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政治 哲学 思想”
全部 | 书籍 (36)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政治哲学导论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9.4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沃尔夫 译者: 王涛 / 赵荣华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9
本书涉及政治哲学所有的重要论域(包括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民主、自由、分配正义和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展现西方两千五百年间的哲人智慧(包括柏拉图、霍布斯、洛克、卢梭、密尔、马克思、罗尔斯等)。作为一本导论性著作,本书旨在带领你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公民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而且必须回答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开放性的。他不是要告诉你最终的答案,而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把这些问题娓娓道来,通过展示伟大政治思想家的论证来帮助你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国文字,中文版根据英文最新修订版译出。任何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
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 戴维·毕瑟姆 译者: 徐鸿宾 / 徐京辉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
《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是英国著名韦伯研究专家戴维·毕瑟姆教授花了两年时间创作的关于韦伯政治社会学思想的著作,是英语世界第一部研究韦伯政治思想的专著。第一版出版于1974年,本书依据1985年第二版译出。本书全面地介绍了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从总体定位、科层制、议会民主、民主主义、社会阶级与国家、民选领袖和政治实践等方面详尽地分析韦伯政治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是韦伯研究学中的名著。
儒家与启蒙 [图书] 豆瓣
作者: 丁耘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9
《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之所以名为“儒家与启蒙”,实有志于探究晚清以来互为表里的古今中西问题。
代表的概念 [图书] 豆瓣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作者: (美) 皮特金 译者: 唐海华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 7
本书以日常语言哲学为指导,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脉络,揭示出“代表”是一个超出现代民主范畴的的独立概念。皮特金通过对霍布斯、伯克、密尔等西方政治思想大家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形式代表观与实质代表观两大脉络,为人们在纷纭复杂的争论中找到关键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鉴于皮特金分析的透彻和系统,《代表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关于代表研究的经典,引证率极高。
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 [图书] 豆瓣
Reason and Rhetoric in the Philosophy of Hobbes
作者: [英国] 昆廷·斯金纳 译者: 王加丰 / 郑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本书考察霍布斯的公民哲学思想,以及他如何企图把对道德和政治理论的研究转变成一门科学的学科。以往,人们习惯于把霍布斯描绘成一个“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思想家,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企图把他的思想放到他的时代的政治事件和知识背景中来理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霍布斯“ 关于公民哲学的观点,大半是由文艺复兴时期讨论道德科学性质的语言表达形式形成的。而且,除非我们把这一更广泛的话语系统作为我们研究的首要目标,我看理解他的思想就没有什么指望”。作者通过讨论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雄辩术在英格兰的传播及霍布斯受教育的情况,对他的公民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深刻而富有创见的分析。可以说,作者既把我们引入了这一时期英格兰修辞学家的思想世界,又把我们带进了霍布斯的精神世界。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 [图书] 豆瓣
Natural Rights Theories: Their Origin and Development
作者: [美]理查德·塔克 译者: 杨利敏 / 朱圣刚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 10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考察了17世纪至今欧洲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当时代表性理论家对权利概念的理解,展示了现代政治语境中权利概念的发展。塔克重点关注了格劳秀斯、霍布斯和塞尔登等理论家的思想,重新审视了他们对权利的阐释,以及他们的思想在现代环境里的流变。《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的独特之处,在于考察了英国政治思想和欧洲大陆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将政治理论置于道德哲学历史的语境下,为我们理解政治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个人主义的谱系 [图书] 豆瓣
作者: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 译者: 储智勇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6
本书采用谱系学的方法,借助跨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视角,对西方思想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做了深入的描绘与阐述。通过对古代世界、基督教、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个人主义时代这些阶段的探讨,作者指出,西方的自我概念经过了“模拟的自我”、“外在授权的自我”和“内在授权的自我”这样三个演变时期。
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关于自我本身的一些假定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个人主义进行了批评性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拉美天主教文化、亚洲(尤其是中国)文化等不同文化传统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作者试图表明,个人主义范式的替代物不仅存在,而且可能也预示着一种以承认人类的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新的世界观的出现。
政治哲学·美国政治思想 [图书] 豆瓣
作者: 哈维·C.曼斯菲尔德 / 乔治·W.凯利 译者: 朱晓宇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 5
《学科入门指南:政治哲学·美国政治思想》讨论了党派差别、自然权利的起源、政治动物、神圣政治、共和国政治系统等概念。回答了以下一些问题:政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权力在政府中是如何分配的?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它的权力有何种限制?如何改变政府?政府建立的基础是对人类天性的何种假设?
