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象友分享一个自己用的「肉酱公式」。肉酱真是「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做得很简单很好吃,也可以加入各种巧思来做出有层次的味道。
一人食非常方便:做汤面的汤底或者料头,做拌面的拌料(或许可以补一点油脂),拌饭的料头(补一点水)。 韩式的豆腐锅以及类似的砂锅菜,也同样可以使用肉酱来做汤底,不需要额外调味。
给象友分享一个自己用的「肉酱公式」。肉酱真是「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做得很简单很好吃,也可以加入各种巧思来做出有层次的味道。
一人食非常方便:做汤面的汤底或者料头,做拌面的拌料(或许可以补一点油脂),拌饭的料头(补一点水)。 韩式的豆腐锅以及类似的砂锅菜,也同样可以使用肉酱来做汤底,不需要额外调味。
寒假备菜:经典红烧肉
今天完全不想煸油,于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烤箱。肉焯水去浮沫后码进烤盅。水油熬糖色,浇热水时用铁丝网扣锅上防糖油溅出,卤汤烧开后全倒进烤盅,放两颗话梅后进烤箱,220度两小时。
中间正好给厨房做卫生
一个半小时时拿出来打了一次猪油并把肥肉和肉皮都翻到表面。烤箱红烧肉有糖色,水份耗掉大部分后不用老抽成品也可以有这样的颜色。
端午过去了,是否有象友苦于家里粽子吃不完?没有馅的白粽子可以煮熟放凉后,加入酸奶和果酱做成新疆流行的酸奶粽子。咸粽子可以冷藏/冷冻后切片,蘸蛋液后入锅煎至两面金黄酥脆,做成蛋煎粽子。甜粽子可以加上芒果倒点椰奶做成芒果椰奶粽子。
祝大家早日吃完粽子!
今天又和朋友聊到做饭,想起来我刚学会做饭的时候经常做砸的菜就是一切关于奶油的料理,从奶油意面(意大利人看了想打我)到奶油汤都被我做得非常腻非常难吃
但是如今奶油相关的菜已经变成了我做饭糊弄学(不知道该吃什么以及消耗剩菜做饭)的通用公式,于是和象友们分享一下照做就不会难吃的配方!
提前说明:我特别讨厌大蒜所以不会用到任何大蒜>_< 不过我姐姐很喜欢吃大蒜,她还是觉得很好吃,所以应该是对吃和不吃大蒜的人来说都挺友好的做法!
p1. 我做的炖菜 p2. 可选的食材 p3. 做法 p4. 我个人觉得奶油汤为什么会很腻以及改善方法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厨房
#一起吃东西吧
*开始似乎忘记写了,如果放白菜的话也是最后下的
非常喜欢吃鸡肉,鸡皮煎过之后很香,而且鸡腿肉很难处理得很柴——总体来说是处理起来很简单的食材,不需要刀功,也不需要腌制。除了去骨有时候可能麻烦一点,但是如果能买到已经去骨的鸡腿排就万事大吉了。
鸡肉的几种处理方法:
(1)低温「烫熟」。白切鸡、醉鸡、盐水鸡都适用。鸡肉放进锅里水烧开之后,关到最小火,只要微微有冒泡即可,火力用来保持水温。大概十五到二十五分钟就可以让鸡肉全熟,用筷子扎一下鸡肉没有血水出来就可以。时间如果更长一些,就可以让鸡骨头里的骨髓凝固。火力比较小可以保证鸡肉很嫩,拿出来之后再过一道冷水让鸡皮收缩一点,既可以让鸡肉不要继续被余温加热,也可以让肉质紧实弹牙一点。醉鸡盐水鸡这样的凉菜很好。
(2)煎炸。鸡肉要煎干一些,至少到油清澈、基本没有水汽蒸发的声音(油的声音变小变稳定),排出鸡肉内的水分,一方面去除腥味,一方面可以让后续的料汁有更多的空间被吸收。后者是主要原因,因为料汁通常比较浓,对腥味不特别敏感就无大所谓。花椒鸡、冷吃鸡、三杯鸡都属于这一类——如果不把鸡肉收到足够干,吃起来就会有水水的、很不清晰的味道。煎炸用中小火,经常动一动,感觉鸡肉有点容易沾锅。
(3)汤头。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在煮汤、炖煮之前先煎过,有点发黄焦化是最好的,可以让味道更浓郁——不然是味道很不明确的一锅炖煮。普罗旺斯炖菜也这样处理。鸡肉煎到有金黄色,并且油脂的香味明显之后,再下锅煮——这个过程对于去腥应该也有帮助,煮汤的话鸡肉的腥味应该还是相对明显一点的。鸡汤面、咖喱(特别是味道比较淡的)都可以用这个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