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Rock
角度 豆瓣
7.5 (38 个评分) 大象體操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2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台湾首张数字摇滚(math-rock) 专辑诞生!相信创作没有限制、不断挑战陈规的大象体操,去年EP <平衡> 即吸引美国、日本、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各国数字摇滚/后摇滚 乐迷关注。大象体操,来自台湾-高雄,以B A SS为带领乐器的数字摇滚乐团 。
首张专辑 <角度> 除收录标准三件式乐器(吉他/BASS/鼓)歌曲,更加入人声、合成器、钢琴等元素。各声响时而和谐,时而交错,使一贯主轴在不同的场景中穿梭。此外,大象体操邀请台湾新生代演员/歌手「郑宜农」共写华语歌曲「白日」; 原住民歌手「巴奈」共写结合原住民歌谣的「天鹅」; MV「头&身体」找来台湾现代舞舞者配上舞码 ; 甚至为歌曲「游戏」製作电脑游戏。试图使音乐有更多可能,使观众欣赏台湾各领域创作者丰沛能量。
专辑后製远赴日本,邀请知名数字摇滚乐团 toe 吉他手/录音师 「美浓隆章」操刀。<角度> 为2014年不可错过,最具音乐、跨界想像的专辑。
水底 豆瓣
6.9 (31 个评分) 大象体操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9日 出版发行: Space Circle
这并不流行,也不太讨喜。
少了壮阔的银河、耀眼的星光,更没有追逐讨论星象的人群。如太空般孤寂的水底,这里才是真正孕育生命的场所。专注、专注、专注的潜下去,冒着所有危险与未知潜下去。不再向外祈求,而往内在探索,在意识极度集中且尚未昏厥之前:奇异断壁、滚烫的火山和脑里一切的幻想,这里才是孕育生命的地方,这里,才能产生每个生命不同的解答。
人类正在快步向前,不断的快速行走,如果你用这样的态度走到这里,但走不到更远的地方 时而想要寻觅到一处内心安静之地,独处或者静静思考,渴望一处无人之地,但时间和物理上的种种限制,我们总是被困于人群之中,被困于匆忙之态。
那就先憋住一口气,和我们一起尝试潜到最深的地方去;
那孤寂亦或是平静异常的水底;
然后平静无奇之处,也许充满充满惊险波澜;
这大象体操们想要构筑的“水底”世界;
参差多态,缤纷奇诡;
像异世界般充满奇异色彩、被巨大的生物与潮流环绕。
在不同的时刻;
可能疏离孤寂是你的平静;
可能华丽喧嚣是你的平静。
内在情绪依靠自我定义;
但到了水底,你可以任意酝酿自己。
愿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现场;
借以你一处独自存在的“水底”世界。
平衡 豆瓣
7.8 (60 个评分) 大象体操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6月4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大象体操」是来自台湾高雄,以BASS / 鼓 / 吉他所组成的三件式数字摇滚乐团。团名以大象象徵BASS,体操则表示曲中的特殊节奏。乐曲尝试以不断变化却对位精准的节拍制造出独特的律动,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BASS在大象体操却是主要带领乐器。2012年组团,旋即入选StreetVoice年度十大新团并获得「简单生活节」未来舞台徵选冠军;同年以无人声歌曲 <下星>入围第29届金旋奖乐团创作组决赛。2013年发行首张EP<平衡>,专辑内除了大象体操标准三件式乐器的数字摇滚的歌曲外,更邀请到「透明杂志」主唱洪申豪共同创作出大象体操第一首具有人声的歌曲 <夜洋风景>。发片巡回搭起了专属的环形舞台,台北场于「Legacy Taipei 传 音乐展演空间」创下Sold Out完售佳绩。
梦境 豆瓣
7.5 (38 个评分) 大象体操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1日 出版发行: 大象体操
「神秘的物件閃現,祭典的鼓越來越激昂,火光在跳動、靈體踩著水面滑動,旅人忽然出現拿著吉他講述的記憶、而後其幻象消失,水面竟起了熊熊烈火,一路延燒、卻又瞬間撲滅。」
繼 2019 年榮獲金音最佳樂團肯定的第二張創作專輯《水底》發行後睽違 3 年,來自高雄的數字搖滾樂團大象體操即將發行其第三張創作專輯《夢境 Dreams》。收錄 12 首創作曲目,樂團在熟悉擅長的數字搖滾曲目之上,也挑戰了首次的鋼琴獨奏曲、台語唸詞、客語歌謠等多元曲風,除力邀 9m88、林生祥跨刀合作、知名製作人韓立康擔綱單曲製作外,也與高雄市管樂團、九天民宿技藝團合作,在不同曲目上加上管樂、傳統器樂等豐富層次,化身樂器魔法師,嘗試用音樂探索意識難以捕捉的深層意念。
For Long Tomorrow 豆瓣 Spotify
9.1 (79 个评分) To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12月9日 出版发行: White Noise Records
Details:
* 1st Press Limited Asian Edition come with special custom-made box. First come first service.