审判雅典 [图书] 豆瓣
Athens on Trial: The Antidemocratic Tradition in Western Thought
作者: [美]珍妮弗·托尔伯特·罗伯茨 译者: 晏绍祥 / 石庆波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审判雅典》内容简介:古代雅典人是最早表明并践行,即使是没有特定家境和教育的普通公民也是可以做出负责任的政治决定这一观念的。出于这个原因,对于雅典民主的反应,一直是政治思想上的罗尔沙赫氏测验。无论是称赞雅典是现代民主的合法祖先,还是指责其为暴民的统治,纵观历史,评论者们所展现的更多是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社会观点。在本书中,珍妮弗·罗伯兹缕述了自其产生至当代的雅典民主接受史,并从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性别研究、教育理论等领域探索了历代学者对雅典的理解。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 [图书] 豆瓣
Social Policy: An Introduction
作者: 理查德·蒂特马斯 译者: 江绍康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10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源自现代社会政策理论的创始人蒂特马斯教授在伦敦经济学院的一门导论课程,其中的十章即十堂课的教学讲稿。作为社会政策领域的开山之作,《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涵盖了蒂特马斯的学术精华,既像一般导论图书一样深入浅出,又具出色学术著作的深刻透彻。在书中,蒂特马斯论述了社会福利的主要话题,如权力与决策、福利的支付、社会控制、职业的定位,并解答了理解社会政策理论的关键问题:什么是社会政策?为什么一定要有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如何设定和落实的?
密尔论民主与社会主义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密尔 译者: 胡勇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本书收录了19世纪著名思想家约翰·密尔的遗著《社会主义》残章,关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的评论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论文。这些作品都是第一次被译成中文。
这些作品反映了密尔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急剧变迁——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世俗化——所进行的全方位思考,还包含了他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政治变迁的恢弘认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代议制政府》等著作的补充,受到了晚近密尔研究者的重视。
目录
第一章 德·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
第二章 文明——时代的征兆(1836)
第三章 德·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
第四章 劳动的权利(1845)
第五章 为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声辩(1849)
第六章 思考议会改革(1859)
第七章 集权(1862)
第八章 社会主义残章(1879)
一、序言
二、导言
三、社会主义对当代社会秩序的反对
四、分析社会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秩序的反对
五、社会主义的困难
六、关于非僵化而多样性的私有财产权思想
译后记
历史与意志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美国] 魏斐德 译者: 李君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1
本书是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之一。这是一部出自大家手笔的磅礴之作。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一位旷世伟人究竟靠什么思想予以滋养?”魏斐德教授驰骋往来于康德与王明阳之间,在中西文化宽阔的思想史海洋中,架设起透视毛泽东思想的知识桥梁。
与历史并驾齐驱,决心与它斗争,也就是在理解历史的需要时承认它。毛泽东通过设置对立面而知道自己是战胜强敌的革命者,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英明主席。……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信奉,使自我有所遵循。但是,规定自我的要求却创造了与宇宙变化相竞争的必要性,即把一种基本目的强加在宇宙头上。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话说得好:“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没有意志,无所谓历史;而没有历史,也就完全没有意志。
当代政治理论 [图书] 豆瓣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作者: 雷蒙德·普兰特 (Raymond Plant) 译者: 张国栋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 - 8
《当代政治理论》首先回顾了作为政治理论的政治一元论的历史,将政治多元论作为反题提出,然后分别从法、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侧面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和研讨,最后论定政治多元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当代政治理论》围绕着政治多元论与政治一元论的关系,不仅横向地考察了与其相关的各种主义与思潮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追溯其思想史上的脉络,对西方政治思想进行了纵向的把握。
正义与公民 [图书] 豆瓣
作者: 林火旺 2008 - 4
《正义与公民》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核心,通过对自由主义的价值体系及政治设计的研究,阐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中的政治伦理,并针对自由社会合格公民应用有的道德和修养的论述,使人们理解民主政治公民所拥有的自由,必须在社会正义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才有意义,而把社会上所有成员都当成是平等尊严的合作对象,则是建构一个正义社会的必要条件。
