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格雷厄姆 格林”
命运的内核 [图书] 豆瓣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9.3 (23 个评分)
作者:
[英]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11
没人能看到完整的命运,但可以守护一个完整的自己。
------------------------------
《命运的内核》是格林对命运的探讨,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会经历的一切考验:爱情、 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又是如何毁灭一个人的 。
二战期间,英属西非殖民地善良正直的警察副专员斯考比,为送妻子去南非度假,被迫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在妻子离去之后,出于怜悯,他和从海难中生还的女子发展出一段恋情。在商人威胁利诱,以及责任和信仰等情感的折磨下,最终导致斯考比一步步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命运的内核》是我写得最好的作品。这部小说有着某种腐蚀性的东西,因为它过多触动了读者内心薄弱的部分。——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首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马尔克斯。
◆《命运的内核》是格雷厄姆•格林备受推崇至高杰作。
◆1948年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12年被评为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有史以来五大杰作。
◆入选1998年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语小说;2005年《时代》杂志1923年以来百大英语小说;2015年BBC历史百大英国小说;
◆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的一切考验: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
◆没人能看到完整的命运,但可以守护一个完整的自己。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诺贝尔奖评委拉斯•福塞尔
◆伟大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令人不安,如同在审判者的注视下。——约翰•厄普代克
◆《命运的内核》的出版,是一次文化事件……一部我从内心崇拜的作品。——伊夫林•沃
◆对人生绝望的研究……他在其中充分发挥了那些贯穿在他所有小说中的主题:怜悯、恐惧、爱情和失望,以及一种对人的精神解脱的探索。——英国评论家弗兰西斯•魏恩达姆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时代》杂志
◆格林用一部清晰易懂的寓言记录了一个人走向毁灭。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纽约时报》
------------------------------
《命运的内核》是格林对命运的探讨,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会经历的一切考验:爱情、 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又是如何毁灭一个人的 。
二战期间,英属西非殖民地善良正直的警察副专员斯考比,为送妻子去南非度假,被迫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在妻子离去之后,出于怜悯,他和从海难中生还的女子发展出一段恋情。在商人威胁利诱,以及责任和信仰等情感的折磨下,最终导致斯考比一步步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命运的内核》是我写得最好的作品。这部小说有着某种腐蚀性的东西,因为它过多触动了读者内心薄弱的部分。——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首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马尔克斯。
◆《命运的内核》是格雷厄姆•格林备受推崇至高杰作。
◆1948年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12年被评为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有史以来五大杰作。
◆入选1998年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语小说;2005年《时代》杂志1923年以来百大英语小说;2015年BBC历史百大英国小说;
◆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的一切考验: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
◆没人能看到完整的命运,但可以守护一个完整的自己。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诺贝尔奖评委拉斯•福塞尔
◆伟大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令人不安,如同在审判者的注视下。——约翰•厄普代克
◆《命运的内核》的出版,是一次文化事件……一部我从内心崇拜的作品。——伊夫林•沃
◆对人生绝望的研究……他在其中充分发挥了那些贯穿在他所有小说中的主题:怜悯、恐惧、爱情和失望,以及一种对人的精神解脱的探索。——英国评论家弗兰西斯•魏恩达姆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时代》杂志
◆格林用一部清晰易懂的寓言记录了一个人走向毁灭。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纽约时报》
一个被出卖的杀手 [图书] 豆瓣
A Gun For Sale
7.9 (18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1
我多希望能够完全地、彻底地、绝对地信任你。
------------------------------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断遭到出卖的人,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人爱和信任的故事。
自幼在仇恨中长大的杀手莱文,受雇暗杀一位官员。暗杀成功后,他却遭人栽赃陷害,被警方追捕。 孤身一人的莱文在寻找幕后指使人时,意外遇到了善良的安。因为安的出现,让原本对世界充满仇恨的他,开始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信任。
