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妮 埃尔诺”
一个女人的故事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Une Femme
8.8 (82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郭玉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己的人类学家”、女性主义代表作家 安妮·埃尔诺
◇献给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简短而痛苦的“安魂曲”
◇简体中文版全新修订上市,译稿精心打磨,展现原著的写作风格
◇成千上万的男人和(特别是)女人,在她的毫不妥协的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重磅推荐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
——《时代周刊》
让人联想到加缪的《局外人》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经典回忆录《安详辞世》。
埃尔诺对她母亲的回忆如同一个极简主义的启示,简洁而犀利,以外科医生手术刀的精准度直刺心脏。
——《洛杉矶读者周报》
这部自传体小说既涉及一个特定的女人,也涉及每个女人。小说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曾经充满活力和独立的女人在老年时的残酷现实。从不感情用事,始终保持克制,这是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青春和岁月、梦想和现实的深刻动人的故事。
——《柯克斯书评》
◆内容简介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安妮·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令人生畏的时光倒流之旅,她试图捕捉真正的女人,那个独立于女儿而存在的女人,那个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
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在这部平静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尔诺想要为她的母亲争取最大的公平:将她描绘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说:“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一个男人的位置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a Place
8.4 (44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郭玉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两个月后父亲去世了,安妮·埃尔诺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
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限制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这本父亲的传记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女儿背叛的故事——背叛她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在亲情和耻辱之间,在归属和疏离之间的分裂。
一个女孩的记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Mémoire de fille
8.3 (41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陈淑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简单的激情 [图书]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Passion simple
8.3 (34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妮·埃尔诺 译者: 袁筱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7
----编辑推荐-----
*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代表作
* 一部分析普遍激情的反情感作品
* 以主观彻底客观化的视角,写出饱受离别和孤独无益之苦的人的内心
----媒体推荐----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生活”。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时代周刊》
埃尔诺的成功之处在于珍视平凡的情感,同时提升情感的平凡表达......这是一座无法简单解释的激情纪念碑。——《纽约时报》
一部抒情精确,如钻石般清晰的作品。——《纽约客》
等待的痛苦和焦虑、做爱后短暂的灵魂接触、随之而来的昏昏欲睡和疲惫、欲望的重燃、迷恋和抛弃的微不足道的侮辱和蔑视,所有这一切埃尔诺都以平静的、冷酷的态度娓娓道来,让人感到坚定的、真实的自我。——《华盛顿邮报》
在这本书中,安妮·埃尔诺描述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男主角并不自由。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字,都让读者更接近一种最纯粹的渴望......——《观察家》
与埃尔诺的其他作品一样,《简单的激情》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生活材料的个体自我性与纪实性、无功利性、几乎无我的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新政治家》
----内容简介-----
安妮·埃尔诺以其简洁、质朴的风格,记录了一颗完全被激情吞噬的人心的欲望和卑微。她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试图描绘她与一个已婚男人之间两年的情感和身体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要么都与她的爱人产生关联,要么她都漠不关心。埃尔诺以勇气和精确性,寻求一个完全为他人而存在的时代背后的真相。
年轻男人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Le Jeune homme
8.1 (18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栾颖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7
*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最新作品,中文首次出版
* 打破最后的禁忌,讲述一段丑闻般的恋情,战胜困扰一生的羞耻
* 一位中年女性面对阶层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的宣言
* 简短有力,后劲十足,如手术刀般锋利
--内容简介--
她五十多 岁,开始和一个比她年轻三十岁的男人约会。他离开了同龄的女朋友,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爱着她。但这段亲密的爱情插曲同时也是政治性的,在街头、餐馆和沙滩,他们总是遭受恶意的目光。她又成了青年时代的“丑闻女孩”,不过现在已完全不感到羞耻,反而有了解脱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他不再能忍受她曾经的美丽,而她只是在重复她的过去。尽管“他是她的天使,唤起了过去,让过去永远存在”,但这对未来有何意义?
