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斗争”
全部 | 书籍 (32) | 影视 (6)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迫降航班 (2012) [电影] 豆瓣 TMDB
Flight
6.9 (133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演员: 丹泽尔·华盛顿 / 詹姆斯·戴尔
其它标题: Flight / 机密真相(港/台)
机长维普·惠特克(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饰)驾驶227航班驶离奥兰多。可穿越云层时,飞机却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故障。紧急中,经验老道的维普迫降到一个小教堂门口的空地上。维普奇迹般地控制住了飞机,让所有人都安全地回到了地面。事故后维普成了国家英雄。可此后美国联邦航空局对飞行事故展开了调查,发现此次事故背后的真相,居然跟维普滥用药物以及酗酒有关。是英雄还是阶下囚,维普到底能否维护住自己的英雄形象?
本片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以及第70届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提名。《迫降航班》的成本仅为3100万美元,这是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自1978年的处女作《一亲芳泽》后成本最低的一部电影。
斯巴达克斯:血与沙 (2010) [剧集] TMDB
Spartacus: Blood and Sand
8.3 (268 个评分) 导演: Steven S. DeKnight 演员: Liam McIntyre / Dustin Clare
其它标题: Spartacus: Blood and Sand
剧集讲述斯巴达克斯从奴隶变成英雄的血泪辛酸史。被罗马人背叛,流放成奴隶,变为角斗士--这一段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传奇故事无人不知,不过整个拍成如此精细的电视剧还是第一次。
想象一部集合《罗马 Rome》的裸露、《角斗士 Gladiator》的暴力角斗场和《300》的血腥画面的剧集会是什么样子,Starz电视台就将给我们带来这部震惊四座的大尺度巨作《斯巴达克斯:血与沙 Spartacus:Blood and Sand》。
琅琊榜 [图书] 豆瓣
7.7 (82 个评分) 作者: 海宴 朝华出版社 2007
一卷风去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他远在江湖,却能名动帝辇,只因神秘莫测而又言出必准的琅琊阁,突然断言他是一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一。然而,身为太子与誉王竞相拉拢招揽的对象,他竟然出人意料地舍弃了这两个皇位争夺的热门人选,转而投向默默无闻、最不受皇帝宠爱的靖王。
这是想挑战自己的麒麟之才?还是其中内有隐情?那雪夜薄甲、逐敌千里的少年将军,和病骨支离、年寿难永的阴沉谋士,究竟哪一个是他最真实的一面? 宫廷内外,无数的谜团交织在刀光血影中,尔虞我诈中带出一段段离奇的故事。太子、誉王与靖王,互相的势力此消彼长,精彩绝伦的权术争斗你来我往。大江南北,各路精英纷纷登场,有背负双重身份的贵公子,有统帅南境铁骑的美丽郡主,有手握禁军的国中第二高手,有身陷家仇国恨的烟花女子,有性格乖戾的影子高手,有默默隐忍的朝中要臣…… 权谋、仇恨、感情……互相交织,层层发展,逐渐撕开事实的真相。然而,一切真相大白后,故事却又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继续发展……
化学课 (2023) [剧集] 豆瓣 TMDB
Lessons in Chemistry Season 1 所属 : 化学课
7.7 (49 个评分) 导演: 萨拉·阿迪纳·史密斯 演员: 布丽·拉尔森 / 刘易斯·普尔曼
本剧改编自作家、科学编辑兼广告撰稿人邦妮·加默斯的同名小说。
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早期,当时的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属于家庭而非职业领域。Elizabeth Zott(布丽·拉尔森 Brie Larson 饰)渴望在一个由男性主导的世界里成为一名科学家。她就职于一 家实验室,是知名科学家Calvin Evans(刘易斯·普尔曼 Lewis Pullman 饰)的助手,两人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化学反应。然而,随着Elizabeth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孤身一人,还被实验室开除,她搁置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被激发出了单身母亲独有的聪明才智。Elizabeth接受了一份在电视烹饪节目当主持人的工作,并开始教导一个国家被忽视的家庭主妇们和那些突然用心倾听的男性很多食谱之外的知识,也一直渴望着回到自己真正喜爱的领域:科学。