杀手莱文身上有着某种堕落天使的性格,是一个正义的反叛者……他与《权力与荣耀》《布赖顿棒糖》里的主人公同属于一个痛苦和负疚的世界。 ——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初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尔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格雷厄姆•格林备受推崇代表作。
◆入选《卫报》评选的有生之年必读的1000本小说;朱利安•西蒙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获得者)评选的100部犯罪和悬疑小说。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断遭到出卖的人,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人爱和信任的故事。
◆我多希望能够完全地、彻底地、绝对地信任你。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格雷厄姆•格林将编织情节的高超天分和几近病态的敏感融为一体,具有高度智慧和激情,并严谨地表达他一直未曾厌倦的内心思考。 ——约翰•厄普代克(普利策奖获得者)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最细腻的作家。——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杂志
杀手莱文身上有着某种堕落天使的性格,是一个正义的反叛者……他与《权力与荣耀》《布赖顿棒糖》里的主人公同属于一个痛苦和负疚的世界。 ——格雷厄姆•格林
《一个被出卖的杀手》是一部犯罪小说,同时也是极其文学的小说。格林将惊险小说的技巧与纯文学的细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罗伯特•麦克法兰(英国作家、评论家)
格林拥有智慧、优雅、个性和故事,以及一种卓越而普世的同情心,这让他永远在世界文学中享有一席之地。 ——约翰•勒卡雷(金匕首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辈子活出别人五辈子的容量,荒废自己的人生无所谓,荒废才华才是犯罪。 ——蒋方舟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止庵
------------------------------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断遭到出卖的人,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人爱和信任的故事。
自幼在仇恨中长大的杀手莱文,受雇暗杀一位官员。暗杀成功后,他却遭人栽赃陷害,被警方追捕。 孤身一人的莱文在寻找幕后指使人时,意外遇到了善良的安。因为安的出现,让原本对世界充满仇恨的他,开始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信任。
杀手莱文身上有着某种堕落天使的性格,是一个正义的反叛者……他与《权力与荣耀》《布赖顿棒糖》里的主人公同属于一个痛苦和负疚的世界。 ——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初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尔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格雷厄姆•格林备受推崇代表作。
◆入选《卫报》评选的有生之年必读的1000本小说;朱利安•西蒙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获得者)评选的100部犯罪和悬疑小说。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不断遭到出卖的人,渴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他人爱和信任的故事。
◆我多希望能够完全地、彻底地、绝对地信任你。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格雷厄姆•格林将编织情节的高超天分和几近病态的敏感融为一体,具有高度智慧和激情,并严谨地表达他一直未曾厌倦的内心思考。 ——约翰•厄普代克(普利策奖获得者)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最细腻的作家。——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杂志
杀手莱文身上有着某种堕落天使的性格,是一个正义的反叛者……他与《权力与荣耀》《布赖顿棒糖》里的主人公同属于一个痛苦和负疚的世界。 ——格雷厄姆•格林
《一个被出卖的杀手》是一部犯罪小说,同时也是极其文学的小说。格林将惊险小说的技巧与纯文学的细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罗伯特•麦克法兰(英国作家、评论家)
格林拥有智慧、优雅、个性和故事,以及一种卓越而普世的同情心,这让他永远在世界文学中享有一席之地。 ——约翰•勒卡雷(金匕首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辈子活出别人五辈子的容量,荒废自己的人生无所谓,荒废才华才是犯罪。 ——蒋方舟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止庵
安静的美国人 [图书] 豆瓣
The Quiet American
8.4 (13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坦贝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4
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
------------------------------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
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 ,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在这之前,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伟大的美国梦,这种梦将把东方的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而且也将搞乱阿尔及利亚。比起我写过的任何一部小说,《安静的美国人》更具直接报道的文学特色。 ——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首次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受争议的代表作,出版时曾被视作反美小说,激怒了整个美国读者。
◆如今它被视作一部剖析美国人精神的巨作,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成长。它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最喜欢的八本书之一,同时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的著作。
