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计算科学”
全部 | 书籍 (1607) | 影视 (2)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9.4 (8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侯世达 译者: 严勇 / 刘皓明 商务印书馆 1996 - 4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非小说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 学、可计算理 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黑客与画家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Hackers and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
8.6 (233 个评分) 作者: 保罗·格雷厄姆 译者: 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介绍黑客即优秀程序员的爱好和动机,讨论黑客成长、黑客对世界的贡献以及编程语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对计算机时代感兴趣的人的一些话题。书中的内容不但有助于了解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互联网行业的规则,还会帮助读者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迫使读者独立思考。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和互联网创业者,也适合一切对计算机行业感兴趣的读者。
数学之美 [图书] 豆瓣
8.5 (8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5
几年前,“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得到读者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
今年,作者吴军博士几乎把所有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 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
编码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de: The Hidden Languag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8.9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Charles Petzold 译者: 左飞 / 薛佟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本书讲述的是计算机工作原理。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和清晰的笔墨将看似繁杂的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你丝毫不会感到枯燥和生硬。更重要的是,你会因此而获得对计算机工作原理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抽象层面上的,而是具有一定深度的。
复杂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mplexity: A Guided Tour
8.9 (29 个评分) 作者: 梅拉妮·米歇尔 译者: 唐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8
蚂蚁在组成群体时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的精密性和具有目的性?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是如何产生出像意识这样极度复杂的事物?是什么在引导免疫系统、互联网、全球经济和人类基因组等自组织结构?这些都是复杂系统科学尝试回答的迷人而令人费解的问题的一部分。

理解复杂系统需要有全新的方法.需要超越传统的科学还原论,并重新划定学科的疆域。借助于圣塔菲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和交叉学科方法,复杂系统的前沿科学家米歇尔以清晰的思路介绍了复杂系统的研究,横跨生物、技术和社会学等领域,并探寻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她还探讨了复杂性与进化、人工智能、计算、遗传、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关系。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9.7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Harold Abelson / [美] Gerald Jay Sussman 译者: 裘宗燕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2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成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年使用的一本教材,1984年出版,1996年修订为第二版。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该书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计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第二版中,大部分重要程序设计系统都重新修改并做过测试,包括各种解释器和编译器。作者根据其后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还对其他许多细节做了相应的修改。
为什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Book of Why :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
8.9 (18 个评分) 作者: [美]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 / [美]达纳·麦肯齐(Dana Mackenzie) 译者: 江生 / 于华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7
在本书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朱迪亚·珀尔及其同事领导的因果关系革命突破多年的迷雾,厘清了知识的本质,确立了因果关系研究在科学探索中的核心地位。
而因果关系科学真正重要的应用则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作者在本书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智能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换言之,“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借助因果关系之梯的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地揭示因果推理的本质,并据此构建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学分析范式,作者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作者认为,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机器学习技术,都建基于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要实现强人工智能,乃至将智能机器转变为具有道德意识的有机体,我们就必须让机器学会问“为什么”,也就是要让机器学会因果推理,理解因果关系。或许,这正是我们能对准备接管我们未来生活的智能机器所做的最有意义的工作。
计算中的上帝 [图书] 豆瓣 豆瓣
Calculating God
8.0 (7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 译者: 张建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9
本书是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J·索耶的得意之作。对于这部作品当年败给《哈里·波特与火焰杯》,未能最终获得雨果奖,索耶一直忿忿不平。
本书充分展现了科幻小说的震撼性。两种不同的外星人同时来到地球,与地球上的古生物学家一同探寻不同星球文明同步同期性毁灭之谜,严格的科学外推法使探寻者逐渐接近事实真相:宇宙中竟然存在着一个操控一切的超级生命!可就在这时,一颗足以毁灭三个文明星球的超新星爆发了……
Python编程 [图书] 豆瓣
Python Crash Course
9.0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马瑟斯 译者: 袁国忠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7
本书是一本针对所有层次的Python 读者而作的Python 入门书。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用Python 编程所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包括matplotlib、NumPy 和Pygal 等强大的Python 库和工具介绍,以及列表、字典、if 语句、类、文件与异常、代码测试等内容;第二部分将理论付诸实践,讲解如何开发三个项目,包括简单的Python 2D 游戏开发如何利用数据生成交互式的信息图,以及创建和定制简单的Web 应用,并帮读者解决常见编程问题和困惑。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 [图书] 豆瓣