雪国列车(剧版) 第二季 (2021) [剧集] 豆瓣
Snowpiercer Season 2 所属 : 雪国列车
7.5 (34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史瑞弗 演员: 詹妮弗·康纳利 / 戴维德·迪格斯
讲述的是世界变成冰冻的荒芜之地过后七年,幸存的人类居住在一列永恒运转的巨型列车上,列车有1001个车厢,并区分为各个等级。有钱的精英阶层占据前头,穷人则窝居尾部,毕生遭到压迫的人们决定挺身反抗。
在第一季结束时,雷顿(迪格斯饰)成为了列车的领导者,但他发现威尔福德还活着并且驶上了另一辆列车,梅兰妮冒着危险出门阻止威尔福德入侵雪国列车,一场全新的权力斗争即将浮出水面。
后宫·甄嬛传Ⅱ [图书] 豆瓣
7.4 (34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7 - 2
流潋紫笔下的后宫,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了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中。虽是红颜如花,却暗藏凶险。但是无论她们的斗争怎样惨烈,对于美好,都心存希冀。
流潋紫笔下的甄嬛,举世无双,蕙质兰心,钟灵毓秀,坚信真爱。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在后宫企求奢侈的爱,又总是顾念太多,幕落时分,寂寞也就格外清冷透骨。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我想写的,不过是寂寂深宫中一个关于爱情和斗争的故事。
我初进宫的那一天,是个非常晴朗的日子。乾元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黄道吉日。站在紫奥城空旷的院落里可以看见无比晴好的天空,蓝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没有一丝云彩,偶尔有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鸿雁高飞,据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可是……
我眼中怔怔垂下泪来,只怕这一世,相思比梦还长只怕,是望穿了万千秋水,还是永生永世不能相见了。
后宫·甄嬛传Ⅲ [图书] 豆瓣
7.3 (35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7 - 4
流潋紫笔下的后宫,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了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中。虽是红颜如花,却暗藏凶险。但是无论她们的斗争怎样惨烈,对于美好,都心存希冀。
流潋紫笔下的甄嬛,举世无双,蕙质兰心,钟灵毓秀,坚信真爱。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在后宫企求奢侈的爱,又总是顾念太多,幕落时分,寂寞也就格外清冷透骨。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我想写的,不过是寂寂深宫中一个关于爱情和斗争的故事。
我初进宫的那一天,是个非常晴朗的日子。乾元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黄道吉日。站在紫奥城空旷的院落里可以看见无比晴好的天空,蓝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没有一丝云彩,偶尔有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鸿雁高飞,据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可是……
我眼中怔怔垂下泪来,只怕这一世,相思比梦还长只怕,是望穿了万千秋水,还是永生永世不能相见了。
后宫·甄嬛传V [图书] 豆瓣
7.3 (31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5
《后宫·甄嬛传》之大结局,文笔集中于后宫中一群红粉佳人,架空历史,塑造了宫廷中最艳丽又最寂寞的女人们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随着旧爱、新欢的同时介入,故事情节也愈加出人意料,峰回路转,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抑或最糟的结局,也许它并不是真正的结局,但是寂寞的芳心与最深的恋情又能托付给谁呢?
大红合婚庚帖还没有写就,美好的憧憬就随着玄清的死讯变成了泡影。为了给父母兄长报仇,为了给深爱的玄清报仇,为了出生三天便被迫分离的女儿拢月,更为了腹中刚刚萌生的幼芽,甄嬛不得不使出全身解数,重新获得玄凌的宠爱返回凝着她曾经的痴情与血泪的紫奥城。然而前路茫远,已经带发修行四年的她,该如何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即便返回宫中,视她为眼中钉的皇后与安陵容又如何能容得下她?宫中娇艳的如花新宠又将如何对待这个曾经的废妃?步步生金莲的华丽宫室将兴起什么样的血雨腥风?