◆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小说;2002年《书》杂志1900年以来100大“小说角色”。
◆两度改编成电影。2002年版由迈克尔•凯恩主演,获得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国度”。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 ——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杂志
◆《安静的美国人》是我们记者在后口袋都会放上一本的伟大小说。——《纽约时报》
◆自从格雷厄姆•格林写出《安静的美国人》之后,关于越南的小说,就注定再也没有能超越它的了。——《哈泼斯杂志》
◆《安静的美国人》出版已有60年之久,但直到今天依旧影响着人们对越南和西方关系的认知。——《Wanderlust杂志》
◆这本书远远好过比海明威的绝大部分小说,而且更真实。——美国亚马逊读者Peter C. Mead
◆《安静的美国人》是一部永恒的作品。很可能是格林的至高杰作,也可以说是本世纪极重要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比两部改编电影都要好看。 ——美国亚马逊读者Robert Zuch
◆格雷厄姆•格林一辈子活出别人五辈子的容量,荒废自己的人生无所谓,荒废才华才是犯罪。 ——蒋方舟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
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 ,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在这之前,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伟大的美国梦,这种梦将把东方的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而且也将搞乱阿尔及利亚。比起我写过的任何一部小说,《安静的美国人》更具直接报道的文学特色。 ——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首次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受争议的代表作,出版时曾被视作反美小说,激怒了整个美国读者。
◆如今它被视作一部剖析美国人精神的巨作,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成长。它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最喜欢的八本书之一,同时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的著作。
◆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小说;2002年《书》杂志1900年以来100大“小说角色”。
◆两度改编成电影。2002年版由迈克尔•凯恩主演,获得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
------------------------------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国度”。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 ——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杂志
◆《安静的美国人》是我们记者在后口袋都会放上一本的伟大小说。——《纽约时报》
◆自从格雷厄姆•格林写出《安静的美国人》之后,关于越南的小说,就注定再也没有能超越它的了。——《哈泼斯杂志》
◆《安静的美国人》出版已有60年之久,但直到今天依旧影响着人们对越南和西方关系的认知。——《Wanderlust杂志》
◆这本书远远好过比海明威的绝大部分小说,而且更真实。——美国亚马逊读者Peter C. Mead
◆《安静的美国人》是一部永恒的作品。很可能是格林的至高杰作,也可以说是本世纪极重要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比两部改编电影都要好看。 ——美国亚马逊读者Robert Zuch
◆格雷厄姆•格林一辈子活出别人五辈子的容量,荒废自己的人生无所谓,荒废才华才是犯罪。 ——蒋方舟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图书] 豆瓣
A Burnt-Out Case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坠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作家之一,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以刚果殖民地和麻风病院为背景,展现一个精神极度空虚和绝望的欧洲隐居者渐渐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着力于探索精神救赎的可能。
人性的因素 [图书] 豆瓣
The Human Factor
7.3 (9 个评分)
作者:
[英]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韦清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人性的因素》是被马尔克斯誉为完美的小说,也是格林探讨人性的终极之作,写尽了人性的所有可能:残忍的、恐怖的、冷漠的、无力的、天真的、自由的、善良的、悲悯的、充满爱的……而影响我们人性作出选择的因素又是什么?是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工作、家庭、国家?真正了解人性的人,才知道始终坚持善良有多难得。
冷战期间,英国情报人员卡瑟尔,每天过着最为普通的生活:上班、下班、遛狗、陪伴妻子和孩子、晚上喝一两杯威士忌,但他却是一名双重间谍。多年前,一名苏联特工救过他的妻子,为了报答感激之情,于是向苏联提供情报。然而,一份秘密文件的泄露,让他有了被暴露的危险,他不得不再一次作出人性的选择。
—————————————
◆怪不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格雷厄姆•格林是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初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人性的因素》是被马尔克斯誉为完美的杰作。
◆马尔克斯:说真的,我喜欢格林的所有书,但我更喜欢《人性的因素》,这是一本接近于完美无缺的小说。
◆《人性的因素》格林探讨人性的终极之作,写尽了人性的所有可能:残忍的、恐怖的、冷漠的、无力的、天真的、自由的、善良的、悲悯的、充满爱的……而影响我们人性作出选择的因素又是什么?是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工作、家庭、国家?
