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Lens 中信出版社 2015 - 7
简介:
继《目客》之后,《视觉》系列主题书也是Lens杂志另作开发的升级之作,与《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内容架构延续Lens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继续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并升级阅读体 验。
3.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作为一本一流品质的人文影像读物,《视觉》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围绕一组组视觉感强烈的影像,诉说一系列关于日常和非日常的家庭记忆、普通或独特的个体经历的故事,这些人和故事穿越国家地理的界限而无隔阂,有亲密,又有距离,有激情,又有掩饰,那是人性与爱最真实的显露,那些安静的角落恰恰隐藏着激情。透过独特的影像和文字,看到丰富的人性与生活。
~~~~~~~~~~~~~~~~~~~~~~~~~~~~~
看点:
▶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侧重主题阅读,双月出版;《视觉》,侧重影像阅读,单月出版。《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视觉》突出强烈的影像阅读调性,更突出图文的完美结合,通过设计强化视觉体验。
▶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读可以作为精致收藏品。
▶ 在阅读体验上去杂志化,同时强化多元、丰富的内容张力。
▶ 独特视角的影像 + 不一样的故事阅读。
▶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文化学者刘树勇,画家陈丹青,美食家蔡澜,作家阿来、李洱、毕飞宇,企业家田溯宁、黄怒波,正安创始人梁冬,导演吴念真、许鞍华、陆川、张一白、顾长卫,公众人物周迅、姚晨、沈星、桂纶镁、何韵诗、郑秀文、尚雯婕、老狼、许巍、李健,蔡康永、刘若英、袁泉、宋柯等。
~~~~~~~~~~~~~~~~~~~~~~~~~~~~~
评论: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 (经济学家)
这是我唯一全本读完并 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教授)
世界观改变世界。 Lens 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 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 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2016年11月6日 已读
略失望,周信芳周家那篇,从左派的观点来看,文化大革命不打倒这批人的确是不行的了。
人文影像 摄影 文化 视觉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豆瓣
作者: Lens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11
【内容简介】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展现了一系列摄影家们对本土社会长达数十年的记录。
“二战”后,面对战争废墟和被美国占领并改造的状况,新一代日本摄影家,不仅记录了这一进程,也探索了绝望与希望、传统与破坏、溃烂与重建这些复杂主题;而英国摄影家延续了英国国民性中的自嘲与黑色幽默,也延续了对公正、自由和改变的信仰,对改变世界“仍怀有一丝愚蠢的幻想”。
此外,本书还有一群“逃离城市”行动派的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父母间隐藏之爱的感人故事。
历史、制度、风景总在不断变迁,其中凝固的人性坚韧、乐观、反省和希望,依然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温暖和力量。
--------------------------------------------
【编辑推荐】
▶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
▶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自2005年创刊以来,Lens一直定义影像之美、传递人性温暖,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视觉》系列读物延续Lens成熟的内容架构,并升级阅读体验。这里有切近生活的重要人文话题、各种“美妙的人”、有温度的历史和艺术,平静、优雅,诚恳而有趣。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评论】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作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 (经济学家)
这是我唯一全本读完并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
世界观改变世界。Lens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作家)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Lens·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Lens 中信出版社 2015 - 8
【内容简介】
继《目客》之后,《视觉》系列主题书也是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与《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内容架构延续Lens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继续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并升级阅读体验。
3.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以一组关于孩子的故事开篇,摄影师们腼腆地躲在镜头后面,试图记录下自家小毛头成长轨迹上的所有琐碎小事,他们是父母此生最想达成的那件“正确的事”。
此外还将呈现陈丹青首次用照片讲述的生活故事、摄影大师泰伦·西蒙的三组精彩作品、中国“剩女”的故事、法国乡村少女生活、“裸体”摄影师以及《十二怒汉》的60年环球之旅。
这些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的付出、失落、安慰,其中有宁静的情绪,也有好奇的探索,在温和与冷静之间,伴你度过一个有故事的夏天。
--------------------------------------------------
【编辑推荐】
▶陈丹青摄影作品首次公开,长篇呈现陈丹青镜头下的生活与游历。
▶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读可以作为精致收藏品。
