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红书”
全部 | 书籍 (47) | 影视 (2)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西风烈 (2010) [电影] 豆瓣 TMDB
西风烈
5.3 (78 个评分) 导演: 高群书 演员: 段奕宏 / 倪大红
其它标题: 四大名捕 / Wind Blast
西风烈豆瓣小站
张宁(夏雨 饰)是一名香港黑拳手,为了向女友孙静(杨采妮 饰)证明自己,张宁受雇在香港杀人,案发后与女友踏上了逃亡之路。一年后,甘肃警方昔日的“四大名捕”——“豹子”向西(段奕宏 饰)、“藏獒”何建中(倪大红 饰)、“羊倌儿”杨晓明(吴京 饰)与“牦牛”韩朝东(张立 饰)齐聚戈壁,追捕张宁。与此同时,因张宁偷拍了雇主的照片,并以此作为要求警方不追究孙静的筹码,成名已久的国际杀手麦高(吴镇宇 饰)受命携师傅的孙女阿诺(余男 饰)不远千里追索张宁,以毁灭证据。一时间,三方在戈壁为各自生存或使命激烈碰撞,展开了连场激战……
红书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red book
8.8 (9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荣格(C. G. Jung)原著 / [英] 索努·沙姆达萨尼(Sonu Shamdasani)编译 译者: 周党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 10
1.国内首次授权出版,市面上仅有的一字未删的原版作品。
2.资深荣格学者呕心沥血13年考证解读,撰写近20万字导读及全书注解,帮助读者精确理解荣格思想。
3.领略荣格瑰丽奇绝的想象,驾驭文字在神话世界和梦境中遨游。
4.欣赏荣格天赋异禀的艺术才华,近距离观摩荣格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和书法。
5.援请专业荣格学者精心翻译中文,呈现能够让人读得懂的荣格。
6.装帧制作精良,全彩四色精装,双封套,四版随机封面,另附赠四张精致明信片,奉献极致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红楼梦魇 [图书] 豆瓣
7.6 (2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2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像张爱玲这样一位作家,用十年时间,对《红楼梦》作如此近乎繁琐的考据,似乎真是“梦魇”一般奇特。
不过,喜爱张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实在与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她从小就爱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又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写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
难怪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红楼梦》已经这样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了解张爱玲,不可不了解这一点。
边城浪子(上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1 (54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边城浪子(绘图珍藏本)(套装上下册)》为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57,增加了一些精彩绘图,读来更生动、更引人入胜。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庸平起平坐的武林大侠。所有“古迷”们,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绘图珍藏本哦!
红字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Scarlet Letter
7.4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撒尼尔·霍桑 译者: 胡允桓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6
《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八五○年该书问世后,霍桑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公认的最重要的作家。《红字》故事的背景,是一六五○年前后的波士顿,当时的居民是一六二○至一六三○年间来此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们都是在英格兰故土受詹姆斯一世迫害而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来新大陆的清教徒(加尔文主义者),史称“清教徒国父”(又译作“天路客国父”)。清教徒在英国最初是反抗罗马教皇专制、反对政教合一、反对社会腐败风气的,他们注重理智,限制感情,推崇理想,禁绝私欲;后来其中某些教派在北美殖民地却发展到极端,不但迫害异端,甚至连妇女在街上微笑都要处以监禁,儿童嬉戏也要加以鞭笞。
千江有水千江月 [图书] 豆瓣
7.9 (23 个评分) 作者: 萧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小说男主角、台北青年大信初到嘉义县市布袋镇,经女主角贞观导游地方,两人因而相恋。后来贞观至台北上班,大信至金门当兵,两人之间的情愫产生变化。
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女儿红 [图书] 豆瓣
8.2 (28 个评分) 作者: 简媜 文化艺术 2011 - 1
本书为简媜一九九一至九六年间创作之结集,与其同时成书之《胭脂盆地》互补构成,而题旨与表现方法各异。此书探索女性之内在世界,听其声,窥其情,以介乎散文与小说之体裁穿梭今昔各种女性面貌之间,坚持自我之性别典型,追踪,寻觅,以其不畏缩,犹疑,遂能发现并摹写个中充沛之壮丽与高贵。
奇诺之旅I [图书] 豆瓣
キノの旅I
9.0 (2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时雨泽惠一 译者: 庄湘萍 台灣角川 2004
世界它並不完美。
也正因如此才顯出它的美
世界上為何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國家存在呢…
能了解別人痛苦的國度、以多數表決所有事務的國度、12歲之後便得成為大人的國度、和平之國等……旅人奇諾與會說話的摩托車漢密斯展開周遊列國的旅程,她們在每個國家必定只停留3天的時間,對在旅途中所看見的情景也不多加評判與干涉,只是靜靜的觀察並接受,而在旅途中所遇見的人們間的互動更是接近與冷漠……但這樣的故事將引誘你隨著她們一起展開檢視自己內心深處的旅程。

系列作於日本熱賣超過230萬部,由時雨澤惠一所著,黑星紅白插畫,前所未見的新感覺小說即將登場!!