后宫·甄嬛传Ⅳ [图书] 豆瓣
7.2 (33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百家出版社 2008 - 1
纵观中国历史,记载的是男人的历史。
而他们身后的女人,只是一群寂寞而暗淡的影子。流潋紫笔下的后宫和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她们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不值得的男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这场永无止境的争斗中。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
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
后宫的红墙里,没有绝对的善与恶、爱与恨。活着,并且活得很好才是最重要的。后宫红粉争斗的血腥故事,留给读者的是——女人到底是为男人而存活,还是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后宫·甄嬛传VII [图书] 豆瓣
7.1 (30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重庆出版社 2009 - 9
安陵容选择自杀,亦道出一生波澜的原委,而她死前唯一一句遗言为暂时平静的后宫埋下潜伏的杀机。皇后逐渐失宠,甄嬛掌握后宫大权,却依旧对皇后无可奈何。新秀入宫,重重危机再度迫来,连带着皇长子的婚事也充满明争暗斗。甄嬛再次被老谋深算的皇后暗算,不得不步步为营,费尽心机扳倒皇后,而胡蕴蓉为夺取皇后宝座,也选择了暂时与甄嬛结盟。后宫斗争暗潮汹涌……而清河王府内,尤静娴亦被玉隐算计而死。长公主的爱女意欲嫁与甄嬛的哥哥,太后更加介意甄家如日中天的权势,留下“不得废后”的遗言……皇后虽被囚禁,而胡蕴蓉觊觎皇后之位愈加忌惮甄嬛,致使清河王英年早逝。而甄嬛的报复,只是刚刚开始……
后宫·甄嬛传Ⅵ [图书] 豆瓣
7.0 (27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重庆出版社 2008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流潋紫笔下的后宫,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的男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都虚耗在了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中。虽是红颜如花,却暗藏凶险。但是无论她们的斗争怎样惨烈,对于美,都心存希冀。
云中歌2 [图书] 豆瓣
7.8 (21 个评分) 作者: 桐华 作家出版社 2008 - 2
牢狱中奄奄一息的云歌终于被辨认出身份,与皇帝刘陵劫后重逢。宫中的时光渐渐愈合了云歌心中的创伤,她终于接受刘陵的感情,两人决定日后离开皇宫,比翼双飞。孰料就在等待刘陵安排“后事”的过程中,云歌无意发现刘陵流连上官小妹处,遂伤心欲绝而离去。路遇公子孟珏,谈话中心生疑惑,拨马回宫后发现隐情——刘陵已得不治之症。云歌誓与刘弗陵不再分离,多方寻医为其治病,甚至为此许嫁孟珏。刘弗陵病情反复,刘弗陵选中的两人荒唐王爷刘贺和卫公子之孙刘询之间的暗自斗争已呈白热化趋势,手握大权的霍光又蠢蠢欲动,当山雨欲来的时刻,云歌选择和刘弗陵把握住当下的快乐和幸福……
祸国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0 (25 个评分) 作者: 十四阙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 4
以线为绣,可织岁月;
以心为绣,可织江山。
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
我命由我不由天!