ネットワークはなぜつながるのか 第2版
8.6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户根勤 译者: 周自恒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1
本书以探索之旅的形式,从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开始,一路追踪了到显示出网页内容为止的整个过程,以图配文,讲解了网络的全貌,并重点介绍了实际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是如何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网络的本质意义,理解实际的设备和软件,进而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同时,专设了“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专栏,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一些网络术语的词源,颇为生动有趣。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计算机、网络爱好者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2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9.7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Randal E.Bryant / [美] David O' Hallaron 译者: 龚奕利 / 雷迎春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本书从程序员的视角详细阐述计算机系统的本质概念,并展示这些概念如何实实在在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优化程序性能、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并发编程等。书中提供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并给出部分答案,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正文所述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本书的最大优点是为程序员描述计算机系统的实现细节,帮助其在大脑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底层的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态应用。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
本书适合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阅读,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思考的乐趣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5 (25 个评分) 作者: 顾森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6
本书是一个疯狂数学爱好者的数学笔记,面向所有喜爱数学的读者。从2005年7月开始,作者已经写了连续六年的博客,积累下来了大量的数学文章。 部分文章内容被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大量分享转载。
这本书有意挑选了初等的话题,让大大小小的读者都能没有障碍地阅读。文章内容新,让有数学背景的人也会发现很多自己没见过的初等问题。 文章是独立的。一篇文章一个话题,文章与文章之间基本不会做参考,读者可以随意跳着看。
文章内容注重思想性,基本上是原创,没有什么版权争议。
总之,这是一本标新立异的趣味数学书。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这是一个热爱思考的年轻人积攒的让人一读就欲罢不能的趣味书。
本书包括5部分内容,即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之美、几何的大厦、精妙的证明、思维的尺度,涉及48篇精彩的文章。即使你不喜欢数学,也会为本书的精彩所倾倒。
信息简史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8.8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詹姆斯·格雷克 译者: 高博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11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第10章)、模因(第11章)、随机性(第12章)、量子信息论(第1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万物源自比特”。
现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没了我们,使我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维基百科(第14章)、Google(第15章)便是我们的应对之一。无论对于信息的未来持何态度,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我们人类是信息的造物。
作为《混沌》、《费曼传》、《越来越快》、《牛顿传》等畅销书的作者,格雷克不仅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历史细节,通俗解释了各种理论,还生动刻画了几位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机器学习 [图书] 豆瓣
8.3 (35 个评分) 作者: 周志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 1
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领域. 本书作为该领域的入门教材,在内容上尽可能涵盖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的各方面。 为了使尽可能多的读者通过本书对机器学习有所了解, 作者试图尽可能少地使用数学知识. 然而, 少量的概率、统计、代数、优化、逻辑知识似乎不可避免. 因此, 本书更适合大学三年级以上的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及具有类似背景的对机器学 习感兴趣的人士. 为方便读者, 本书附录给出了一些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简介.
全书共16 章,大致分为3 个部分:第1 部分(第1~3 章)介绍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第2 部分(第4~10 章)讨论一些经典而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分类器、集成学习、聚类、降维与度量学习);第3 部分(第11~16 章)为进阶知识,内容涉及特征选择与稀疏学习、计算学习理论、半监督学习、概率图模型、规则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前3章之外的后续各章均相对独立,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情况选择使用. 根据课时情况, 一个学期的本科生课程可考虑讲授前9章或前10章; 研究生课程则不妨使用全书.
书中除第1章外, 每章都给出了十道习题. 有的习题是帮助读者巩固本章学习, 有的是为了引导读者扩展相关知识. 一学期的一般课程可使用这些习题, 再辅以两到三个针对具体数据集的大作业. 带星号的习题则有相当难度, 有些并无现成答案, 谨供富有进取心的读者启发思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The Ph.D. Grind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0 (41 个评分) 作者: Philip J·Guo Clearway Logistics Phase 1a 2012 - 7
This book chronicles my six years of working towards a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12. A diverse variety of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reading it, including:
undergraduates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Ph.D.,
current Ph.D. students who are seeking guidance or inspiration,
professors who w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Ph.D. students,
employers who hire and manage people with Ph.D. degrees,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any creative or competitive field where self-driven initiative is crucial,
and educated adults (or precocious kids) who are curious about how academic research is produced.