◆真正了解人性的人,才知道始终坚持善良有多难得。
—————————————
◆说真的,我喜欢格林的所有书,但我更喜欢《人性的因素》,这是一本接近于完美无缺的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人性的因素》跟格林写过的其他小说一样出色,简洁、讽刺,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照,有趣又令人震撼。更重要的是,它富有同情心。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作者)
◆《人性的因素》格雷厄姆•格林又一部优美又令人不安的小说,充满柔情、幽默、激奋和怀疑。 ——《泰晤士报》
◆《人性的因素》是一部优美的作品,一次令人愉悦的阅读,一连串富有技巧、不唐突的写作,却是技巧高超的打动。 ——《卫报》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周刊》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冷战期间,英国情报人员卡瑟尔,每天过着最为普通的生活:上班、下班、遛狗、陪伴妻子和孩子、晚上喝一两杯威士忌,但他却是一名双重间谍。多年前,一名苏联特工救过他的妻子,为了报答感激之情,于是向苏联提供情报。然而,一份秘密文件的泄露,让他有了被暴露的危险,他不得不再一次作出人性的选择。
—————————————
◆怪不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格雷厄姆•格林是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1950年,初次获得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说:“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人性的因素》是被马尔克斯誉为完美的杰作。
◆马尔克斯:说真的,我喜欢格林的所有书,但我更喜欢《人性的因素》,这是一本接近于完美无缺的小说。
◆《人性的因素》格林探讨人性的终极之作,写尽了人性的所有可能:残忍的、恐怖的、冷漠的、无力的、天真的、自由的、善良的、悲悯的、充满爱的……而影响我们人性作出选择的因素又是什么?是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工作、家庭、国家?
◆真正了解人性的人,才知道始终坚持善良有多难得。
—————————————
◆说真的,我喜欢格林的所有书,但我更喜欢《人性的因素》,这是一本接近于完美无缺的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错误。——拉尔斯•福塞尔(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人性的因素》跟格林写过的其他小说一样出色,简洁、讽刺,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照,有趣又令人震撼。更重要的是,它富有同情心。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作者)
◆《人性的因素》格雷厄姆•格林又一部优美又令人不安的小说,充满柔情、幽默、激奋和怀疑。 ——《泰晤士报》
◆《人性的因素》是一部优美的作品,一次令人愉悦的阅读,一连串富有技巧、不唐突的写作,却是技巧高超的打动。 ——《卫报》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周刊》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权力与荣耀 [图书] 豆瓣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9.3 (9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文集)》主要内容:一场反教会的革命席卷了墨西哥,波及到了偏远的南方小州。当地教区的神父们被迫害致死,只剩下了最后一名神父过着逃亡的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同的事物和人,心灵上受到强烈的冲击。最后,他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但此时,另一名神父又踏上了这片土地。
《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文集)》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文集)》一般公认为洛雷厄姆•格林的杰作,是他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严肃小说”之一。作品写出了神圣的爱与卑劣的爱、美与极度的丑的复杂交织,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文集)》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权力与荣耀(格雷厄姆.格林文集)》一般公认为洛雷厄姆•格林的杰作,是他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严肃小说”之一。作品写出了神圣的爱与卑劣的爱、美与极度的丑的复杂交织,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二十一个故事 [图书] 豆瓣
Twenty-one Stories
8.2 (8 个评分)
作者:
[英]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李晨 张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6
《二十一个故事》收录了格林自1929至1954年的短篇小说。《地下室》中的男孩在小时候目睹了一场偷情与意外,导致他悔恨、疑虑一生,这篇故事是通向本书其他故事的钥匙——恐惧、遗憾、暴力、对恋情的追求和背叛是全书的基调。少数故事有着喜剧的讽刺乖张——《可怜的马林》中,马林先生的腹鸣能模拟任何声音;其他则带有冷漠怪异的悲剧感:《情色电影》里一对夫妇撞见了丈夫年轻时的失检行为;《毁灭者》中少年帮伙无目的的毁灭行为让人震惊;《散场》中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心灵感应在捉迷藏游戏到达到了恐怖的高潮。每篇小说均带有格林标志性的道德拷问意味,也是了解战时和战后英国心灵图景的杰作。
在短篇小说中,格雷厄姆·格林依然地探询困扰他一生的主题:恐惧、遗憾、暴力、背叛,以及人类对拯救根深蒂固的渴望。他又尖利的语言揭开人性的轻率和隐秘的原罪,冷静又残酷地勾画了梦魇和沉沦的模样。
————————————————————
我所写的都是普通的状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普遍状况,我的主人公们都深陷其中,只有信仰能让他们获得救赎,尽管真正的救赎过程并不会那么迅速显露出来。他们犯下原罪,但上帝的宽恕是无限的,这一点很重要。也正因此,那些事实上没有告解的人,与做了告解但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那些自大的、敬神的人,是有区别的。