--媒体推荐---
*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生活”。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时代周刊》
*《年轻男人》是安妮·埃尔诺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缩影。她用一种令人眩晕的美丽的普鲁斯特式的姿态浓缩了她以前所有的书。——《左派文艺杂志》
* 世界文学中的“恋母情结”可能从未被如此无畏地还原到其真正的核心。——《南德意志报》
* 寥寥数语,影响巨大……这本薄薄的书彻底改变了法国!——《南德意志报》
* 这部作品在叙事上的复杂性在于,作者的人生主题——从底层的社会地位上升——再次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出现……《年轻男人》的特殊文学性在于,作者将其与她的另一部作品巧妙地联系起来。——西德广播电台
* 《年轻男人》浓缩了对埃尔诺来说所有重要的主题:对社会起源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对作为一个女人的思考,以及再一次对堕胎的思考,这是她的《事件》一书的核心。
——德国西南广播电台
* 埃尔诺继承了西蒙娜·德·波伏瓦作为一代人记录者的角色。——《新政治家》
占据 [图书] 豆瓣
L'Occupation
7.8 (16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米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7
--编辑推荐--
*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简体中文首版
* 赤裸坦诚地挖掘、暴露、剖析自身的欲望
* 以手术刀的笔触,犀利刻画嫉妒占据生活所有面向的过程
* 写作成为哀悼感情的最后的救赎
--内容简介--
出于倦怠感,也因为才从十几年的婚姻中脱身,无法放弃重获的自由,作者主动结束了与W的六年恋情。一晚,W来电告知要搬出去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从此这个未知的女人侵占她的脑海,左右她的情绪,进入她的身体。她被彻底占据。
作者以第一人称,赤裸坦诚地挖掘、暴露、解剖自身的欲望,呈现一种毫不矫饰造作的女性叙事声音。
羞耻 [图书] 豆瓣
La Honte
8.3 (12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郭玉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7
----编辑推荐-----
*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代表作
* 十二岁的女孩以羞耻为框架开始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 直面生存的不适,成为自己的人类学家
* 一本“让他人的目光无法承受”的书,将自传写作推向极限
----内容简介----
“六月的一个星期日,中午刚过,我的父亲想要杀死我的母亲……”
本书以这个在作者十二岁那年发生的骇人场景开篇。此后,在家庭中这件可怕的事情从未被提及,埃尔诺被迫在余生中独自应对她的恐惧和羞耻。
在本书中,安妮·埃尔诺以文学家的丰富情感和锐利眼光,对生活经验和暴力记忆的力量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思,展示出对生活的洞察如何成为写作的动力。
---媒体推荐----
*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生活”。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时代周刊》
*《羞耻》中仔细、不留情面的具体内容为一个共鸣和普遍的真理提供了声音;而埃尔诺的特殊不适,最深刻的是作为人类的不适。——《纽约时报》
* 埃尔诺的写作没有开头或结尾。她的故事没有“弧线”。但它们往往在通勤地铁上坐在你身边,无论你如何礼貌地要求它们,它们都不会离开。——《洛杉矶时报周日书评》
* 埃尔诺以毫不留情的清醒态度,将她自己和她的记忆从任何令人欣慰的神话中剥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她迫使我们面对做人的令人震惊的事实。——《出版人周刊》
* 埃尔诺的这本炙手可热的小说有一种忏悔的、真实的生活气息,她常常模糊了经历和想象之间的界限。她完全袒露自己的灵魂,写出了一本简洁有力的回忆录,讲述了她十二岁时在六月的一个星期日受到的冲击的深刻影响,当时她的父亲试图杀死她的母亲。这个可怕的事件从未被提及,埃尔诺是一个听话的独生女,她被迫在余生中孤独地应对她的恐惧和羞耻。羞耻感是埃尔诺的支柱,她以科学家的精确性追踪了羞耻感对她心理的影响,把对她所居住的法国小镇看似直率的描述变成了对其僵化的社会等级制度、流言蜚语的倾向和坚持一致性的严酷揭露。埃尔诺精美而令人不安的叙述提供了对法国战后重建时期的一瞥,以及对写作生活的动力的洞察力。——《书单》
* 安妮·埃尔诺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新颖而真实。读完她的书后,我总是在她的世界里走动几个月。——希拉·海蒂(Sheila Heti),《母性》的作者
* 我觉得她的作品很特别。
——艾米尔·麦克布赖德(Eimear McBride),《女孩是半成品》的作者
超八岁月 (2022) [电影] 豆瓣 TMDB
Les années super 8
6.6 (11 个评分) 导演: 安妮·埃尔诺 / 大卫·埃诺-布里奥
其它标题: Les années super 8 / 超8年代
In re-viewing our super eight films, shot between 1972 and 1981,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y comprised not only a family archive but a testimony to the pastimes,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of a social class in the decade after 1968. I wanted to incorporate these silent images into a story which combined the intimate with the social and with history, to convey the taste and colour of those years.