人月神话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8.1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译者: 汪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 11
作者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颇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也有大量的软件工程实践。书中的内容来自布鲁克斯在IBM公司System 360家族和OS 360中的项目管理经验。初版的20年后,布鲁克斯重新审视了他原先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新增加的章节包括:原著中一些核心观点的精华;在经过了一个时代以后,Brooks博士对原先观点新的认识;1986年的经典文章《没有银弹》;对1986年所下论断(在10年内不会出现银弹)现在的认识。
深度学习入门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Deep Learning from Scratch
9.4 (18 个评分) 作者: [ 日] 斋藤康毅 译者: 陆宇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 7
本书是深度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入门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深度学习的原理和相关技术。书中使用Python3,尽量不依赖外部库或工具,从基本的数学知识出发,带领读者从零创建一个经典的深度学习网络,使读者在此过程中逐步理解深度学习。书中不仅介绍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知识,对误差反向传播法、卷积神经网络等也有深入讲解,此外还介绍了深度学习相关的实用技巧,自动驾驶、图像生成、强化学习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为什么加深层可以提高识别精度等“为什么”的问题。
游戏设计艺术(第2版) [图书] 豆瓣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Jesse Schell 译者: 刘嘉俊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 4
不需要是技术专家,只要阅读《游戏设计艺术(第2版)》,学习佳作,深刻认识游戏设计的真谛,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游戏设计者!《游戏设计艺术(第2版)》作者Jesse Schell是有二十多年成功经验的游戏设计师,曾任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主席,并在迪士尼在线游戏服务多年,获奖颇多。他以宝贵经验提出一百多套问题集,帮助你从各种角度观察游戏设计,例如心理、建筑、音乐、视觉、电影、软件工程、主题公园设计、数学、谜题设计和人类学等方方面面。
《游戏设计艺术(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的体验、构成游戏的元素、元素支撑的主题、游戏的改进、游戏机制、游戏中的角色、游戏设计团队、如何开发好的游戏、如何推销游戏、设计者的责任等。
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4 (21 个评分) 作者: Martin Kleppmann O'Reilly Media 2017 - 4
Data is at the center of many challenges in system design today. Difficult issues need to be figured out, such as scalability,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efficiency, and maintainability. In addition, we have an overwhelming variety of tools, including relational databases, NoSQL datastores, stream or batch processors, and message brokers. What are the right choices for your application? How do you make sense of all these buzzwords?
In this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guide, author Martin Kleppmann helps you navigate this diverse landscape by examin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for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ata. Software keeps changing, bu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remain the same. With this book, software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will learn how to apply those ideas in practice, and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data in modern applications.
Peer under the hood of the systems you already use, and learn how to use and operate them more effectively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y identify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tools
Navigate the trade-offs around consistency, scalability, fault tolerance, and complexity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ed systems research upon which modern databases are built
Peek behind the scenes of major online services, and learn from their architectures
代码大全(第2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ode Complete
9.9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蒂夫·迈克康奈尔 译者: 金戈 / 汤凌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 3
第2版的《代码大全》是著名IT畅销书作者史蒂夫·迈克康奈尔11年前的经典著作的全新演绎:第2版不是第一版的简单修订增补,而是完全进行了重写;增加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内容。这也是一本完整的软件构建手册,涵盖了软件构建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它从软件质量和编程思想等方面论述了软件构建的各个问题,并详细论述了紧跟潮流的新技术、高屋建瓴的观点、通用的概念,还含有丰富而典型的程序示例。这本书中所论述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初级与高级编程技术之间的空白,而且也为程序员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编程技巧的信息来源。这本书对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技术带头人、自学的程序员及几乎不懂太多编程技巧的学生们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无论是什么背景的读者,阅读这本书都有助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地写出更好的程序。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