——格雷厄姆·格林
没有哪位二十世纪的作家像他那样微妙地对人类进行比照。越来越少的小说家会着力于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格林则大师般地进行了多重区分:那些将邪恶与残酷、无情和恶毒的愚蠢区分开来的纤微界线。他的主人公们置身于一个被一丝不苟地校准的道德系统。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失败了。在格林那里,通往善的道路并不真实存在,通往或多或少的邪恶的道路倒有千百万条。
——扎迪·史密斯
一位出神入化的小说家……在描绘他一手掌握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故事时,功力非凡;他身上涌动着对戏剧性的强烈渴望;颇具眼光的对话,精湛的叙事。
——《纽约时报》
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每日电讯报》
在短篇小说中,格雷厄姆·格林依然地探询困扰他一生的主题:恐惧、遗憾、暴力、背叛,以及人类对拯救根深蒂固的渴望。他又尖利的语言揭开人性的轻率和隐秘的原罪,冷静又残酷地勾画了梦魇和沉沦的模样。
————————————————————
我所写的都是普通的状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普遍状况,我的主人公们都深陷其中,只有信仰能让他们获得救赎,尽管真正的救赎过程并不会那么迅速显露出来。他们犯下原罪,但上帝的宽恕是无限的,这一点很重要。也正因此,那些事实上没有告解的人,与做了告解但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那些自大的、敬神的人,是有区别的。
——格雷厄姆·格林
没有哪位二十世纪的作家像他那样微妙地对人类进行比照。越来越少的小说家会着力于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格林则大师般地进行了多重区分:那些将邪恶与残酷、无情和恶毒的愚蠢区分开来的纤微界线。他的主人公们置身于一个被一丝不苟地校准的道德系统。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失败了。在格林那里,通往善的道路并不真实存在,通往或多或少的邪恶的道路倒有千百万条。
——扎迪·史密斯
一位出神入化的小说家……在描绘他一手掌握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故事时,功力非凡;他身上涌动着对戏剧性的强烈渴望;颇具眼光的对话,精湛的叙事。
——《纽约时报》
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每日电讯报》
布赖顿棒糖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Brighton Rock
8.6 (8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
校注 傅惟慈
译者:
姚锦清
/
傅惟慈(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可同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布赖顿棒糖》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以黑帮-侦探小说的为外壳,敷演了一出探索罪孽与救赎的精神悲剧。
“我大约十三岁上读的《布赖顿棒糖》。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部严肃小说也可以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小说——历险小说竟也能同时成为深刻的理念小说。”——伊恩·麦克尤恩
“我大约十三岁上读的《布赖顿棒糖》。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部严肃小说也可以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小说——历险小说竟也能同时成为深刻的理念小说。”——伊恩·麦克尤恩
哈瓦那特派员 [图书] 豆瓣
Our Man in Havana
8.9 (7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吴幸宜
译林出版社
2008
- 10
伍尔摩是一位旅居古巴哈瓦那的英国商人,经营一家吸尘器代理店,并独力扶着十七岁的女儿梅莉。女儿日渐成熟美丽,伍尔摩开始担心她的教育问题,却苦于力不足,无法替她安排好的出路。就在此时,一位神秘的英国情报人员出现了,他选中伍尔摩做为他的下线情报员,以搜集当地的情报。伍尔摩在金钱的诱惑下,开始用身边的事物“制造”情报。英国情报本部深信不疑:将吸尘器草图视为核子武器,衣舞娘当做卧底间谍;敌方的情报部门也跳进来反制,虚构的人物竟一一浮现,而伍摩也陷入危机……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衬托出情报世界的荒谬。
我自己的世界 [图书] 豆瓣
7.5 (6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恺蒂
译林出版社
2008
- 10
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特别重视自己的隐私,排斥采访,因此,大众对他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或许他知道读者们对他兴趣不减,所以,撒手归去之前,他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这部作品完完全全记录了他的的隐私,以餮读者对他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格林在“自序”中写到:“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
格林在“自序”中写到:“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
第三人 [图书] 豆瓣
The Third Man and The Fallen Idol
8.0 (5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吴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6
“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打击会在何时到来。”
二战结束后,马丁斯受挚友哈利之邀,来到被四国强占的维也纳。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哈利,而是哈利的葬礼。