唯方大地,燕璧宜程四分天下。
璧国右相的小女沉鱼,仪容端庄,贤淑温婉,倾慕四大世家姬氏的公子姬婴,两家预备联姻之际,却被君王昭尹横加破坏,一道圣旨,择伊入宫。
姜沉鱼为了家族万般无奈,领旨进宫。
但她不愿成为帝王的妃子,老死宫廷,便毛遂自荐,请求成为昭尹的谋士。
昭尹为她的胆量和见识所倾倒,遂派她出使程国,以为程王祝寿为名,暗中窃取机密情报。孰料改写四国历史的风云际幻就因为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而开始了……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天真纯洁的多情少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从任人鱼肉的弱小女子,到叱咤风云的一代女王……
祸国一出倾天下。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 [图书] 博客來 Goodreads
8.3 (7 个评分) 作者: Yang Jisheng / 楊繼繩 天地圖書 2009 - 6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饑荒,從1958年至1962年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餓死了三千六百萬人,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數估計為四千萬上下,餓死人數加上飢餓而少出生人數共計七千多萬人,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災荒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巨災,也是人類當代史中最為慘痛的空前大悲劇。
究竟這是一場天災還是由「人禍」所造成的大災荒呢?官方對此或含糊其詞,或有意掩蓋,竭力淡化這一歷史事實。然而,劉少奇當年曾對毛澤東說過:「餓死這麼多人,歷史上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可是,時至今日,在中國內地仍未能見到有一本紀錄這一場大災難的信史問世。
本書作者從事新聞工作數十年,他窮數年之功,跑遍了當年災難最嚴重的十幾個省份,親自查閱無數公開或秘藏的檔案與記錄,訪問當事人,反覆查證,以史筆之心與新聞記者的良知,數易其稿,真實地再現了這段慘絕人寰的人間痛史,並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條分縷析造成這場大饑饉的主因並非天災,而是在氣候正常的年景,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和平發展年代裡所發生的慘劇,作者還深刻地指出,這個中國當代史上的大饑荒的成因及結果,也間接引發了另一場浩劫 ── 文化大革命。
本書篇幅宏大,材料豐富,許多史料乃為首次披露,內容震撼,觸目驚心,有令人不忍卒讀之概。現在還活著的五十多歲以上的中國人對這場大饑荒應還記憶猶新,這是一本承載了許許多多老百姓的集體記憶之書,亦是為那三千六百多萬受難者所立下的紀念「墓碑」之墓誌銘。
思痛录 [图书] 豆瓣
作者: 韦君宜 2012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与魔鬼作斗争 [图书] 豆瓣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徐畅 西苑出版社 1998 - 1
简介 《与魔鬼作斗争》论述了三位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的生活历程,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精神导师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人类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本文选自其中论述尼采的篇章《没有其他人物的悲剧》。
没有其他人物的悲剧
获得存在之最大享受意味着:危险地生活。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悲剧是一出独脚戏:在他的一生这短暂的场景里除了他自己外没有任何其他人物。在雪崩一样坍塌下来的每一幕里,这个孤独的战斗者都独自站在自己的命运那雷雨交加的天空下,没有人站在他身旁,没有人走近他,没有一个女性以温柔的存在来缓和那种紧张的气氛。所有的运动都仅仅由他发出也仅仅跌落回他:为数甚少的几个开始时出现在他的影子里的人物只是以无声的吃惊或恐慌的姿势陪伴他的英雄冒险,渐渐地像面对什么危险人物一样退却了。没有一个人敢于接近或完全踏入这个命运圈子,尼采总是独自诉说,独自战斗,独自忍受痛苦。他不对任何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人回答他。更可怕的是:没人听他的。