政治心理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乔恩·埃尔斯特 译者: 陈秀峰 / 胡勇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4
这本争议性的著作采纳并继续发展了在乔恩•埃尔斯特早期著作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主题。它有三重目的:首先,埃尔斯特展示了政治王国中的信仰和偏好结构如何被社会和政治制度所塑造;其次,他主张在社会科学中要对机制与理论进行重要的区分;第三,他通过对三位杰出的政治心理学家的阅读,举例说明了政治心理学的一些普遍原理。这三位政治心理学家是,法国古典史学家保罗•韦纳、苏联政治异议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和伟大的法国政治理论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宪政人物 [图书] 豆瓣
作者: 应奇 2008 - 4
宪政制度史和宪政思想史坊间已有多种,但以宪政人物的方式讲述宪政史者尚不多见。本书从早已停刊的台湾地区《宪政思潮》季刊“宪政人物”一栏萃取其主要篇什:其中既有译述之作,更不乏名家撰述;而传主既有人们耳熟能详之经典人物,亦有学界相对生疏者。全书内容翔实,文笔通畅。一卷在手,仿佛一幅宪政思想史长卷,必能引起刚入门者、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兴趣。
本书是“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之一,该书从早已停刊的台湾地区《宪政思潮》季刊“宪政人物”一栏萃取其主要篇什,对宪政人物进行了评述,具体内容包括但丁及其政治思想、孟德斯鸠、西耶斯、詹姆斯·麦迪逊、约翰·马歇尔、板垣退助、戴雪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宪政人物》从早已停刊的台湾地区《宪政思潮》季刊“宪政人物”一栏萃取其主要篇什:其中既有译述之作,更乏名家撰术;而传主既有人们耳熟能详之经典人物,亦有学界相对生疏者。全书内容翔实,文笔通畅。
百年卢梭 [图书] 豆瓣
作者: 袁贺 谈火生 编 2009 - 7
让-雅克•卢梭无疑是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西方政治家思想家之一,本书以“作为中国革命的象征性符号”和“作为契约论思想家”这样两种形象为线索,结合“自由与公民”、“公意”、“历史阅读的视角”等专题,收罗1914-2007年期间发表的20多篇文章。
所选文章既有晚清时期严复与章士钊的笔战,民国以来张奚若、张翰书、朱坚章这样一些著名政治学家对卢梭的精微阐释,也有王元化、朱学勤、崔之元等当代著名学者的交锋与反思,以及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完整地再现了卢梭这位伟大的启蒙政治思想家对中国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勾勒了中国卢梭研究的基本轨迹。本书对于政治学和中国近现代史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 [图书] 豆瓣
作者: 应奇 等 2008 - 10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以当代政治哲学中最具争议的政治慨念为线索,从中文世界享有盛誉的《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中选取十余篇文章,组成一个专集。其既有对于若干基本政治慨念的系统而不乏原创性的探讨,又有对于罗尔斯政治哲学这一当代显学中涉及的根本问题以及引发的争论的见解,还有对于政治概念的历史演化以及自由主义内外对于政治概念的不同看法呈现。《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除了能够使读者对台湾地区政治哲学学者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及其研究水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手此一编,对于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脉络胡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2) [图书] 豆瓣
作者: 应奇,张培伦 2009 - 1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文选》以当代政治哲学中最具争议的政治概念为线索,从中文世界享有盛誉的《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中选取十余篇文章,组成一个专集。其中既有对于若干基本政治概念的系统而不乏原创性的探讨,又有对于罗尔斯政治哲学这一当代显学中涉及的根本问题以及引发的争论的见解,还有对于政治概念的历史演化以及自由主义内外对于政治概念的不同看法的呈现。
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 [图书] 豆瓣
作者: 应奇 2008 - 10
目录
代表理论的沿革
一、前言——一般概念
二、代表与代议制度
三、政治气候的变化
四、人民概念
五、民族代表
六、人民代表
代议制度观念之变迁
一、前言
二、历史的用处
三、希腊与中世纪哲学
四、爱德蒙·柏克论代议制度
五、结论
代表:理论及实际上的探讨
一、选任的代表——几个初步的见解
二、代表者与被代表者之间的连结关系
三、各种的代表理论
四、适用于代表理论的各种动机论
五、主要论旨的回顾
六、权力论与代表理论
七、利益代表
八、比例代表制
九、最后的评述
代议制度功能之分析
一、前言
二、民众控制
三、领导与职务
四、系统维持
立法伦理的理论
一、前言
二、代议士的角色
三、代议士的职责
四、立法组织的结构
五、职责的结构性支持
六、立法改革的矛盾
现代欧洲的代议制度与政党
一、群众政党的起源
二、选举权的普及
三、政党的类型
四、政党及其代表性
现代议会政治与国民代表之原理
一、问题之出发点
二、日本学说之发展——战前
三、日本学说之发展——战后
四、结语
代议效率:统合主义及民主理论
一、前言
二、勾画民主的统合主义
三、决定谁才重要的问题
四、多元主义在民主理论中的角色
五、结论——一对比较民主理论的需要
穆勒氏代议理论评析
一、前言
二、民主政府的混合理论
三、选举过程
四、代议士的角色(1)
五、代议士的角色(2)
六、地方政府
七、结语
由代表制理论考察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
一、前言
二、法学的代表观念和民主政治
三、社会学代表观念出现的意义
四、意见的代表和意思的代表
五、双重的代表
六、被代表事物的实感
七、结语
编后记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