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 History Tones: Nederlanders
喜欢 girl in a blue dress,此外这系列专辑每首歌的标题都好有意思,不愧是 history tunes
无头奇虾异闻录
看过 墓地邂逅 🌕🌕🌕🌗🌑
少量跳杀,主要是氛围营造,道具有点假比如那个老鼠。这个就是经典伪私人纪录片了所以缺点之一是镜头很晃,缺点之二是队伍中的女角色一来承受了最多的鬼的伤害和恶意,包括鬼在还没有图穷匕见的时候就对她造成了物理伤害,二来太多尖叫了,我在b站配合弹幕观看也可以看到一些观众对她的尖叫很有意见。
氛围很绝望,恐怖片也不用往深了探讨,但我看到有弹幕说这群人跟当时被困在这里的病人一样绝望,这也确实是。我转念一想这群病人在这里恐吓主角团的时候肯定爽死了,这么想之后又觉得整个氛围都没那么恐怖了,类似鬼屋员工
玩过 Cast n Chill 🌕🌕🌕🌕🌑
我喜欢的挂机游戏+钓鱼游戏,实际上可以手操但一旦解放双手就不想再动了,只想静静地看风景看小人甩杆。太喜欢像素风景静物画了,但是之前好像有人说用了ai……我没查证
以及为什么没有女性垂钓者?我不想假装我是男的除非我在cos仙道彰
看过 蒙哥湖 🌕🌕🌕🌑🌑
很高兴没有跳杀,但也不知道哪里恐怖,(以下在骂网友)网友说被剧透了仍然会被恐怖到,然后哐哐写了一堆含剧透的抒情,我说真的下次再看到网友这么卖安利我会把人杀了,主要是你为啥在这里卖弄文采抒发ego?谁让你说话了。在这段剧透中虽然只是短短一瞥但我看到了本片最核心的(心理)恐怖点,看正片的时候会心说“哦这就是网友提到的那段”的那种,而且本片只有这一个算得上巧思吧。而且你免责声明说看了剧透仍然会被恐怖到然后猛地一剧透,实际上根本没有恐怖啊,只有这个小巧思作为全片的核心存在,现在我还被剧透了!
以及这个巧思中还有一些淡淡的悲伤,我怀着恐怖片的预期去看没想到剧情走向了人际关系,后面直接变成悲伤的青春期少女了,感觉莫名其妙的,虽然淡淡的很好但我不是来看这个的吧,这种心情。
读过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
终于看完了!最喜欢筷子大人和珊瑚之骨,第一篇是纯正的日式怪谈+现实推理,喜欢;第二篇是纯美的青春故事,喜欢。第三篇不太感冒,第四篇好点,第五篇我实在是,大受震撼,看到一半给朋友说这其实是龙族吧!在某个设定揭露的时候发出了巨大的笑声。后来发现这竟然真的是龙族。不得不说写得不烂,而且作为收尾文把前面的内容真的都连上了,了不起,就只是展开得匪夷所思,而且角色完全ooc(。)。仍然是:我是来看怪谈的,你把我整哪来了
读过 露西娅逃离的29个春天 🌕🌕🌕🌗🌑
1. 作为一个已经比自杀的母亲年长得多的女儿,来探索母亲短暂的一生,以一种依赖、敬仰和怜爱的复杂态度来凝视母亲和她的痛苦,这个视角真的很有意思。
2. 迟来的法律无法挽回此前为之而死的生命。无法对1965年的人说明,只要忍耐下去就能得到解脱。那些绝望而死的人,他们珍视的未来只在于明日的生存,甚至在被法律惩罚之前并不知道法律的存在。法律不保护她们,却惩罚她们。
3. 很具体地感觉到意大利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了极大变化,欧洲并不天然成为欧洲。真正建筑房屋的人在五十年前仍然需要面对无家可归的困境,现在在中国仍然如此。
4. 我觉得可以商榷的地方是其中有一些意识流的表达,比如零碎的词语等等。作者坦诚不加修饰地面对读者,但我不知道这样的坦诚是否有必要。可能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以真情动人所以作者真情流露也无所谓?
5. 我知道露西娅遭受长期的家暴并且孤立无援,她失去了可以称之为家或者家乡的地方,于是私奔了,然后被丈夫起诉通奸。但我看了这个书并没有建立起很清晰的、法律具体如何将她逼至绝境的概念,我知道她被部分工作拒绝但这起诉讼到底是怎样成为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审判可能意味着什么,她为什么决定出逃(还是单纯私奔了,移民了,而非迫于诉讼),她跑到米兰法庭会对她有什么措施,我都不清楚。可能也因为作者能找到的资料真的很少。我也不太清楚露西娅承认作者是她丈夫的女儿(而非私生女)意味着什么,我好像真的没有看到解释。作者花了很大笔墨写露西娅的尊严而非处境,并且加以抒情和想象,当然我应该感谢作者的严谨,也就是作者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填补露西娅生活的空白(也就是不对她的处境进行想象),但这也导致这本书里的抒情太多了……而且对基本的处境也没有面向非意大利读者的解释
玩过 CIPHER ZERO 🌕🌕🌕🌗🌑
界面简洁精美的一个益智小游戏,规则灵活多变,但是太多关卡了我烦了
在玩 Cipher: Crack the Code
我喜欢的游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