看那些灯光,亲爱的 [图书] 豆瓣
Regarde les lumières mon amour
6.5 (8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田嘉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1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中文首次出版
★ “我再也不会在超市排队结账时,不想起安妮·埃尔诺了。”
★ 观察超市,思考社会阶层、消费主义、女性地位,深入地凝视平凡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妮·埃尔诺一直在突破哪些故事值得讲述、哪些主题值得探讨的约定俗成的界限。在这本书中,她将目光投向了大卖场和超市。这是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个特征,但文学作品却鲜有关注。
埃尔诺用一年多的时间记录了她对位于巴黎郊区的大型连锁超市欧尚的访问。在她看来,超市是“一个巨大的人类聚会的场所,一个真正的人文景观”。资本生产、文化生产和阶级分层在这里汇聚,并支配着我们的欲望。埃尔诺用她无情的犀利观察,打量着这个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场所,号召探寻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更深入地凝视平凡的生活。
外面的生活 [图书] 豆瓣
La Vie extérieure
6.6 (7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马利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1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中文首次出版
★ 记录7年的社会观察,收集群体的日常生活
★ 一把切开现实截面的刀
★ 在一切熟悉以至于显得微不足道且毫无意义的事物中,存在着一个时代的人类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自己为写作出发点的安妮·埃尔诺,为什么将写作视角反转,投向外部世界?答案就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7年(1993—1999)的社会观察记录中。从波斯尼亚的战争到贫困、艾滋病等社会问题,从巴黎地铁的恐怖袭击到与普通店员的细微互动,埃尔诺试图通过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快照,抵达一个时代的真实。
时间流逝的感觉不是来自我们自身。它来自外部,来自成长中的孩子,来自搬离的邻居,来自那些变老和死去的人。
——《外面的生活》
《外面的生活》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说明了写作行为存在的理由。
——《世界报》
相片之用 [图书] 豆瓣 Eggplant.place
L'Usage de la photo
7.9 (7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 [法]马克·马力 译者: 陆一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 1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中文首次出版
★ 相片的用途是为了书写,用文学诠释的“向死而生”
★ 用文字写下的相片,记录着昨天的欲望、今天的缺席、明天的死亡预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妮·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物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
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
“我意识到我为相片所着迷,正如自孩提时代起,我总是被污迹所吸引:床单或是扔在走道里的旧床垫上的血迹、精液痕迹、尿渍;嵌入木质冷餐台上的酒渍或食物残迹;旧时信纸上的咖啡渍或油腻腻的指印。最具物质性的有机污渍。我意识到我对写作有着同样的期待。我希望词语就像那些我们无法去除的污迹一样。”
——《相片之用》
真正的归宿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 安妮·埃尔诺 译者: 黄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 - 9
--编辑推荐--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安妮·埃尔诺访谈录
🌞与拍摄过伍尔夫、杜拉斯的女性纪录片导演的真诚对谈
🌞解释生活、写作、地点与文学之间的关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谁都不会替你生活。但你不能把它写成仅仅是你自己的经历。那些经历必须是跨人称的,超越个体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探索自我,用不同的方式生活。”——安妮·埃尔诺
--内容简介--
2011年,在其日常写作的地点——塞尔吉的家中,安妮·埃尔诺接受了纪录片女导演米歇尔·波尔特的采访。没有哪个作家比埃尔诺更符合这样的访谈前提:我们长大和生活的地方是写作扎根的现实背景。
在这本访谈录中,埃尔诺谈论了自己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谈到了其写作欲望的诞生,以及她赋予写作的社会、政治和神话的意义。
如何以作家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风格的作品?为什么必须书写生活?文学意味着什么?通过书中作家本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她的作品。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1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一个女人 [图书]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安尼・埃尔诺 译者: 郭玉梅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 1
法国当代女性小说系列。 本书精选了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德莱斯·布朗什·埃尔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 作品用细腻、伤感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如何为使自己及下一代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卑贱地位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过程,准确、客观地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别,同时也以极其痛苦和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爱恨交加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