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抠门
发现 classpass 可以永动机无限续杯折扣…… 就我原来是 28 credit 的 plan,好多我去的 gym 同一个课不给去第二次所以用得越来越少,这个月就剩下了好多,我就打算下个月换成 20 credit 的。换了之后今天有事这个 billing cycle 还剩 23 个用不掉了就想说再换回 28 credit 一个月好了,结果发现此时换回 28 直接给我 30% off 比正常的 20 credit plan 还便宜……
写日记时候随便发散出来一篇关于匮乏思维的碎碎念 https://blog.douchi.space/scarcity-mindset/?utm_source=douchi.space
一些小确幸:整理积压信件其中有一封信封外面能看到的是 mortgage statement,平时的想说不都是 paperless 的了吗也都是自动付款没啥好看的就会直接丢掉。今天福至心灵打开看了一眼,发现有三百多刀的 escrow surplus check……………………差点让我给直接扔了。
有种沙发缝里找到钱的感觉(
最近有两个沙发缝里找到钱的小事件:
- 已经离职一年半多的前司 401K 账户上突然多了 500 多刀的 employer contribution,疑惑。难道是要 IPO/被收购要做账了! 但给钱嘛不要白不要,高高兴兴转去 IRA 里了。
- 收到了 T-mobile data breach settlement 多达 200 多刀。我都不记得我填过 claim,而且我是在别人的 family plan 下的好久没交过钱了。
是应该遵循人品守恒在别的地方小心行事呢,还是类似于大地震前小地震的预兆所以提醒我马上要有大横财呢所以我要不要去买彩票呢…………
M1 (你的定投小助手顺势插入 referral https://m1.finance/3k2CE5UGXvjS )终于出 benchmark 功能了……
(我是不是太保守了不然 all in VT 吧(不是
一鼓作气把 brokerage link setup 了,这下 401K 也简化成 2 fund portfolio 了!去掉了 Bond……反正近期退不了休要 bond 干嘛。原本的账户里是 S&P500 equivalent + mid cap + small cap + developed market + emerging market,因为公司 401K 账户里都是一些 private fund 没有 blend 好的所以只能自己拼盘一下。克服了拖延在入职快一年之后终于把 brokerage link 设好了就可以直接买市面上的基金了,可以大幅简化了!前阵子也刚把自己非退休账户的简化成了 3 fund,舒畅。
看到一篇博客叫“一个月 900 元的编程助手值不值” https://depp.wang/2025/claude-code/ ,内容不是我想讨论的重点,我惊诧的点是它这么贵的吗(even for 生产力工具)!再次回归我的“低消费低收入/lean fire 不适合我”的观点。就全球经济下真的有太多东西不以生活地区的消费水平为转移的了,饭钱房钱低的比例追不上其它方面均价的部分,当然可以 work around it 找寻平替/不用,但限制总会越来越多的(旅行、车、手机、游戏、各种数字商品等等)。当然说不定过几年我想法又变了也不一定呢
Rainier 樱桃一上市,加州红樱桃立刻从前阵子的 9.99 一包打折到了 4.99,Rainier 樱桃则占据了 9.99 的生态位。Slightly prefer Rainier 樱桃,自称超市自由,但是喜欢打折捡便宜的我陷入了深思。
昨天聊了一些人生是旷野的话题 be like 美国真的穷的只剩下钱了,别的不说,就 constantly 上演一些宇宙中心各种 drama 真的很 exhausting。然后今天心想让我来看看如果将来不在美国生活了还能不能拿美国的 social security 多薅点羊毛。之前默认我都工作了十多年了而且应该每年交到上限了得 eligible 了吧可以薅到美国的羊毛了吧。
今天跟 cha 老师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是有个 credit system 的,再去政府网站上一查大惊发现我竟然还差两年才能交满 eligible 的 credit 。然后一看记录,发现我工作的头几年都没在这个记录。大怒,以为血汗工厂没给我 report,已经准备去查报税记录找 SSA 给我修复了。
然后定睛一想,哦,我前几年都是 F1,根本没交 social security tax……好了没事了 🤦
说到这个,想起年轻时候真是有很多 naive 的想法。比如刚毕业第一年抽到 H1b 的有些人为了“安慰”我们这些没抽到的会 be like “我也不想第一年抽到,抽到了就要多交税”(以及这算哪门子安慰啊……)。当年刚毕业的关注点根本不会知道税是 benefit 的一部分(这个系统合不合理是另一个话题),只会有个大概印象 H1b 要比 F1 多个快 10% 的税,以及人均都觉得不会在美国养老“赚几年前要回国”(虽然我没有回国的想法但确实也不会考虑在哪退休的问题)。十年过去了,去中国的也不能说没有但不是家里有矿的就是回去骗钱的(创业我现在统称骗钱),大部分牛马还不是老老实实呆在美国了。
CSR 开始抄 AMEX,10 月年费要升到 795(???),搞了一堆贼复杂的 benefit,甚至取消了一些之前的无脑 benefit(比如 chase travel 1.5X 积分换成了 2X 指定商家
这种)。我用 chase 全家桶的 whole purpose 就是不想用 AMEX 犄角旮旯扣羊毛,这抄得我除了 cancel 还能说什么呢?