银线 [图书] 豆瓣
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林满红 译者: 詹华庆 / 林满红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11
鸦片战争常被认为是传统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书根据时人观点及更多分析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因拉丁美洲白银减产而起的危机,比战争本身带来的影响更深。拉丁美洲白银的骤减几乎颠覆了清王朝,其稍后的骤增,虽协助清廷平定相当因白银不足所引发的大规模动乱,但也使得中国的地位相对较不依赖美洲白银的东亚邻邦邻夷。在王权备受挑战之际,支持多元权威并存的传统思想涌现,于王权再行稳固之时,绝对权威的思想抬头而留存至今。全书可供了解世界货币史、清朝中衰史、清朝经学史、清朝文学史及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比较之参考。
王小波全集 [图书] 豆瓣
9.4 (14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 7
《王小波全集》分为十卷,每卷都以平装和精装珍藏版两种装帧形式出版。第一卷、第二卷为杂文;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卷、第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第十卷为未竟稿。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图书] 豆瓣
8.5 (23 个评分) 作者: 杨红樱 接力 2006 - 8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欢乐珍藏版)(套装共20册)》包括了:《贪玩老爸》、《轰隆隆老师》、《笨女孩安琪儿》、《四个调皮蛋》、《同桌冤家》、《暑假奇遇》、《天真妈妈》、《漂亮女孩夏林果》、《丁克舅舅》、《宠物集中营》、《小大人丁文涛》、《疯丫头杜真子》、《寻找大熊猫》、《巨人的城堡》、《超级市长》、《跳跳电视台》、《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名叫牛皮的插班生》、《侦探小组在行动》和《小英雄和芭蕾公主》。
《跳跳电视台》讲述了马小跳的故事。没有人会想到,唐飞、张达、毛超等几个人会建立一个“跳跳电视台”;更没有人会料到,“跳跳电视台”拍摄的两个DV作品会在真正的电视台连续两个晚上被播放出来。成为“风云人物”的马小跳接下来却感到了郁闷:他们拍摄的又一个非常精彩的DV新作品被电视台的导演“枪毙”了,班主任秦老师要让路曼曼来接任“跳跳电视台”的台长,唐飞要和马小跳 “决裂”……马小跳该怎么办?
《丁克舅舅》的故事梗概:丁克舅舅与众不同;他把头发染来染去,头上常常是五彩缤纷;他手里常提着个笔记本电脑,有空就捣鼓几下;他上班的地方也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在咖啡馆里上班……丁克舅舅是“新新人类”,对马小跳来说,他科就是一个谜。丁克舅舅喜欢玩蹦极、玩赛车,还喜欢泡吧,什么书吧、球吧、水吧、陶吧、布吧他都爱去……丁克舅舅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可把外公外婆愁坏了!马小跳决定——给自己找一个舅妈……
《巨人的城堡》的故事梗概:马小跳最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座房子,门很高一窗户也很高,整天关着门窗,好像没人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会不会有坏人把人质关押在里面?马小跳、唐飞、毛超、张达带了望远镜去侦察,他们发现,那居然是一个巨人的城堡。巨人叫阿空,身高二米四九,比篮球明星姚明叔叔还要高!巨人为什么住在那里?他有什么高兴的事或伤心的事?他能成为马小跳他们的朋友吗?