尼采的这出惟一的英雄主义悲剧没有人,没有搭档,也没有听众:但它也没有真正的舞台,没有风景,没有舞台布景,没有戏服,它好似在思想的真空领域上演。巴塞尔、南堡、尼斯、索伦特、西尔斯—马利亚、热那亚,这些地名并不是他真正的家,而只是他以燃烧的翅膀飞越的道路两旁空洞的里程碑,是冷冷的背景,无语的水彩。实际上这出悲剧的舞台布景一直只有一个:独自一人、孤独、那种让人恐惧的既无言也无回应的孤独,这种孤独像他的思想背负着的、在他的周围和头顶的一座无法穿透的玻璃钟,一种没有鲜花、色彩、声音、动物和人的孤独,一种甚至没有上帝的孤独,一种所有时间之前或之后的太初世界里的冷漠死寂的孤独。但是,使他的荒凉、孤寂如此可怕、如此恐怖而又如此荒诞可笑的是一种不可思议,那就是,这种冰川和荒漠一样的孤独在精神上竟然发生在一个美国化了的、有七千万人口的国家,在铁路隆隆电报嗒嗒、熙攘嘈杂的新德国,在一种平时总有一种病态好奇心的文化里,这种文化每年向世界抛出四万本图书,每天在上百所大学里寻觅问题,在上百所剧院上演悲剧,但却对这出发生在他们自己中间,发生在他们内部圈子里的最宏大的戏剧—无所闻,一无所知,一无所感。
因为正是在其悲剧最伟大的时刻弗里德里希·尼采在德语世界不再拥有观众、听众和证人了。起初,当他还是一个讲台上的教授,当瓦格纳的光芒还使他清晰醒目时,当他最初开始谈论时,他的话还能引起些微的注意。但当他越是深入剖析自己,深入剖析时代,他就越少引起反应。当他进行英雄的独白时,他的朋友们和陌生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站了起来,他们被他那些越来越狂野的背景变换,被这个孤独者越来越狂热的激昂吓坏了,他们把他独自一人可怕地留在了自己命运的舞台上。渐渐地这个悲剧演员变得越来越不安,这样完全对着空无讲话,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像喊叫,越来越手足并用,只为能引起一丝反响,或者至少引起一些异议。他给自己的话创造了一种音乐,一种奔流汹涌、狄奥尼索斯的音乐——但没有人再听他的。他强迫自己演一出滑稽戏,强迫自己尖利地、刺耳地、硬生生地开怀大笑,他让自己的句子疯狂地跳跃。他插科打诨,只为了能用艺术性的愉悦来为自己可怕的严肃吸引听众——但没有人鼓掌喝彩。最后他发明了一种舞蹈,一种在刀光剑影中的舞蹈,他伤痕累累、流着血在人们面前表演这种新的致命艺术,但没有人能够领会这种叫闹的玩笑的意义和这种硬装出来的轻松背后那种身负重伤的激情。没有观众,没有反响,这出被赋予我们这个衰落的世纪的前所未有的精神戏剧就这样面对着空荡荡的长椅结束了。没有人哪怕稍加留意,这只在坚强的顶端飞速旋转的思想陀螺怎样最后一次庄严地跃起,最后蹒跚地跌向地面:“死于永恒之前。”
这种“与自己同在”、这种“面对自己一人”是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生活悲剧的最深层意义和惟一神圣的苦难:从来没有思想如此巨大的丰富、感情如此膨胀的疯狂面对世界如此巨大的空无,面对这种金属般难以穿透的沉默。他从来没福气得到一个出色的对手,所以这股强劲的思想意志只得“向自身挖掘”,只得借“挖掘自身”从自己的胸膛和自己的悲剧性灵魂中获取回应和异议。不是从世界中,而是在血淋淋的撕裂中这个命运狂人像赫拉克勒斯撕下内萨斯衬衫一样从自己的皮肤上撕下那种燃烧的热情,只为能够赤裸着站在最终真理面前,站在自己面前。但是包围这种赤裸的是怎样一种寒冷、围绕这种精神的高声呐喊的是怎样一种沉默、覆盖这个“谋杀上帝的人”的是怎样阴云密布、电闪雷鸣的可怕的天空,现在,由于没有对手发现了他,他也再难找到对手,他只好向自己进攻,“毫不留情地做认识自我的人、做自己的刽子手吧!”被自己的魔鬼驱逐出自己的时代和世界,甚至驱逐出了自己的本质的最边界,
被不知名的狂热震动,
在锐利冰冷的寒箭前颤抖,
我被你追逐,啊思想
你这不可名状的、蒙面的可怕思想!他有时以极度惊恐的目光回望时会不寒而栗,因为他发现他的生活已经把他抛离所有生存着的和曾经生存的东西那么远了。但这样一种超强力的起跑已经无法再回头:他在完全清醒的意识下,同时又在自我陶醉的极度兴奋中去履行那种由他热爱的荷尔德林为他预示的恩培多克勒的命运。
英雄的风景中没有天空,宏大的演出没有观众,沉默,越来越强大的沉默包围着精神孤独的可怕呐喊——这就是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悲剧。要不是他自己极度陶醉地对此说“是”,且为它的惟一性而选择并热爱这惟一的残酷,那我们一定会把这场悲剧当做大自然众多毫无意义的残忍行为之一来憎恶。因为他凭着最深刻的悲剧直觉自愿地、清醒地从安全的生活中建立起这种“特殊的生活”,并且单凭勇气的力量向众神发出挑战,要在自己身上“试验人类在其中还能生活的危险性的最大强度”。“你们好,魔鬼”尼采和他的语言学朋友们在一个大学生式的欢乐的夜晚用这样一句亵渎神灵的欢呼宣告了自己的力量:在鬼怪出没的午夜时分他们把满杯的红葡萄酒洒向窗外巴塞尔城熟睡了的街道,作为向那些看不见的幽灵的祭礼。那只是一个用深刻的感觉来推动自己的游戏的绝妙的玩笑:但魔鬼们听到了这声欢呼并跟上了这个邀请它们的人,直到这个一夜之间的游戏变成了一场命运的壮丽悲剧。但尼采从来没有阻止过这种可怕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力地抓住了他并且带着他飞驰:锤子越是有力地凿在他身上,他意志的坚硬石块就越发出愉快的声音。在痛苦这块烧得通红的铁砧上,随着每一次双重的敲打,那用以给他的精神包上一层坚硬的盔甲的公式被锻造得越来越结实,这是“人类之伟大的公式,对命运的爱;即人类不想要别样,不想向前,不想后退,不想躲入任何永恒之中。对必然的东西不仅仅是承受,更不是隐瞒,而是热爱”。他对力量这种热情的爱的歌唱声以奔放的气势压过了自己痛苦的喊声:瘫倒在地上,被世界的沉默压碎,被自己撕碎,被所有痛苦辛酸浸蚀,他却从没有举起过双手,命运最后只好放弃了他。只是他还祈求更多的东西,更强烈的苦难,更深刻的孤独,更完全的痛苦,祈求自己能力的极大丰富;他不是在抗拒中,而是在祈求中,在英雄一般的庄严祈求中举起了双手:“被我唤作命运的我心灵的天意啊,你在我之中在我之上请保护我,留给我—个伟大的命运吧!”