甚至因为我是 9 月 renew 可以再旧的价钱用一年,但气得我都想立刻 downgrade 了
先前不是被 LinkedIn 上的 outreach 找到做 paid consulting 感觉是个零散来钱路子,做了一个 interview 成功拿到钱了之后就去注册了一下这类 expert insight platform(我注册的是 GLG 应该还有很多别的),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被发的 project 都不 qualified 之后,今天终于成功接到一个 qualified 的!15 分钟的 survey 60 刀(其实早上昏昏沉沉坐马桶上刷手机十分钟不到就做完了)比上班时薪高
之前在的公司都报销 one medical,现司不报销,于是今年就取消了。于是今年多大 hospital visit 都去的外面医院,体验实在是太差了,appointment 要推来推去好几个才找到合适的电话约上,过去还得操心停车以及走一大堆路找到医生 office,还得等 check in。最近到了年度体检时间想说这 one medical 的 $99 年费还是花上吧,虽然是额外支出但是能网上跟 0 人说话就能约和修改 appointment,时常能约到当天的,走路 2 分钟,不用等 check in,也能 walk in labs for blood work & vaccine,去一次 visit stress level 实在是比去医院小太多了。而且我之前去的这个大医院虽然器材全但要约复杂检查(CT ultrasound 之类)其实也是别的部门要另打电话预约,也不能当天直接解决,那跟我 one medical PCP refer 到外面专科去做有啥区别(甚至大医院看上 PCP 更麻烦)。
刚才想说赶老一岁前约个这几周的体检,结果发现 15 分钟后就有一个,连开会吃饭都不耽搁,半小时之内已经体检完回到家蹲在马桶的发这条嘟了。顿时感叹这钱花得太值了(不对甚至在 2 week trial 里还没花钱……)
为了拖延周五上班干正事仔细研究了一下我到底需不需要 bond,结论是不需要(没有州税 bond 的 tax benefit 无,有 4.65% 的 HYSA perform similar or better than bonds at lower risk,离退休还早且无巨额房贷无娃 risk tolerance 较高)(最近好像 100% stock 是 bogleheads 新风潮倒是……),于是一鼓作气:
- 投资账户里有的 bond 直接卖掉换 stock 了
- 暂时减少 paycheck 定投量逐渐把等额转换为 HYSA cash
- 前司在原地 sit 了六年的 target fund 401K(有大概 7% 的 bond)直接 rollover 到 IRA 了到期全换成 VTI + VXUS。刚好也算 consolidate 了 401K 现在只有现司一个活跃账户了。
班依旧没上,但感觉挺 productive 的,喜气洋洋做饭去了(
美国 adulting 101 https://blog.douchi.space/adulting-101/?utm_source=douchi.space
掐指一算我来美国也 12 年了,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也 11 年了,时不时发现有些我潜移默化成为常识的东西并不如以为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因此有此一文。个人生活经验有限显然不能面面俱到,仅做抛砖引玉的索引之用。讲到如下方面:
财务:紧急储备金、401K、理财 ≠ 炒股、Capital Gain Tax、报税、信用卡、信用记录、Fees/羊毛、失业金
住:Renter insurance、买房、Mortgage/贷款、常见 maintainence
车:lease vs buy、消费能力、保险、租车、行车记录仪/dashcam、加油、常见 Maintain 项目、行车常识
医疗保险:公司保险、政府提供的保险、FSA/HSA、病假/FMLA/STD、健康
本文是我 2024 年 10 月 Patreon 的月度选题。下期选题已经发布欢迎金主点击投票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42014215 :
- 健康养生 101
- 公寓小空间也能拥有全套举铁装备 smart gym 测评
- 个人理财编年史
看到公司 personal finance 群里在讨论我才意识到 dental insurance doesn't make sense...好多人算出来直接 pay out of pocket (一年两次洗牙一次 xray)比 premium 总价还少
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认反正很便宜就买上,但定睛一看我们的 premium 一年 650 好像也不便宜呢
很便宜的印象应该是刚毕业的时候印象中一个 paycheck 就几刀还是是几刀的钱。
外加我们今年的 HDHP 涨价了,所以全买上也超出了个人最高 allowance 所以返现会减少(我们公司是按 cover 人数有不同的 allowance,如果你的总花费不到这个 allowance 的话 up to $5000 每个 paycheck 给你返现),去年我是到上限了所以都买上也无所谓。也就是说明年我 dental 不买的话(vision 已经去掉了肯定用不到)能多 $650 * (1 - marginal tax rate )的工资,可能都比 out of pocket 的 2 cleaning + 1 x-ray 多。陷入深思……
看公司群讨论大家也都表示 dental insurance rarely make sense,而且 coverage 越砍越少,而且有 max 所以也没有 peace of mind。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情况
一些今天上网聊到和看到的 money LPT 和 mentality:
1. 如果想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有一大笔钱 (lump sum)一次投在市场里比分批购入更优:可以想象一下这比钱如果本来就已经 invested,(不考虑税)你会把它卖了掉就为了再分批购入吗?(reddit 上看到的对这个月经问题的回复 https://www.reddit.com/r/Bogleheads/s/733KXBPrMJ )
2. 如果你公司提供 decent 的 HDHP,你没有小孩 dependent 或者其它基础健康问题有高额 recurring medical bill,且有能力付 out of pocket max 的话,HDHP + max out HSA 绝大多数情况都比普通医保划算。作为参考,我现在的 HSA balance 是我这几年 out of pocket 医疗帐单花费的 10 倍以上(做过手术和若干影像检查等,也不是说完全不看医生),可以作为参考。
Decent HDHP 指 deductible 没有真的特别高,或者说和其它医保的 deductible 差额没有高过 HSA contribution limit * 收入边际税率 + premium 差额。考虑到 HDHP 一般 premium 较低,如果 deductible 不是高到离谱的话(individual 2、3000 都可以接受),HSA 的 triple tax advantage 基本上是是 free money 了。这还是用满 deductible 的情况,更不用说一年看不了几次医生的情况了。
(公司群里邻组小年轻问保险问题,HSA 安利党一下全被炸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