▶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视觉》突出强烈的影像阅读调性,更突出图文的完美结合,通过设计强化视觉体验。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媒体评论】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作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 (经济学家)
这是我唯一全本读完并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
世界观改变世界。Lens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作家)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2016年12月8日 已读
不算好也不算坏,中庸的一期杂志。
Lens 摄影 杂志
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 豆瓣
作者: Lens 2016 - 8
【内容简介】
《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讲述了几组想要冲破现有生活、却由于种种原因被困住的故事,“我们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
芭蕾舞演员,一群用最优雅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却少有人知她们的世界单调、辛苦和封闭。北京东五环外一群生长在城中村的孩子,将镜头对准身边——那里是他们尽情撒野的游乐场,也承载着他们被城市过滤出来的人生。
还有从小就被迫和家人离散的中国艺术家,失恋的女孩,经历身体和情绪猛烈变化的青春期少女,生活在智利贫民窟中的底层人,以及因为身体羸弱、同性恋而不被周围人接受的敏感少年……
他们渴望冲破一些封闭,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
------------------
Lens作品:
《目客》系列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目客004:猫》
《视觉》系列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
影像系列
《把青春唱完》
《走来走去》
------------------------------------
【编辑推荐】
▶城市边缘,一群看向自己童年的孩子。《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以70页篇幅呈现了一群城中村孩子的故事。那里是他们尽情撒野的游乐场,也承载着他们被城市过滤出来的人生。以孩子的眼光、以局内人的视角,真实地呈现社会的多元世界,以及童心的纯真、有趣,堪称中国版的《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
▶摄影师拉尔·拉特雷和一个芭蕾舞团一起生活了多年,拍摄了一组震撼人心的作品“天鹅”,《视觉007:想要不提供翅膀的飞翔》首次独家刊登了这组作品。与此同时,我们还原了美丽背后,一个充斥着伤痛、竞争、清贫、困顿的真实芭蕾世界。
▶本期还有著名华裔艺术家刁德谦充满伤痛的家庭故事;荷兰国宝级摄影师厄文·奥拉夫授权刊登的其全部职业生涯代表作;以及一群被称为“炸弹狗”的亡命年轻人的故事。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2017年1月26日 已读
最好的选题和照片是来自皮村的孩子们的。_x000d_好的照片是心里有情绪和故事要表达,而不是技巧和光影。
Lens 影像阅读 摄影 艺术 视觉
Lens·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Lens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9
【编辑推荐】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以60页大跨幅版面,尝试向观看者展示什么才是真 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旅行摄影。我们带读者来到“冰与火之国”冰岛,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展开了环岛之旅,记录下了那些真正打动心扉、足以回味终生的时光画面。好的旅行照片,要求观看者以好奇之心体会,以敏锐的嗅觉探寻,以谦卑之心等待,以细致的目光观看。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还将带读者去探访一个生活在法国森林中的现代家庭。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受困于狭窄的生存环境、充满压力的人际关系,以及逐渐丧失的与土地的亲密联系,而这个家庭选择脱离这些桎梏,在人与自然、家庭和自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绝对纯净的关系。
▶本期还有一组故事,关于自杀者生命最后时刻的所见所想;权力、财富对人外貌的深刻塑造,以及“温故1925”。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
【内容简介】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中的几组故事,意在“面对复杂,寻找纯净”,探讨人与自然、家庭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在北欧的“冰与火之国”冰岛,我们探访自然环境对人的塑造,讨论旅行的心境,以及将自己放逐在纯净自然中的疗愈之魅。
在法国森林中,我们和一家人相遇,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亲子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都在他们身上以最简单恰当的方式上演着。
这一期里,我们还将一起“温故1925”——两次大战之间的“纯真年代”。
即使面临死亡,人类的心也向往着纯净的归属之地——我们去往了那些“自杀目的地”:那里有让人心归安宁的风景,也飘荡着让人心碎的故事。
还有一组“权力肖像”,想要剥除“社会人”脸上的装饰。在镜头下,政治家露出了他们空洞的一面,连朱丽·德尔比和比诺什这种级别的演员,也被激怒了……
-------
Lens作品:
《目客》系列
《目客001:花朵与我》
《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目客004:猫》
《视觉》系列
《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视觉005:以手抵心》
《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
影像系列
《把青春唱完》
