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詹姆斯温”
全部 | 书籍 (4) | 影视 (2)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潜伏 (2010) [电影] 豆瓣 TMDB
Insidious
7.1 (373 个评分) 导演: 温子仁 演员: 罗丝·伯恩 / 帕特里克·威尔森
其它标题: Insidious / 儿凶(港)
在高中担任教师的乔什·莱姆波特(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和身为自由音乐人的妻子兰娜(罗丝·拜恩 Rose Byrne 饰)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然而自他们乔迁新居之后,恐慌和不安便尾随而至。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凯莉经常莫名大哭,次子福斯特(Andrew Astor 饰)对卧室充满恐惧,而长子达尔顿(Ty Simpkins 饰)更在一次惊吓过后陷入长久的昏迷之中。在此之后,各种奇怪恐怖的事件接连发生。莱姆波特夫妇不胜其扰,精神几近崩溃,他们最终决定搬离这个不祥之地。
但是一切并未就此结束,侵扰他们的魔鬼似乎尾随莱姆波特一家来至新的住所,更扬言要占据达尔顿的身体……
潜伏2 (2013) [电影] 豆瓣 TMDB
Insidious: Chapter 2
7.5 (283 个评分) 导演: 温子仁 演员: 帕特里克·威尔森 / 罗丝·伯恩
其它标题: Insidious: Chapter 2 / 儿凶2(港)
经历了上一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故后,莱姆波特家的长子达尔顿(Ty Simpkins 饰)暂时摆脱恶灵的纠缠,而灵媒伊莉丝(林·沙烨 Lin Shaye 饰)则惨死室中,达尔顿的父亲乔什(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蒙受杀人嫌疑。由于警方需要继续调查他们的房子,乔什只得带着妻子兰妮(罗丝·拜恩 Rose Byrne 饰)和三个孩子暂时回到母亲劳瑞安(芭芭拉·赫希 Barbara Hershey 饰)家居中。本以为一切回归正常,但是兰妮和孩子们似乎仍在饱受恶灵的纠缠。
劳瑞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请来仅次于伊莉丝的灵媒师卡尔(Steve Coulter 饰),试图将一切恢复正常,然而事态却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下一次将是烈火 [图书] 豆瓣
The Fire Next Time
8.0 (49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吴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
20世纪 美国文坛无可取代的良心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
影响几代人 探寻信仰、暴力和爱 的散文经典
出版56周年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向詹姆斯·鲍德温致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获得奥斯卡提名
——————————————————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
【媒体评价】
你令美国的英语真正变得诚实,真正具有世界性。你揭露了这种语言的秘密,重新塑造它,使它变得真正现代、有表现力,充满人性。你剥下这种语言身上那种安逸和舒适、那种伪造的安慰、虚假的无知,你剥下它的借口和伪善……在你的手中,语言重新变得美妙。在你的手中,我们看到语言的本来面目:它既非冷酷无情,也非鲜血淋淋,而是充满生命力。
——诺贝尔奖得主 托尼·莫里森(1987年,为詹姆斯·鲍德温撰写的悼文)
身为美国人、身为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鲍德温对此的描述可能是20世纪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卫报》
假如比尔街可以作证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
6.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杜先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 10
黑人青年雕塑家范尼和十九岁的姑娘蒂希相爱,立下山盟海誓。然而范尼无辜遭受强奸指控而入狱。怀有身孕的蒂希、他们的家人和律师要赶在孩子出生之前,找到范尼无辜的证据,让他获得自由。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这对年轻的恋人在依恋、绝望和希望中沉浮。在这个交织着激情与悲伤、仿佛有蓝调音乐在背景中回荡的爱情故事中,詹姆斯·鲍德温深刻地塑造了两个如此生动可信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已经成为美国灵魂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Another Country [图书] 豆瓣
作者: James Baldwin Vintage 1992
Set in Greenwich Village, Harlem, and France, among other locales, Another Country is a novel of passions--sexual, racial, political, artistic--that is stunning for its emotional intensity and haunting sensuality, depicting men and women, blacks and whites, stripped of their masks of gender and race by love and hatred at the most elemental and sublime. In a small set of friends, Baldwin imbues the best and worst intentions of liberal America in the early 1970s.
去见那个男人 [图书] 豆瓣
Going to Meet the Man
作者: [美]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胡苏晓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美国黑人文学的巅峰、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詹姆斯•鲍德温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字充满诗的质地和音乐节奏,笔锋细腻而带感情,作为他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去见那个男人》以惊人的直率,坦诚道出美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白人至上的观念、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等,揭示了人类爱与恨、种族冲突的根源。其中《桑尼的蓝调》一篇被许多高校选入文学课指南的短篇小说集里。
——————————————
我完完全全地受惠于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字,它让作为作家的我获得了释放。——托妮•莫里森
詹姆斯•鲍德温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作家。——诺曼•梅勒
詹姆斯•鲍德温天性追求真实。这一天性召唤他在高山上讲述真实,在哈莱姆区宣讲真实,在巴黎左岸吟唱真实。他的诚实和勇气引领他发现真相,并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中将之描写出来。他是一个巨人。—— 玛雅•安吉罗
这本小说集是詹姆斯•鲍德温风格最尖锐的一次展示,令人惊叹。——《纽约时报》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