍,《科克斯书评》年度推荐回忆录;
☆ 震撼全美的勇气之书!希拉里、崔娃激赏推荐,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 要的历史文档之一;
☆ “斯坦福性侵案”全纪录,受害者实名讲述直抵人心,获取正义的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精神施暴;
☆ 与所有受伤的心灵同在!呈现受害者漫长的疗愈过程,将感动与力量带给每一颗有过创伤的心灵;
☆ 非虚构写作典范,优美的文学书写,清晰逻辑推理,透视美国Me Too运动的风起云涌。
————————————
2015年1月,斯坦福大学性侵案震惊全美。犯罪嫌疑人布罗克·特纳是一名曾参加过奥运会预选赛的游泳新星。
面对法庭的不公审判,受害者化名为埃米莉发表法庭陈述,这份陈述被认为是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在案件影响下,加州罢免庭审法官并改变性侵立法。
她不是埃米莉,她是香奈儿·米勒,一个华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张小夏。
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而将在书写中为自己、为所有曾遭受伤痛的女孩重新获得疗愈、尊严和力量。
————————————
这个美丽、饱含力量、重要的故事也是一次重新寻回自我的行动,它值得被广泛阅读,尤其是下一代的青年男性。米勒的文字是我们的目标和地图。她是我们珍视的宝藏。——《纽约时报》
在《知晓我姓名》中,我们每分钟都与米勒同在,感同身受,在记录庭审的章节里甚至不忍卒读……米勒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平实、精准却感人至深。——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米勒展现了一桩强暴案件的受害者获取正义有多么困难,这个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施暴。虽然米勒的笔触不时充满愤怒,但她始终致力于宽慰,向其他有同样受害经历的人提供获救的途径。《知晓我姓名》不仅激发我们的勇气,更在结局充满救赎的希望。——《华盛顿时报》
米勒与庞大的性侵受害者群体分享着同一种语言,她将自己的痛苦放置于这个群体的普遍背景之中。在一个要求受害者保持沉默的世界里,《知晓我姓名》以毫不畏惧的气势展现了作者坚毅、惊人的强大存在。——《卫报》
《知晓我姓名》既是公开的怆痛,也是自我的疗愈,既是沉默的饮泣,也是大声的呼喊……它不仅仅是一份成功的控告书,也是一只向你伸出、邀请你与她共同战斗的手。——Elle
了不起的盖茨比 [图书] 豆瓣
The Great Gatsby
8.4 (265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茨杰拉德 译者: 姚乃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6
盖茨比为了久久地抱着的一个梦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死后,尼克发觉是汤姆暗中挑拨威尔逊去杀死盖茨比。他感到东部鬼影幢幢,世态炎凉,便决定回中西部老家去。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着极悲凉的人生况味。
雪国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雪国 [Yukiguni]
8.2 (226 个评分) 作者: 川端康成 译者: 叶渭渠 / 唐月梅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9
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大师经典名作,全新精装收藏版
像《百年孤独》一样,《雪国》影响了余华、莫言、贾平凹等几代中国作家
川端康成《雪国》中的一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莫言
————————————————————————————————-————
本书包括诺贝尔奖获奖作《雪国》与川端康成经典作品《湖》。
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扑朔迷离。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陷入爱恋纠葛,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我的阿勒泰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4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野草 [图书] 豆瓣
9.5 (224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 3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蝇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ord of the Flies
8.3 (130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尘埃落定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6 (155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3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长安的荔枝 [图书]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7.9 (237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10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红拂夜奔 [图书] 豆瓣
8.9 (148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 1
《红拂夜奔》这书题就会让读者认为是写隋末杨素家妓红拂敬慕大军事家李靖,私奔相从的风流逸事。然而,这本书它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历史,又以历史文化原型来建构现代小说的结构。历史的重建和复归在于人类有共同的心理品质、共同的生存状态和共同的生存困境。王小波在序言中说:“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人类自身的进化是在不断循环、重演的历史中进行的,唯有如此,那些世代相传的古典名著才能震撼现代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那些借鉴历史原型的现代作品才能激发读者真正的兴趣。王小波写的就是这样一部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双向建构的小说。
棋王 [图书] 豆瓣
9.1 (155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99 - 10
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阿城笔下著名的"棋王"王一生是近世以来罕见的一个深刻体现了道家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王一生深得老子的阴柔之气。他的性格是坚忍而沉着的。《棋王》表面上写棋,实质上则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表现着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评价和对中国文化进步的展望。
我执 [图书] 豆瓣
7.8 (154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为梁文道先生所撰写的散文随笔集,是以香港《成报》文采版专栏“秘学笔记”的文字为主,谈及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经历、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个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诸多方面。读来清新自然,体贴入微,在淡雅简约的叙述中往往给人意外的启迪。
金锁记 [图书] 豆瓣
8.9 (163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哈尔滨出版社 2005 - 6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我的精神家园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2 (131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 1
一九九七年六月,王小波逝世两个月后,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出版。这是第一版的封面。相比于2002版出版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来说,这一版本没有纪念文章,只收有王自己的文字。当时这本书,和九七年五月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一起上架,十月又出版了《沉默的大多数》。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王小波。可惜,那时他已辞世,只留下书店里满架的王小波,像一场喧哗无声的葬礼。
富爸爸,穷爸爸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Rich Dad, Poor Dad
7.8 (144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T・清崎 / 莎伦・L・莱希特 译者: 杨君 / 杨明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 9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富爸爸”的观念,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资家。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