谁知道如此伟大地去祈求,谁就会被听见。
凤囚凰(下) [图书] 豆瓣
7.1 (15 个评分) 作者: 天衣有风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 - 5
《凤囚凰(下)》讲述了: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这是爱的尊严。雪地青丝,一半铭记,一半遗忘。决然舍弃的那一刻,反而成就另一个开端。可以断去青丝,却断不去相思;可以握住双手,却握不住真心。红豆南国,愿君采撷,此物最相思。心本如镜,因爱生忧,因爱而生怖。刀锋、赌局,江山、楚玉谁轻谁重?七情沙场,爱恨情仇,孰是孰非,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生离死别,是束缚,还是解脱?时光缓缓流过,至少,我们依然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离丧与自由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靡乱而浪漫、华丽且张扬的时代。
Weapons of the Weak [图书] 豆瓣
作者: James C. Scot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9
Weapons of the Weak is an ethnography by James C. Scott that studies the effects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rural Malaysia.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is to make an argument that the Marxian and Gramscian ideas of false consciousness and hegemony are incorrect. He develops this conclusion throughout the book, through the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characters that come up during his time of fieldwork in the village. This publication, based on 2 years of fieldwork (1978-1980), focuses on the local class relations in a small rice farming community of 70 households in the main paddy-growing area of Kedah in Malaysia. Introduction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1976 eliminated 2/3 of the wage-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mallholders and landless laborers. The main ensuing class struggle is analyzed being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in the village and the practice of resistance itself consisting of: foot-dragging, dissimulation, desertion, false compliance, pilfering, feigned ignorance and sabotage acts. Rich and poor are engaged in an unremitting if silent struggle to define changes in land tenure, mechanization and employment to advance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to use values that they share to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us, land, work and grain.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