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台灣繪本”
全部 | 书籍 (160)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5) | 游戏 | 演出
向左走·向右走 [图书] 豆瓣
8.5 (292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8
“她习惯向左走,他习惯向右走,他们始终不曾相遇。”《向左走·向右走》是几米首次表现男女感情的长篇图文创作。男女主角彼此在生活中的巧妙关系,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设计。在页面的衔接上,有许多的巧思安排,在线条与上色上,作了更细致的处理,手法俐落有变化,是几米相当成熟的作品,也是代表作之一。
幾米表示,这本书的创作灵感始于某一天被隔壁的电钻声吵得无法画画,只好开始发呆,然后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突然觉得从不知道我家隔壁住的人是谁,可是每天跟他或她只隔一道薄薄的墙而睡。如果我们在外面偶然相遇,若我们从不曾提及彼此的住处,那么也许我们不会再相逢,也永远不知道其实我们就住在隔壁。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向左走·向右走 [图书] 豆瓣
8.2 (39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
“她习惯向左走,他习惯向右走,他们始终不曾相遇。”《向左走·向右走》是几米首次表现男女感情的长篇图文创作。男女主角彼此在生活中的巧妙关系,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设计。在页面的衔接上,有许多的巧思安排,在线条与上色上,作了更细致的处理,手法俐落有变化,是几米相当成熟的作品,也是代表作之一。
幾米表示,这本书的创作灵感始于某一天被隔壁的电钻声吵得无法画画,只好开始发呆,然后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突然觉得从不知道我家隔壁住的人是谁,可是每天跟他或她只隔一道薄薄的墙而睡。如果我们在外面偶然相遇,若我们从不曾提及彼此的住处,那么也许我们不会再相逢,也永远不知道其实我们就住在隔壁。
地下铁 [图书] 豆瓣
8.4 (162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 2
社会高速发展,来来往往的地下铁路成为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生活的缩影,从入口到出口,地下铁路将你从起点带到终点,抑或是另一个起点。
故事讲一个失明的小女孩,在15岁生日当天,决定自己一个人在城市里探险。她战战兢兢地搭乘地下铁,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出发,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小站。旅途中,她一边回忆、拼凑、感觉、摸索这被黑暗笼罩的世界,“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也同时感受到新的希望、新的方向,和新的生命力。随着小女孩的步伐,我们逐渐看清“地下铁”蕴涵的黑暗世界,也看见潜藏在黑暗中的质疑、希望与美丽幻想。
作者以绚丽的色彩和诗句般的内心读白,为读者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阅读诗意。并通过绘图与文字的双重方式向读者进行述说与沟通,带领大家共同去寻找心中点滴的亮光。
月亮忘記了 [图书] 豆瓣
8.9 (146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格林 2000 - 2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每一個黃昏過後,大家焦慮地等待,卻再也沒有等到月亮升起。
潮水慢慢平靜下來,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鏡,
沒有月亮的夜晚,世界變得清冷幽寂.但是,最深的黑夜即將過去,月亮出來了……
还有1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月亮忘记了 [图书] 豆瓣
8.7 (58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1
故事开始于一个失足楼的男子。五层楼高起跳的急速中,带下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月亮不再高挂夜空,人们慌乱、沮丧、不失所措,怎么已经习惯了一直都在的月亮,会这样毫无预警的不见了?海水不再玩弄潮汐、准备登陆月球的太空船在星海中迷航,在电视传媒强大火力的播送下,世界末日的恐慌在街头巷尾不断地扩大…
幾米是这样把故事说下去,淡淡地。在鲜丽丰富的色调底下,一直是种淡淡的情绪,有人说是淡淡地愁,带点些许的悲伤;也有人说,淡淡的背后,其实拥有莫大的想像空间,比如一位艺术欣赏的老师说着,掉落的月亮其实是拥有某种象征的意念。象征什么?生命与死亡?一个朋友和关于他的记忆?还是维系着生命的一种信念?