不死心的马丁斯决定调查哈利的死因。警察、哈利的哥们儿、女友、医生……他搜遍了整个维也纳,却依旧一无所获——直到神秘的“第三人”出现。
真凶似乎就在眼前。可当“第三人”的面目被揭穿,马丁斯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整个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堪……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
编辑推荐: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如果你始终看不懂成年人世界的复杂,就一定要读《第三人》!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
◆怪不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格林是奈保尔、福克纳、威廉·戈尔丁、库切、略萨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致推崇的文坛宗师,作品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61个国家和地区!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英国《卫报》将《第三人》视为“英国国家的象征”!
◆本书改编电影当选英国电影协会英国有史以来电影之首、《时代周刊》世界百年百大电影之一、BBC人类百大电影第4位……获奥斯卡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改编剧本奖……
◆71年来读者翘首以盼的中文完整译本,上外吴刚教授倾情翻译!
◆《卫报》:《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时代周刊》: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纽约时报》: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完整收录奥斯卡金像奖作品《第三人》和奥斯卡提名作品《堕落的偶像》原著小说!两部作品的改编电影均由奥斯卡导演卡罗尔·里德执导、格雷厄姆·格林担任编剧!
◆“他从来都没有长大。他周围的世界长大了,仅此而已。”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
媒体评价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卫报》
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时代周刊》
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
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纽约时报》
《第三人》是一部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在格林的原著小说里,铺着鹅卵石街道的战后维也纳若影若现,至今想起来仍会让人起鸡皮疙瘩。
——《娱乐周刊》
读《第三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并不会就此完结。格林给了读者非凡的悬疑体验……通过人物塑造,格林展现了其恰到好处的故事掌控力。
——《科克斯书评》
《第三人》配得上“伟大”二字,这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代表作。作者把主角置身于异国他乡,让他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道德困境,而你也将体验到非比寻常的悬疑感。
——《俄勒冈人报》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米格尔街》作者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写出了我这个时代真实又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对任何语种来说都是如此。
——《喧哗与躁动》作者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传奇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蝇王》作者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在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耻》作者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城市与狗》作者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周刊》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
——《独居的一年》作者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茧》作者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二战结束后,马丁斯受挚友哈利之邀,来到被四国强占的维也纳。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哈利,而是哈利的葬礼。
不死心的马丁斯决定调查哈利的死因。警察、哈利的哥们儿、女友、医生……他搜遍了整个维也纳,却依旧一无所获——直到神秘的“第三人”出现。
真凶似乎就在眼前。可当“第三人”的面目被揭穿,马丁斯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整个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堪……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
编辑推荐: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如果你始终看不懂成年人世界的复杂,就一定要读《第三人》!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
◆怪不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格林是奈保尔、福克纳、威廉·戈尔丁、库切、略萨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致推崇的文坛宗师,作品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61个国家和地区!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英国《卫报》将《第三人》视为“英国国家的象征”!