《漂亮女孩夏林果》的故事梗概:马小跳最喜欢的女生是谁?——是夏林果!夏林果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习成绩好,有许多许多的优点,马小跳很想和她同桌,但班主任秦老师认为他的思想有问题,班上其他同学觉得他是“癞蛤蟆”,是“黄鼠狼”……马小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总把他想得那么坏?马小跳不能和夏林果同桌,下课后,放后后他们俩却常在一块,马小跳感到很开心,但关于他和夏林果的谣言却开始流传……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名叫牛皮的插班生》故事讲述的是,马小跳向他的铁哥们透露,班上要来一个插班生,是一个美国男孩,个头和张达一般高,眼睛像两颗绿色的玻璃弹球,鼻子像悬在脸蛋中间的惊叹号,他的名字叫本……唐飞忍不住就笑了——怎么会有人叫“笨”?真是奇怪呀!更奇怪的是,本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牛皮”。牛皮和丁文涛总说不到一块,和马小跳、唐飞也想的不一样。牛皮邀请马小跳和他的铁哥们去雪山过元旦。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雪崩……
酝酿之道 [图书] 豆瓣
Les Ignorants: récit d’une initiation croisée
9.5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艾蒂安·达沃多 译者: 李喻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一个印张是什么概念?什么是“生物动力法”葡萄酒?一本书的创作过程中编辑能决定些什么?风土和土壤怎样影响一款酒的品质?如何看待著名酒评人帕克和他的葡萄酒评分体系?《酝酿之道》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艾蒂安·达沃多,漫画家,对葡萄酒一无所知。里夏尔·勒华,酒农,50岁之前从未读过一本漫画。一年的共同劳作,对土壤、风土、纸张、笔墨的共同探索。9位酒庄庄主、6位著名漫画家、40余款美酒、50多本漫画。一群有趣的、抱持着相同理念和热情的出版人和酿酒人。他们的相遇和相知,将开出一朵什么样的花?结出一颗什么样的果?
庆熹纪事 [图书]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红猪侠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3
风云开阖,忠贤灭门,他在阿鼻地狱中涅槃重生,却甘为深宫贱奴,为仇人之子驱使,只愿亲手撤藩地、平边患,一竟父志。
血泪盈襟,面不改色,他在宫廷内外大江南北,囊括英才,收罗旧部,上下纵横,只为利剑出鞘之时,斩除奸邪,雪尽仇耻。
匈奴来犯,藩地谋反,四方崩乱,万千阴谋席下,中原前途叵测。于他,却是弹指即逝的唯一良机……
而当他在无数野心交织的刀光血影中翻云覆雨之际,一场猝不及防的相逢,让一切颠倒凌乱。世代纠葛,两朝恩怨,昔年旧事牵引着命运的死局再次袭来,那半生如履薄冰的煎熬,到底所求为何?任他是可挽狂澜、定四海的神兵利器,在那生死了不尽的困局中,谁又能读懂他霜雪心事下的丹心烈焰?
乾隆皇君臣斗智 (1982) [电影] 豆瓣
乾隆皇君臣鬥智
7.5 (20 个评分) 导演: 李翰祥 演员: 刘永 / 李昆
其它标题: 乾隆皇君臣鬥智 / The Emperor and the Minister
讲述乾隆皇(刘永)与翰林院大学士左都御史刘墉(李昆)妙趣横生的斗智经过。刘狡猾多计、口才了得,常难倒乾隆。乾隆心中不忿,藉画师画肖像时,假意困倦,叫刘代穿龙袍让画师描绘,然后刻意刁难,指刘有意谋私。刘人急智生,妙语如珠,又一次令乾隆语塞。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图书] 豆瓣
9.6 (14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著 脂砚斋 评 / 邓遂夫 校订 作家出版社 2001 - 1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
本书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已”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这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一把钥匙!