发现之旅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voyages of discovery
8.6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尼·赖斯 译者: 林洁盈 商务印书馆 2012 - 1
《发现之旅》,绝对值得您珍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蒐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300余帧精美的珍藏画作/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联袂演绎/一幕幕迷人的自然历史冒险故事 /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携您加入未知领域的探险/与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国家地理杂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刺客列传 [图书] 豆瓣
8.4 (39 个评分) 作者: 郑问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5
当之无愧的国漫宗师 水墨神技震撼日本漫坛
郑问成名作 简体中文版正式引进
司马迁《史记》忠实而石破天惊的改编
春秋战国那些慷慨悲歌的血性
弹剑而行的潇洒
曹沫 豫让 专诸 聂政 荆轲
*****
特别收录郑问早期三部短篇作品
随书附赠8开珍藏初版海报
🖌️ 编辑推荐
⚔️ 500幅彩绘,1500小时心血之作,手绘跨越2000年的山河岁月
郑问,生于 1958 年,著名漫画家。1990年在日本发表作品即造成轰动。《朝日新闻》称赞他是漫画界二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异才”,日本漫画界誉其为“亚洲至宝”。《刺客列传》有如一颗爆发的超新星,成为郑问提笔为刀的立名之作。
漫画《刺客列传》的故事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郑问集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将他们的英雄史诗改编成漫画。
尽管对这些故事烂熟于心,但两千多年的岁月多少模糊了现今读者的想象力。郑问则以漫画的形式,重新演绎原著中的一切。
一千五百小时,大大小小五百余幅彩绘,郑问倾注了他最为澎湃的心血。他直言:“若说以前的作品是我用‘耐力’完成的,那么《刺客列传》则是我用‘心’来画的作品。”
就这样,原本只能想象的“易水送别”“荆轲刺秦”名场面,在《刺客列传》中被尽情挥洒、水墨淋漓地画出。司马迁以文字定型了“刺客”二字的精气神,两千年后则要倚靠郑问,以笔作骨,以墨作血,赋予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以面相。
《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特别收录了《最后的决斗》《剑仙传奇》《刽子手》三篇郑问早期短篇作品,均取材于民间故事。这三篇漫画标志着郑问及台湾漫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开始。
⚔️ 以彩色国画入漫画,前无古人的突破性尝试,开创中国漫画新可能
在《刺客列传》中,郑问突破性地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彩墨技巧入画,“以中国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故事”,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故事和人物以鲜活的面容和表情。
在那个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全书大小五百余幅水墨彩绘,全由郑问运用传统国画工具毛笔,于宣纸上一幅幅勾勒、上色,一笔出错即前功尽弃:手中的画笔就犹如刺客手中的剑,不允许最微小的差池和错误。
这种前无古人的创作方法,让我们的传统国画,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塑性。他坚定地相信:“不久的将来,水墨将成为中国连环漫画的主流之一。”
⚔️ 郑问的笔与刺客的剑,刻画出人世间最热血的澎湃
《刺客列传》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文本,《史记》列传第二十六卷,寥寥五千字,司马迁不仅写活了五位春秋战国时代的刺客,并在属于正史的严肃叙事里,“立一家之言”,为这些本应藉藉无名的暗杀者和反叛者开辟了一个独立篇章,试图厘清从曹沫到荆轲的历史传承脉络。
五名刺客,五个平凡人,五种匹夫之勇,五名“士为知己者死”的独行者;五种以一己之力,试图撬动不可撼动的历史的孤勇。
郑问以自身的胸怀,将司马迁在《史记》中现今看来晦涩的文言叙述,以不协调的张力,给予这些故事新时代共鸣。
《刺客列传》的每篇传奇结束后附《史记》中的原文,参照古今别有一番情趣的同时,更令我们赞叹郑问究竟是如何把寥寥千字演绎得如此生动。
⚔️ 典藏级装帧,赋予经典最完美的呈现
多年以后,我们再次荣幸地将郑问介绍给大陆读者。外封收束内敛,内封狂放外露,只为唤醒你心中的“刺客”。
经过多次选纸与印刷的打样实验,使最终的实体书能够再现水墨的浸润感,无论是细腻的笔触,亦或大面积的晕染,力求精准还原。
此外,《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将随书附赠典藏版海报,尺寸为 8 开。海报图样选自 80 年代首次出版时的图书封面,在内文中并无出处,以此纪念宗师曾经的光荣岁月。
🖌️ 内容简介
《刺客列传》是对司马迁《史记》同名篇章一次忠实的、石破天惊的漫画改编,是郑问漫画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
郑问以泼洒自如、淋漓尽致的中国传统水墨风格入画,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一群值得被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刺客:曹沫、豫让、专诸、聂政、荆轲。
🖌️ 名人与媒体推荐
“他所有创作出来的故事,是非常庞大的世界观,非常深邃美丽……华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师。”
——五月天乐团主唱 阿信
“无数石火电光积累的巨大美感正面袭来。亲眼见到的感觉是极为震撼的!……或许就是《一代宗师》所说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音乐唱作人 陈珊妮
“当年《刺客列传》出来的时候,真的可以讲——石破天惊。……第一个当然就是它的画风、彩绘,讲一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不管是人物塑造的那种气派,已经有水墨的润法,整个讲故事的那种节奏、感觉,都是前所未见的。”
——马利
“他把我们所熟悉的这一些刺客——什么叫做千军万马?——其实就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一片红布、一个将军、一些人隐隐约约在这里头。……我们会讲相片里有一些决定性的瞬间,我们会讲电影经典画面,同样的,漫画也会有经典画面。这是郑问把台湾的漫画开始带到另外一种高度——啊,原来可以做成这个样子的状态!”
