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金瓶梅讲演录 豆瓣
作者: 黄霖 2008 - 10
《金瓶梅讲演录》讲述了《金瓶梅》是一部历来有争议的小说,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它的“写淫”和正确评价它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金瓶梅》在多角度地分析小说中的性描写的利害得失的同时,引导读者去认识中国社会病态的真实面貌,去品味传统小说的艺术奥妙。作者指出,《金瓶梅》让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腐败了的晚明社会,让人思考着在人欲与天理,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中,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它又让人看到这样一部“奇书”,在叙事、写人、结构、语言以及整个创作思维方面有着全面的、重大的突破,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竖起了一块醒目的里程碑。它还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层面上展示了晚明时期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风俗画,让人看到了饮食、服饰、游艺、戏曲、宗教等的真风尚,犹如翻阅了一部晚明社会的百科全书。与此同时,《金瓶梅》还对小说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成书、版本、作者、都作了细致而富有前沿性的介绍与分析。
蒋勋说文学 豆瓣 谷歌图书
7.5 (15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内容简介: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蒋勋先生从美学角度系统解析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蒋勋说文学》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从《诗经》到陶渊明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下册从唐宋散文讲到五四新文学。
《诗经》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自身带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朴实与天真,自由抒发所思所想。这种朴素的审美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学中一直存在。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熔生命激情与绚烂想象为一炉,提供了与《诗经》完全不同的、铺张华丽的审美范本。
汉乐府是来自田陌市井的歌声,既有《诗经》的质朴,又有《楚辞》的不羁,蒸腾着盛世的蓬勃生命力。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文人阶层兴起的年代,上承《诗经》,下启魏晋,以文人忧思观照民间,促使文人诗成为后世传世诗歌中的主要部分,建立起了格律美的规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纷繁的时代,不仅有多种多样的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展现出多面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很像,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凸显自己的机会,或许由于最终的归宿无法改变,所以人们最重视的是当下的状态。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一种“出走”的气质,但最后总会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中,从现实的山水回到内心的田园,实现内化的自我完成。
“诗比历史更真实。”它蕴藏了生活的本质,连缀起古今一贯的情感。文学中流传千年的美、诗意与哲思,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悲悯着伤痛,抚慰着渴望,释放着天性,开解着生命的困惑,听蒋勋讲述千年的文学之美。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反观内心深处,获得灵魂的净化。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中国文学之美系列·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回归心中的田园。
《诗经》的初民情怀、《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泥土的温润、树叶的青绿、市井的烂漫、文人的忧思、远人书信的墨香、潺潺如诉的水声、兴盛时代的自信、生命本质的哀伤……看似消失的却被文字镌刻,时间流去,而情怀永在。
2019年9月1日 已读
从诗经一直讲到陶渊明,不能不感叹文学的力量就在于,你和古人在那一个瞬间是如此的心灵交汇,蒋勋善于从美学方面来解读这些诗词,而我们的教育欠缺的就是欣赏美,太多的文以载道损坏了我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希望读完本书都能补回来。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文学 美学 蒋勋
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 豆瓣
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
7.3 (6 个评分) 作者: 孙述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对《水浒传》的故事来历、创作心态与小说艺术的研究与探讨。第一部分《〈水浒传〉的来历》阐释该书是一本创作与流传在法外强徒之间的小说,并且这套故事与岳飞及当年的抗金忠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水浒〉内外的人与事》是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地方、事件与真实历史和地理的关系;第三部分谈的是《水浒传》所反映出的典型的强人心态,如重视同道中人的义气,对女性的放闲心理,强调复仇等等,并对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赏鉴。由于作者少年时期熟读旧小说,后又长期淫浸于西方文学的研究,学养丰厚,文笔优美,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小说研究、赏析的上乘之作。
2021年5月11日 已读
小说故事,必然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本书完美的解释和说明了《水浒传》里那么多看起来逻辑和故事都不通的内容,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读本书,感觉就和不懂水浒故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看了个热闹罢了。
历史 古典文学 文化 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茅盾 / 傅憎享 等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 - 3
张国星主编。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审视,探讨了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制约下的性编收论文16篇,从多种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观念、性意识等。
目录

前言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茅盾
艳情小说和小说中的性描写...........林辰
古代性爱小说的性心理意识..........鲁德才
论青楼小说中的性意识..............陶慕宁
性心理的两极对立与性文化的二元互补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性心理描写
论中国古代性小说中的性观念
别一种审美价值的奉献
-----<<肉蒲团>>审美价值探究
<<红楼梦>>诲淫辩诬
------红楼梦与金瓶梅情欲描写之比较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
金瓶梅的性描写思辩
纵欲与死亡
------金瓶梅情节进程的剖析
性.人物.审美
------金瓶梅谈片
如意君传.金瓶梅.肉蒲团
------兼论古代小说性描写的评价
金瓶梅的突破与失落
------金瓶梅性描写的文化批判
"仙踪"中的俗韵
------谈绿野仙踪中的性描写及其他
性爱的异化和文人心态
附录 涉及性描写的古代通俗小说书目
编后记
2021年12月21日 已读
大多是80年代的论文集,都太过于严肃和端着学术的架子,生怕人家说这些学人不正经,并且研究来研究去,举例的也就是那几本书,好像古代小说也就这几本而已。不过开篇茅盾的文章说为何没有贾南风为女主角的小说,原因是她面貌太丑身材太差,笑死了,真中国古人之真心话也。
中国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