本书所据底本,是目前发现的11种《红楼梦》脂评本中产生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真切、残缺也较多,但却是最珍贵的一种,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旧时月色 [图书]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 - 1
董桥其人何如?他的七情六欲所钟,他的兴趣嗜好所爱,他的煮字生涯乃至少年情怀怎样,一句话董桥是如何成为董桥的,知者恐不多。其因一是董桥向于自律,有学养而不炫夸,富英国绅士风度,二是他的一些自述文字星散在林林总总文章的夹缝中,读者见到的是断片,零珠散玉,故难识“庐山”。
《旧时月色》远别于董桥散文的其他选本,别致的是该书选编宗旨以“读人”为本,有种准“自传”色彩。旧时的往事难忘,月色的诗意撩人。笔者耐不住诱惑,潜入董氏的天空,去品味一番他那或朦胧、或朗润、或清辉一片的月色。
自喻是文化遗民的董桥,他那遗民的种子植根于南洋的土地。年少时,他师从父执亦梅先生习之乎者也,如沐春风。令他不能忘怀的是先生曾教他读一本《博物要览》,书中描写各种珠玉犀象,可珍可玩的雅品,每则仅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先生说这是教他学会用简洁的笔墨描摹眼前的景物,以后作文不致累赘。董桥反复诵读,默记于心。春雨润物,磨砺成今日犀利之笔,中外典故,信手拈来,相杂以出,调和鼎鼐,既得学者之趣,又有诗人之风。
台湾。董桥读大学的地方。成功大学铸就他成功的阶梯。大三那年寒假,滴水成冰,偌大的校舍空落落只剩下他们几个侨生,白天蒙头睡大觉,晚上当夜游神。一位侨生收到家中汇款,请大伙打牙祭。面对佳肴,董桥像“久违亲人雪夜相逢,满怀是辛酸的温暖”。他们酣饮,乌梅酒烘起了浓烈的乡愁离绪,潇洒一回又何妨?听说同学结识的歌女白媚,家藏甚丰,有陈半丁、黄宾虹等家藏字画珍品,还有沈寐叟的枯墨山水扇面,一睹为快大饱眼福……
董桥怀念60年代的台湾,他觉得台北有点破旧,台南简直荒凉,台中显得苍老。又觉那时台湾的物质匮乏,但人情盈满,世风纯朴,礼数周致,连小摊贩的言行都如小学教员一样温文。更令他难以忘怀的是文人学者名满校园书香怡人。“雨冷,酒暖,书香,人多情”。董桥是苏雪林的学生,他还沐浴过梁实秋、台静农、林海音等文学老前辈的教泽或熏陶。小遗民在习习古风中长大。
伦敦。这是董桥作研究生研究马克思和工作过的城市。凝重古老的英国文化陶冶了他的贵族气息,蓄养了他的绅士风度,这些风韵不仅融在他的作品字里行间,也塑造了他处世做人的人格和品位。
香港。冒险家的乐土,最初他难觅一只称心的饭碗,不得不“过着刻板而清醇的学院生活,亲近知识避免酬酢,生活在办公室、书房逼仄的方寸天地间。费时不久,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洞开天地,在此立足、生根、发迹,拥有令人羡慕的美差,在这块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荒原上耕耘,培植绿洲。把他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与此同时,他结识了启功、苗子等一批内地的文人雅士,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和素养。最终养成心中“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那一缕乾坤清气。铸就了一个有文人的情怀、学人的博识、书人的雅致、闲人的雍容的文化遗民董桥。
董桥说他是旧派人,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光景挥之不去,尽管电脑吐字的时代到来了,心中向往的竟还是青帘沽酒和纸上风月。这是一个遗民的真实写照。
A People's Tragedy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Orlando Figes Penguin Books 1998 - 3
Amazon.com Review
Written in a narrative style that captures both the scope and detail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Orlando Figes's history is certain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Russia as it wa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an almost cinematic eye, Figes captures the broad movements of war and revolution, never losing sight of the individuals whose lives make up his subject. He makes use of personal papers and personal histories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the revolution wrought on a human scale, while providing a convincing and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in the revolution. He moves deftly from topics such as the grand social forces and mass movements that made up the revolution to profiles of key personalities and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Figes's theme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s a tragedy for the Russian people as a whole and for the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who lost their lives to the brutal forces it unleashed make sense of event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students of Russian history. Sympathy for the charismatic leaders and ideological theorizing regarding Hegelian dialectics and Marxist economics--two hallmarks of much earlier writing on the Russian revolution--are banished from these clear-eyed, fair-minded pages of A People's Tragedy. The author's sympathy is squarely with the Russian people. That commitment, together with the benefit of historical hindsight, provides a standpoint Fige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n this masterful history.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Publishers Weekly
