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钓愚 豆瓣 Goodreads
Phishing for Phools: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6.0 (9 个评分) 作者: [美]乔治·阿克洛夫 / 罗伯特·席勒 译者: 张军 中信出版社 2016 - 2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信条就是:自由市场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现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变成了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
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认为,市场在为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让我们成为“钓愚”中的受骗者。
作者历数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厂到酒厂,从食品厂到制药商,从信用卡到广告,无不存在“自由的欺骗”。他们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幽默的阐述揭示了从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层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钓愚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钓愚不仅让普通大众损失惨重,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
作者进一步强调,如果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都能意识到钓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绝可能导致严重危机的欺骗问题,从制度创新、市场干预等方面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强对经济危机的预测和把握,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服务。
这本书无疑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市场的方式,并改变我们在未来应对钓愚的选择。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经济运转的人,这本书将提供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来说,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品牌洗脑 豆瓣 Goodreads
Brandwashed: Tricks Companies Use to Manipulate Our Minds and Persuade Us to Buy
7.6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丁·林斯特龙 译者: 赵萌萌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全球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有一天突然对品牌感到厌倦,他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品牌进行为期一年的“戒毒”——不购买新的品牌商品。但是,在坚持了6个月之后,他失败了。懊悔之余,他决定来一个大揭秘,全面批露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马丁拉上窗帘,向我们 揭示了广告商和品牌是如何让我们觉得“如果不买新的产品,我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愚蠢或跟不上时代了”;展示了营销者们为了让我们掏钱而使用的最卑劣的策略和诡计,包括从众心理、激起并不存在的幼年回忆、性暗示、健康谎言等等。马丁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分享他和广告界、营销界高管以及业内人士对话,并且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
马丁惊人地揭露了营销者、广告商、零售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借助复杂的新工具和科技,追踪和分析我们留下的种种“电子足迹”:包括在商店刷会员卡、用信用卡购物或在网上查看商品,通过复杂的算法预测出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可能会购买的东西,然后为我们提供适合于个人独特心理特点的商品,对于“我们应该买什么”产生看不见又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马丁发现,我们在被“洗脑”的同时也在给别人“洗脑”,并且提出了他的终极营销秘诀。
数字游戏 豆瓣
The Numbers Game
8.0 (5 个评分) 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 / 戴维•沙利 译者: 彭鸣皋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5
"赢得比赛,靠实力还是靠运气?多进球和少丢球,哪个更能制胜?控球时间越长越好吗?买进巨星就一定能大获全胜?何时是换人的最佳时机?……
如果只凭直觉回答这些问题,基本上会全部答错。只有数字才能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足球固然是一项充满偶然的热血游戏,可数字却能揭示其中的真相。
曾为足球守门员、现为社会科学家和足球分析先驱的克里斯·安德森,和曾为棒球投手、现为行为分析学家的戴维·沙利用扎实的分析、详细的图表和有趣的阐述,给球迷、足球从业者提供了一个看待足球的全新视角,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的成果来看懂球赛,安排战术,运营球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足球。"
2016年10月4日 已读
所有球迷应该看的一本书,有茅塞顿开之感。足球是一半靠实力一半靠运气的运动,教练没办法掌握运气,所以要加强实力,而球队的实力的决定在于短板,所以阿森纳才不买人。这些都是科学。
商业 数学 统计 足球
高频交易员 豆瓣
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7.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迈克尔•刘易斯 译者: 王飞 王宇西 陈婧 译 / 郑磊 校译 中信出版社 2015 - 5
《说谎者的扑克牌》《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最新作品
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2014年度商业类入围好书
美国上市一周,狂销13万册!
2014年苹果电子书店下载,非虚构类第一名!
一场运用网络交易技术与精密算法的大对决
一场抗衡超级金融系统与权贵人士的大挑战
一场直面股市交易内幕与监管之惑的大辩论
千分之十三秒能做什么?你还来不及眨一次眼睛,但对于高频交易员而言,足够完成一次交易。
美国有多少个股票交易所?你很可能以为,只有两家: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错!今天,美国股市有超过13个公开交易所,此外,几乎各大券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交易平台,俗称“暗池”。
这是一个隐蔽且被操控的市场,高频交易员利用纳秒级(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差,捕捉“猎物”,快速买入卖出,谋取暴利。这是“暗池”里的“游戏”,速度就是一切,为此,他们甚至开山破土,建起了一条有史以来最笔直的数据传输光缆。
一群华尔街的奇异人士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是一群智力超群的反叛者,他们密谋揭秘金融市场的疯狂,揭露华尔街上那些大银行、股票交易所、高频交易公司赚取暴利的新把戏。《高频交易员》曝光了全球金融市场中不为人知的内幕,对当今世界快速演变的金融工具进行反思,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在操纵市场?
2017年4月29日 已读
我国这样靠速度挣钱的是拍牌照的黄牛。
商业 投资 股票
亚洲教父 豆瓣
Asian godfathers
8.3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史塔威尔 译者: 史钰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 7
《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超级富豪们并不那么光彩的致富之道。详细阐释了包括印尼苏哈托家族、菲律宾马科斯家族在内的东南亚豪门巨族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帝国的。
对李嘉诚、何鸿燊、谢国民、林梧桐、陈永栽等香港、东南亚商业巨贾的发迹史和生意经均有详细的介绍。
主导东南亚商界的精明华人大亨创造了该地区的经济奇迹,对吗?错!事实上,上述经济增长和复苏都是由平凡的出口行业推动的,而非这些大亨。史塔威尔得出结论:“教父们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而不是推动者。”《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超级富豪们并不那么光彩的致富之道,详细阐释了包括印尼苏哈托家族、菲律宾马科斯家族在内的东南亚豪门巨族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帝国的。作者反驳风行的“文化论”,指出东南亚富豪普遍是华人后裔或有华人血统,与传统儒家文化无关。正像作者所指出的,《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不是为了“揭丑”,而是为了激发读者思考,从而探索一条使亚洲保持持久的平衡发展的道路。
2018年9月24日 已读
名字看起来很地摊文学,其实内容非常的学术化。简直就是一本反成功学的博士论文,论证你为什么成不了大亨,也论证大亨是怎么发家致富的。这本书读完,基本上很多经济乱象的背后,也差不多能猜出个七七八八的内幕了。
历史 商业 纪实 经济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