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
中国的历史思想 豆瓣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张学锋,尤东进,马云超,童岭,杨红俊,张紫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 7
《中国的历史思想——宫崎市定论中国史》原为《论考》内小型论文,展现了宫崎对于东洋古代史中自上古到清纵贯的历史考察,现经整合,《中国的历史思想——宫崎市定论中国史》包含以下篇章:1. 中国的历史思想;2.中国官制的发展——从上古到唐代;3.六朝时期江南的贵族;4.中国河川的历史考察;5.宋代的煤和铁;6.关于中国的铁;7.难道有两个宋江吗;8.中国火葬考;9.二角五爪龙;10.顷亩、里与丈尺;11.万宝槌考;12.元朝统治下蒙古官职所见蒙汉关系;13.马可波罗的幽灵——CATAIO国的消亡;14.从洪武到永乐——明朝初期政权的性质;15.妙心寺麟祥院藏《混一历代国都疆理地图》;16.关于太平天国的性质。
2021年5月17日 已读
宫崎市定老先生的论述集,有几篇特别不错,比如《中国官制的发展》,《六朝时期江南的贵族》,特别是《关于太平天国的性质》一文,角度新颖读完启发甚大,不愧是大家之作。
中国研究 历史 学术 宫崎市定 海外中国研究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9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2021年11月10日 已读
作为经济学专业来讲,很有必要一读,毕竟书中学到的都是抽象的理论,而掰开了揉碎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这本书做到了,有些评论说作者过于乐观,我倒是觉得乐观没什么错,只要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盲目的就好,而悲观的人,只看到问题而不去想怎么解决,那肯定没有读懂这本书。
2021 中国 中国研究 中国经济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