◆本书改编电影当选英国电影协会英国有史以来电影之首、《时代周刊》世界百年百大电影之一、BBC人类百大电影第4位……获奥斯卡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改编剧本奖……
◆71年来读者翘首以盼的中文完整译本,上外吴刚教授倾情翻译!
◆《卫报》:《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时代周刊》: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纽约时报》: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完整收录奥斯卡金像奖作品《第三人》和奥斯卡提名作品《堕落的偶像》原著小说!两部作品的改编电影均由奥斯卡导演卡罗尔·里德执导、格雷厄姆·格林担任编剧!
◆“他从来都没有长大。他周围的世界长大了,仅此而已。”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
媒体评价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三人》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从中可以一窥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年人们只知道《第三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今它已是我们眼里的传世经典。
——《卫报》
维也纳的罪恶街角、亡命的下水道、面带微笑的恶棍、黑市的盘尼西林贩子……《第三人》是精彩、阴郁、华丽的经典之作,不同文明的力量在这里反复碰撞。
——《时代周刊》
未授予格林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奖评选的重大失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拉斯·福塞尔
没有格林的小说,就没有后来电影的成功。《第三人》是影史数一数二的影视原著。
——《纽约时报》
《第三人》是一部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在格林的原著小说里,铺着鹅卵石街道的战后维也纳若影若现,至今想起来仍会让人起鸡皮疙瘩。
——《娱乐周刊》
读《第三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并不会就此完结。格林给了读者非凡的悬疑体验……通过人物塑造,格林展现了其恰到好处的故事掌控力。
——《科克斯书评》
《第三人》配得上“伟大”二字,这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代表作。作者把主角置身于异国他乡,让他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道德困境,而你也将体验到非比寻常的悬疑感。
——《俄勒冈人报》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米格尔街》作者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写出了我这个时代真实又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对任何语种来说都是如此。
——《喧哗与躁动》作者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传奇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
——《蝇王》作者威廉·戈尔丁(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林在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
——《耻》作者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城市与狗》作者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我们这个年代中极富技巧、极有创造力和令人兴奋的作家!对真实存在的人类有着准确的刻画和动人描写!