——大辣文化出版董事长 黄健和
“书页中那些历史诗篇,肌肉虯结的英雄,东方线条的面容,雷电般的效果线,水墨泼洒出的空间异景,彷来自遥远虚幻之地,但是又毫不留情地纠结住我们的心灵。那是一个我们幻想,期待中的美好中国。”
—— 影评人 但唐谟
星空 [图书] 豆瓣
9.2 (74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大塊文化 2009 - 5
《星空》以一种年龄的视角,描绘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 ,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星空》的画面精彩、震撼、美轮美奂,是几米目前最辉煌的绘画作品之一。
梵高的名画《星空》是几米的画册《星空》的创作原型,而电影《星空》改编于几米的画册《星空》。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图书] 豆瓣
8.6 (68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 2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是幾米“手绘图像”的梦想之作,每天都画下一朵花,象征着梦想与期望,更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书中有一个男主角,并有一只小兔子、小女孩陪伴,他们用极富想象力的图片和简洁深刻的语言带领大家在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里畅游。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图书] 豆瓣
7.6 (60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 - 3
这本书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用插画家可乐王的插图和搞怪才子蔡康永的文字,描述曾经让蔡康永留下深刻记忆的30多个男孩故事。没有炫彩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地讲述,就像是同窗的学友跟你说着一些轻涩往事,就这样构成了这本饶有趣味的作品。
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 [图书] 豆瓣
8.6 (63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 2
每个人都有送卡片的经验,常常卡片打开了,却不知道要写什麽?
想说的话很多,千头万绪,最後只好写着:「祝你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样的表达方式实在太平淡了,到最後连卡片都懒得寄出。於是祝你幸福、祝你健康、祝你如意只有飘浮在空气中,永远到不了对方的手里。至於自己亲手画一张,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微笑的鱼 [图书] 豆瓣
8.2 (49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 7
“我拥有一条像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鱼。她始终带着微笑的表情……”几米绘出一个男子深泓如海一样的幽闭内心,这是献给全世界所有大人和孩子的温柔礼物。《微笑的鱼》曾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
照相本子 [图书] 豆瓣
8.5 (52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2001 - 6
《照相本子》,幾米是攝影師、主人翁、配角以及佈景, 他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玩得很高興,這種高興揉合了許多種記憶元素,歡樂的、憂愁的、哀傷的……但這些記憶經過翻轉進入書中,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幾米直接的記憶,而是經過轉折後的動人,而這動人的畫面又揉合了我們自己的記憶,歡樂的、憂愁的、哀傷的……
布瓜的世界 [图书] 豆瓣
8.3 (46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 9
關於《布瓜的世界》
這本書為什麼叫布瓜?
"Pourquoi"是法文「為什麼」的意思,讀音很像布瓜,幾米神來一筆地替自己的新書取了這個名字,才看完初稿,我就被傳染了, 張口閉口就愛問人:「為什麼?」
最不解的是為什麼小孩問「為什麼?」是天經地義,大人開口卻變成幼稚可笑?
最離奇的是自以為知道的事,當別人一問「為什麼?」時,竟然都不懂了?
對於《布瓜的世界》我只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幾米可以用一個「為什麼?」的主題創作一本書?「為什麼」真的那麼偉大嗎?