《走来走去》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 豆瓣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9.0 (6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翰·汤姆逊 译者: 徐家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2015 - 5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间,约翰•汤姆逊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镇江、厦门、福州、宜昌、九江、烟台、宁波……镜头下既有达官显贵与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时局,显要人物如恭亲王奕、晚清重臣李鸿章、两广总督瑞麟、军机大臣宝鋆、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毛昶熙、户部尚书董恂、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有珍贵的影像呈现;又如烟客、媒婆、马快、兵卒、囚犯、纤夫、乞丐、僧尼、商贩、艺伎及识银、缫丝、制茶、葬礼等等社会百态都有生动的记录,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时的上海外滩,以及铁路、轮船等新的气息,也是书中重点观照的对象。
汤姆逊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大师,更是一位带着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观察者,他对中国社会的解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镜头或是文字,视角都颇为科学、严谨,至今仍觉新鲜、生动。我们看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不仅仅是1870 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因而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却可视为文字的说明。
汤姆逊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而在当下中国,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的中国,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2017年6月21日 已读
窥见历史的窗户,透过照片已经无法想象出那个年代。如果能多些解说就太好了。
历史 摄影 晚晴 理想国
摄影师手册 豆瓣 Goodreads
On Being a Photographer
8.8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大卫·赫恩 / [英]比尔·杰伊 译者: 纸上造物 新星出版社 2019
【如何如摄影师一般思考与行动?】
【摄影是关于人生的。】
【通过镜头,摄影师将人生态度投射至作品。】
这是一本关于摄影的书——但摄影是关于人生的。
从给摄影术语下定义入手,大卫·赫恩着手指导年轻摄影师如何高效、实际地选择属于自己的拍摄主题,如何拍到满意的单幅作品乃至完成整个专题,甚至如何挑选完美的鞋子和摄影包。你会发现,真正的摄影绝非仅仅是拿着相机在街上转悠,而是涉及列表、做计划、阅读、研究、分析、建立编档系统等大量艰苦的工作。可以说,摄影师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拍摄开始前和拍摄结束后完成的。
除了指导读者“如何成为摄影师”,大卫·赫恩与比尔·杰伊还探讨了摄影的未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化影像,传统纪实摄影将如何定义自身?赫恩在九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依然直指要害。此外,两人共同厘清了摄影师基本都会遇到的九个误区,切实为读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帮助。
本书不涉及摄影的具体技术及操作,而是告诉读者“如何如摄影师一般思考与行动”。换言之,《摄影师手册》不教方法,而是传授方法论。
大卫·赫恩与比尔·杰伊试图找出所有摄影师都通用的基本原则,无论其摄影风格如何,属于哪一摄影流派。
赫恩认为,人生的目标是成为潜在的那个自己,而摄影提供了通向这一目标的完美工具。对他来说,摄影与人生无法分离,摄影师并非无形地躲在相机背后,而是通过镜头,将自己的人生态度投射至作品,并留下个人印记。
2020年1月15日 已读
知道了摄影师的另一面,所谓偶然无非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运气,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影像 摄影 艺术 读库 马格南图片社
返场 豆瓣
7.8 (5 个评分) 作者: 高原 东方出版社 2020 - 9
1990年到1999年,是中国摇滚乐的黄金十年,“魔岩三杰”的影响力和传奇,崔健教父地位的奠定,都在这十年发生,而孕育这一切的土壤,是在北京,这是当时中国所有热爱艺术的年轻人的唯一选择。那十年,是北京文艺圈的“野生”年代,它自由、丰富、浪漫、奇幻,汇聚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 灵魂,也写就了一篇又一篇传奇乐章。
高原作为摇滚这些年的核心见证人和参与者,以摄影师的身份用影像记录下了当时的人和事,日常与炫目,颓废与热血,青春与真挚。本书以高原拍摄的百余张未曾披露过的珍贵照片为线索,穿插老狼、张楚、郑钧、高旗、邓讴歌等人的口述和采访,用影像和文字,全面展现了中国摇滚乐伊始不可复制也不会再有的传奇时代,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北京故事”,也为我们了解20世纪90 年代的都市,以及大批理想化青年的文艺生存状态提供了珍贵资料。
————————————————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所摄及采访人物均为演艺圈知名人士。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本书中作者为本书演唱的单曲首次面世。
————————————————
▼ 明星推荐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很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很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头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由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2022年1月9日 已读
比高原的上一本摄影集《把青春唱完》更好,更厚重也更全面的回顾了90-98的那些记忆里的快乐时光,加上当事人的文字,好像那个时候的北京,真的和现在的不一样,也许只是回忆的滤镜吧,但还是说青春再好,也是不能返场了,那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 摄影 摇滚 艺术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