Packed with vivid human detail and incident, British historian Figes's monumental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spans Russia's entire revolutionary period, from the czarist government's floundering during the famine of 1891 to Lenin's death in 1924, by which time all the basic institutions of the Soviet dictatorship?a privileged ruling elite, random terror, secret police, torture, mass executions, concentration camps?were in place. Figes dismantles any number of myths surrounding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of October 1917, a military coup rammed through at Lenin's insistence ("hardly any of the Bolshevik leaders had wanted it to happen until a few hours before it began"). Using diaries, letters, memoirs and archival documents, Cambridge don Figes provides masterful portraits of cynical, power-hungry Lenin, driven by an absolute faith in his mission; Alexander Kerensky, weak-willed, vain democratic leader, the self-styled savior of Russia; writer Maxim Gorky, plagued by the fear?and later by the terrible realization?that the "people's revolution" was a descent into barbarism; Tolstoyan peasant reformer Sergei Semenov; and dozens of lesser-known figures. In this vibrant magnum opus, Figes illumines the manifold sources of Russia's failure to take a democratic path. Illustrations not seen by PW.
Copyright 1996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マギ 1 [图书]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大高忍 小学館 2009
笛の中に住む精霊と一緒に旅をする、不思議な少年アラジン。その目的は「ジンの金属器」を探すこと…。未知なる魔法と秘宝の世界へようこそ! 数え切れぬ出会いと運命が待ち受けるマジカルアドベンチャー!!
▼第1話/その名はアラジン▼第2話/その名はアリババ▼第3話/アラジンとアリババ▼第4話/迷宮(ダンジョン)組曲▼第5話/冒険▼第6話/迷宮(ダンジョン)の中▼第7話/迷宮(ダンジョン)の脅威
●主な登場人物/アラジン(金色の笛の中に住む精霊「ジン」と一緒に旅する不思議な少年。「ジンの金属器」を探している)、アリババ(ラクダ荷車の運転手をする少年。迷宮を攻略して世界一の金持ちになることを夢見る)
●あらすじ/砂漠を旅する少年アラジンが、とあるオアシス都市で出会った2人の女性ライラとサアサ。2人は、野菜や果物を行商するキャラバンの仲間で、ライラにとってサアサは砂漠で行き倒れていたところを助けてくれた大事な友だちでもあった。だが、ライラは元・盗賊団の一味であり、思わぬことからそれがバレて、キャラバンから追放されてしまう。1人取り残されたライラに、アラジンは…?(第1話)
●本巻の特徴/世界のあちこちに突如出現した迷宮(ダンジョン)。そこに眠る究極の秘宝を求めて、2人の少年アラジンとアリババが冒険へと旅立つ。向かうは、10年間で約1万人が命を落としたという第7迷宮・アモン…! 『すもももももも~地上最強のヨメ~』の大高忍先生が描く魔導冒険譚、待望の単行本化!!
●その他の登場人物/ウーゴくん(アラジンが持つ笛に潜む巨大なジン。シャイで、女の人に触ると気絶する)、ジャミル(オアシス都市・チーシャンの領主。奴隷をいたぶって楽しむ変態野郎)、モルジアナ(ジャミル家の奴隷として働く少女)、ブーデル(ブドウ酒商人。性格の悪い大金持ち)
奇诺之旅II [图书] 豆瓣
キノの旅II
9.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时雨泽惠一 译者: 庄湘萍 台湾角川 2004
在布满砂砾与岩石的沙漠中,奇诺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万里无云。然后她低头看着石头砌成的水井,里面是干涸的。
“这跟我当初说的一样嘛!打从一开始我就认为这样要旅行是不可能的,奇诺。当旅行者最重要的是决断力,无论是菜鸟或老鸟都一样,我没说错吧?”
“不,汉密斯,最重要的是运气,旅行者最需要的是挣扎到最后还能帮助自己的事物,也就是运气。”
这是人类奇诺与会说话的摩托车汉密斯旅行的故事。以短篇小说的形式,串联出前所未见的新感觉小说第2弹!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