作者簡介:
幾米,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三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後又以《地下鐵》、《照相本子》……等多本優質繪本在出版市場興起了一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幾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裡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目前擁有7= A5! 遞s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不只在國內出版市場締造出銷售二十餘萬冊的佳績,更賣出美國、德國、法國、希臘、韓國、日本等多國版權。
又寂寞又美好 [图书] 豆瓣
8.9 (45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 3
《又寂寞又美好》是作者在1996年至1999年与血癌抗争的日子里,重新体验与领悟生活,那段“又寂寞又美好”特殊岁月的记录。此册与之前色彩缤纷的几米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黑白的色调、无言的吶喊——没有太多修饰的画面,有一种动人的真诚的张力,很能传达出当时创作者寂寞萧瑟的心境;而开本亦与以往不同,比以往更大,几乎与原画相同,使读者细细体会图画所传达的「又寂寞又美好」的感受。
蓝石头 [图书] 豆瓣
8.6 (51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现代出版社 2006 - 4
当寂寞以天崩地裂之势袭卷而来, 唯有强烈的思念才能引领它回到想望的地方……
蓝石头静静躺在森林深处,度过了一万年之久。它以为它会永远待在这里,直到地老天荒。但是,一场漫天大火烧毁了森林,美丽的蓝石头被撞裂成两半,一半留在森林里,另一半却被运往城市…… 这是一个关于寂寞与追寻的故事。藉由蓝石头华丽而又沧桑的旅程,我们仿佛看到,即使是一丝希望的光芒,也可以照亮整个宇宙的黑暗。
这本书是幾米继《幸运儿》之后、暌违三年的长篇代表作;以一颗裂成两半的蓝石头,探索人生分分合合的旅程。蓝石头愈变愈小,但是它的心,永远与最初始的部分紧紧相系……
听幾米唱歌 [图书] 豆瓣
8.1 (38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4
收录了作者于1998年到1999年在《自由时报》“花边新闻”发表的专栏作品。作者以清新的画风,幽默的笔调,唱出他对人生的体验,对都会的观察。
幸运儿 [图书] 豆瓣
8.7 (49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 4
董事长从小就是个幸运儿,他什么都有,而且都是最好的。
董事长聪明过人,事事都被要求第一,他从来也没让人失望过。董事长又帅又能干,父母优雅开明,太太美丽贤淑,儿女乖巧可爱。许多人一辈子辛苦追寻的梦想,董事长都轻易拥有。人人都喜欢董事长。董事长的一切都让人既羡慕又忌妒,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有一天,上苍忽然赐给他一个神奇的礼物………
本书是几米继《地下铁》之后的最新长篇绘本,是几米2003年的新春献礼。绘本诗人的长篇故事,一向说得精彩,如诗歌般的《幸运儿》灵感来自几米1999年的作品《微笑的鱼》,因为画了鱼儿微笑,作家心想何不画本《悲伤的鸟》?故事不断发酵,到了2001年,几米开始着手这个故事,画笔湿了又干,墨色从深到浅,写写改改,直到2002年底才完稿。
《幸运儿》诉说一个幸运却哀伤的故事,幸运儿是谁?是几米?或是你我?
这是一本悲悯与传奇之书,谨献给幸运儿。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图书] 豆瓣
8.6 (50 个评分) 作者: 幾米 绘 现代出版社 2009 - 5
有个十岁女儿的几米,愈来愈能体会存在于大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明明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视,眼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钟化身成恶魔。
身为父亲的几米头痛而无奈,身为创作者的几米却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
于是,和孩子同样敏感的几米,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我们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我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
大家都有病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8 (29 个评分) 作者: 朱德庸 现代出版社 2011 - 5
★这是一个有病的社会,这是一个有病的时代。
★自杀三兄弟每天喊着要自杀,最后无论怎样都死不成。焦虑二人组是一对夫妻,每天有操烦不完的事。OK绷人全身几乎都贴满OK绷,是个身心都很容易受伤的人。狂买症女子在商场里厮杀,应召女郎最想上的床是自己家的床,此外还有杀手、门童、理发师、保镖、心理医生等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粉墨登场,天天上演各种荒谬戏码。
★ 《大家都有病》全书分为六个板块:大家都有爱、大家都有玩、大家都有梦、大家都有错、大家都有钱、大家都有病。朱德庸首次在作品中引入“灰色”成分,画面冲击力极强,在一贯的“朱氏幽默”中,加入对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生存现状的思考,在刻画种种病态的画笔下,流露出一种大悲悯情怀,呼吁现代人简单下来,慢下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步调,享受属于自己的“慢时尚”。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