——《时代周刊》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无比细腻的作家。
——《独居的一年》作者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要是让我选出一个作家能代表20世纪英国作家的话,我会粗鄙地想到格林。就像有时候提到英国时,我会马上联想到波洛先生和007。
——《茧》作者张悦然
格林离开的世界,依旧是满满的悲伤,但这些悲伤被他描述过,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被他抚慰过。
——鹦鹉史航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会选格雷厄姆·格林。
——止庵
生活曾经这样 [图书] 豆瓣
A Sort of Life
7.6 (5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陆谷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6
格林的文学创作和成就与他的思想矛盾甚至精神疾患息息相关、互为表里,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小说,而他本人活脱脱就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在他人生和创作的晚期,他特意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思想经历细说从头,从而成就了两本作家自传领域中的传世名著:《生活曾经这样》(1971)和《逃避之路》(1980)。《卫报》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老实不客气地将其称誉为“自传作品中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在《生活曾经这样》中,格林追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牛津岁月,如何在青春期就邂逅了精神分析和俄罗斯轮盘赌,他的婚姻及皈依天主教的始末,以及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如何匆忙从《泰晤士报》辞职成为专业作家的经过。
“写作《生活曾经这样》……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分析。我走过了漫漫的时间长途,而我本人就是我笔下的一个人物。”
——格雷厄姆•格林
“写作《生活曾经这样》……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分析。我走过了漫漫的时间长途,而我本人就是我笔下的一个人物。”
——格雷厄姆•格林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7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恋情的终结 [图书] 豆瓣
The End of the Affair
8.4 (11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柯平
译林出版社
2008
- 10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
问题的核心 [图书] 豆瓣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8.4 (5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译林出版社
2008
- 10
英属西非殖民地副专员斯考比原是个正直、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送精神苦闷的妻子去南非度假,他不得不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从此受到那商人的威胁利诱,接连犯罪而不能自拔,最后为求得精神解脱而服毒身亡。这部具有古典传统的悲剧性小说是格林所作的一系列探索宗教问题的小说中的一部代表作,,其中充分发挥了那些贯穿他所有小说中的主题:怜悯、恐惧、爱情、失望和责任,以及一种对人的精神解脱的探索。
本书入选美国兰登书屋现代文库编辑部组织知名学者和作家评选的“本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名列第四十位,跟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榜首的其他九十九部小说一起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有价值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本书入选美国兰登书屋现代文库编辑部组织知名学者和作家评选的“本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名列第四十位,跟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榜首的其他九十九部小说一起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有价值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布赖顿硬糖 [图书] 豆瓣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王宏
2002
- 10
在英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布赖顿,为了争夺对赛马彩票市场的控制权,两个社会的团伙发生了火并。十七岁的平基在他们的首领遭暗算后以首领自居,一心要树立自己的威望。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他已故的首领报仇雪恨。一个名叫黑尔的记者被确认为告密者,他们用一种硬糖塞进黑尔的喉咙,使其窒息而死。
黑尔死前认识的舞女艾达,认定黑尔死于非命,工决心要找到凶手。出身贫苦的饭店女招待罗斯是黑尔之死的唯一证人,平基为了防止他出庭作证人,娶了这个头脑简单的十六岁姑娘为妻。但事情远未结束,团伙内部斗争越演越烈,平基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艾达穷追不舍,最后,平基想用夫妻双双自杀的花招来除掉罗斯,而此时罗斯发现她自己已不上杀人犯平基的孩子。
黑尔死前认识的舞女艾达,认定黑尔死于非命,工决心要找到凶手。出身贫苦的饭店女招待罗斯是黑尔之死的唯一证人,平基为了防止他出庭作证人,娶了这个头脑简单的十六岁姑娘为妻。但事情远未结束,团伙内部斗争越演越烈,平基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艾达穷追不舍,最后,平基想用夫妻双双自杀的花招来除掉罗斯,而此时罗斯发现她自己已不上杀人犯平基的孩子。
一支出卖的枪 [图书] 豆瓣
A Gun For Sale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9
豁嘴莱文,一个对人生充满仇恨和悲愤的杀手,受雇暗杀某国国防部长,得手后回到伦敦,却遭欺骗,被联络人查姆里用假钞支付酬金,险些遭捕。莱文一心复仇,一路追踪查姆里及其躲在暗处的后台老板到了英格兰中部的诺维治。途中,他抓了一个女演员安当作人质,而安恰好是调查假钞案的警司麦瑟尔的女友。肩负公私双重使命的麦瑟尔也赶赴诺维治追捕莱文。随着这双重追捕趋向白热化,世界也离战争愈来愈近。莱文,这支被出卖的“枪”倒在了警察的子弹下,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行径给了世界大战一个借口: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军火巨头马尔库斯爵士的真实目的——挑起世界大战,让军火工业大发横财。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