* Sealed Edition
Globally recognised Instrumental-rock band toe have announced new album, called “For Long Tomorrow” on December 9th.
For Long Tomorrow will be toe first release since new sentimentality e.p., which was released three years ago. It will also be their first original album in nearly four years, as their last full-length original release, the book about my idle plot on a vague anxiety, came out back in 2005.
Among the album’s thirteen tracks, there will be a few collaborations, including Clammbom’s vocalist Harada Ikuko in the song After Image, Hoshikawa Yuzuru (DRY RIVER STRINGS, ex-UP AND COMING) in Say It Ain’t So, and former Cymbals vocalist Toki Asako in Goodbye.
toe also planning for their 2nd Asian tour that will scheduled to start from 2010!
Spiderland 豆瓣 Spotify Discogs
8.6 (83 个评分) Slint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Touch & Go Records
辑介绍:
香港MCB杂志评出的100张欧美最具革命性专辑之一,评语为:“美国后摇滚体系的先锋乐团,一张影响着整个后摇运动发展的导航唱片。”
存在于1987-1991年间的美国post-rock乐队,这是他们的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完整的录音室专辑,专辑发行不久乐队即告解散。他们在音乐中大量使用吉他噪音和怪异的和弦来营造旋律和氛围,人声退居到很不显眼的位置。这张专辑被许多人认为是第一张后摇滚专辑,影响十分深远。专辑发行的时候,封套上留了个地址,希望有兴趣参与的女音乐人和他们联系。PJ Harvey曾经给这个地址去过信,但那时乐队已经不存在了。
关于Slint:
(引自jickbin朋友在
的介绍)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的 Slint 成军于 1987 年,在出版两张叫好不叫座的专辑《Tweez》(1989) 和《Spiderland》(1991) 后便宣告解散﹝1994 年出版的迷你辑《Slint》录制于 1990 年左右﹞,但影响力却随着团员四散新组的乐团,和无数受 Slint 启蒙而纷纷仿效的后进,而与日俱增。被众多媒体包括 Alternative Press、 Pitchfork 等选为90 年代百大专辑,NME、Melody Maker 等选为乐史百大专辑,由 Steve Albini 制作的 《Spiderland》是乐史第一张可以称作后摇滚的唱片。这个堂皇的冠冕虽然成就了后来 Slint 无与伦比的传奇名声,但实际上听过 Slint 音乐的人,其实少得可怜,不少人可能只听过 1995 年发的《Kids》原声带里收录的结束曲〈Good Morning Captain〉。但无庸置疑的,从 Polvo、June of 44、Dirty Three 到 Mogwai、Godspeed You Black Emporer!、Sigur Ros,Slint 的影响至今持续发酵。
---
Schlagenheim 豆瓣
8.0 (30 个评分) black midi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21日 出版发行: Rough Trade
black midi - Georgie Greep (vocals/guitar), Matt Kwasniewski-Kelvin (vocals/guitar), Cameron Picton (vocals/bass), and Morgan Simpson (drums) - have a dynamic energy, playing as a musical unit that’s constantly in a state of flux and development.
'Schlagenheim' was recorded with Speedy Wunderground producer Dan Carey, who the band praises for his quick, unfussy approach. black midi laid down eight of the record’s nine tracks in just five days. The process was one of refining and rebuilding tracks around the initial structures. Five hour jams would sometimes yield a riff that then became a few bars of a song. As anyone who’s been lucky enough to catch black midi live over recent months will testify, black midi’s songs are slippery cr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