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
日本的起起落落 豆瓣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德鲁·戈登 译者: 李朝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本书为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两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通论著作,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另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读者借此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毒舌北野武 豆瓣
7.1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北野武 译者: 李颖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2
说你想说的话,别再沉默了!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已经过时了。
拿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说“不”,才是现代社会的信条。
北野武声称自己是“毒舌第一人”,他那特立独行的姿态和立场不仅在他“暴力美学”的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也在这本宣言式的作品得到彰显。
本书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说坏话的秘诀;传授大家如何用挑衅的话语反击任何冒犯你的人,以及漂亮地使对方哑口无言!
日本AV影像史 豆瓣 Eggplant.place
アダルトビデオ革命史
6.7 (33 个评分) 作者: [日] 藤木TDC 译者: 陈涤 新星出版社 2013 - 8
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AV发展历史的读物。以文化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AV的人和事。把AV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重新定义——不要觉得你懂AV,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
日本每年流通的成人视频超过一万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色情影像生产国。通过互联网,日本制的无码AV流向世界各地,其质量之高堪与动漫相比肩,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可是另一方面,AV属于地下状态的边缘文化,至今未能有一部详尽的历史。本书通过熟知业界的作者之手,首次多方位地展现了AV的发展历程。
系紧兜裆布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兜裆布即“犊鼻裈”,在中国早已不传,在日本却至今犹见,一句“系紧兜裆布”,颇能为大和精神传神。这一册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谈日本的精神与文化,前半部大致依时间顺序谈起。从“君从何处来”的史前、到有了“国号”、“年号”的时代,到“日之丸、君之代”,一路解读“单一民族是怎样炼成的”和“万世一系的尴尬”。从《古事记》到《源氏物语》、从遣唐使到镰仓大佛、一路谈到明治维新与大正浪漫。后半部或从空间贯穿着谈起,如“东与西”、“表与里”;或拈出国民性特征立论,如“缩小”、“夸张”、“道歉的习惯”、“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等。至于“葬礼上的笑颜”、“吃骨灰”等篇,别辟蹊径指向日本文化的特异性。篇末立足当下,以“混浴的复兴”和“日语将消亡”作结。
幕末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司马辽太郎 译者: 尹蕾 / 陶霆 重庆出版社 2014 - 7
《幕末》他们是普通的下级武士,却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抛却故土,远赴他乡。他们化身刺客,隐身暗处,挥舞手中长刀,不惜双手染血,唯愿在列强环伺中救国于危难。
安政七年(1860)三月三日,大雪。与美国人签订通商条约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进城觐见将军途中,被刺客暗杀于江户城樱田门外。随后,开国主张被一片“攘夷”之声淹没。武士们纷纷请缨,誓要将外国人赶出日本。
明治元年(1868)正月十五日,取回政权的明治天皇昭示天下:与友邦建交,乃国际公理,需妥当处置,望万民谨记。此举掐断了企盼“攘夷”的武士们最后的希望。他们,成为了可悲的弃子。
暗夜中的刀光绽放,一曲鸟尽弓藏的武士绝响!
太宰治的脸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主要谈文学、作家及出版。作者早年曾主编《日本文学》杂志,关于文学与作家的内容犹如取自自家药笼。近年来日本文学译介日益增多,读者读其书,更希望知其人。前半部以作家为轴: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太宰治、坂口安吾、井上厦、丸山建二……作者在描写一位作家时,往往从最典型的人物特征或生平逸事入手,以一斑窥全豹;而当这些文章排列在一起,则呈现出一部别有趣味的日本文坛列传。接下来是关于历史小说的一辑文章,作者曾翻译过藤泽周平《黄昏清兵卫》,谙熟日本历史小说三昧。后半部以文学特征或分类为纲,如私小说、官能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轻小说、超短篇等等,杂以“作家的无聊故事”:学历、自卑、自杀、亡命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呈现出日本文学的丰富面目。至于《编辑造时势》、《误译的深度》、《翻译是批评》诸篇,则体现出作者对文学、出版、翻译的独得之见。
浅草小子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北野武 译者: 吴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3
北野武,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殿堂级大师。强悍,孤独,无敌。
浅草,位于东京都台东区以浅草寺为中心的老城区,东京最具代表的大众娱乐街区。
这本书里,北野武自述了一部导演“北野武”前传——浅草小子“彼得武”。在浅草法兰西座师从深见千三郎的日子,决定了“彼得武”日后的人生。
只有浅草。去浅草决一胜负。浅草就是一切。浅草在呼唤我!满脑子装的都是“浅草”这两个字,我开始坐立不安。也许此时,我内心里奔涌的,是曾经做过说书艺人的、已经不在人世的祖母的血脉。虽然我还不太肯定……
模仿犯BOOK1 豆瓣
8.3 (28 个评分) 作者: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狂走日本 豆瓣
作者: 毛丹青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 7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
最受日本舆论界赞许的双语作家毛丹青,多年的日本旅居生活和穿梭于两国文化的丰富经历使得他对异域文化有独特的微妙体验。正如作家莫言的比喻:他是一条鱼。
新版的《狂走日本》选摘了毛丹青最富盛名的散文作品《狂走日本》和《日本人的七颗铜豌豆》菁华内容,以及部分最新创作感悟,从“风情实录”“文事清流”“万象人生”三个方面述及日本文化的各个角落,文章视角独到,文笔简洁,观点新颖,举重若轻。
作家莫言亲自作序推荐。
“他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发现了真正的日本。”(学者许纪霖《新民晚报》刊载)
“他用虫眼一般的视点观察的是一个个的真实。”(文评家池内纪《周刊朝日》刊载)
“他几乎是继鲁迅、周作人以来最富感性与悟性的知日派作家”(学者藤井省三《东京新闻》刊载)
“他是中国了解日本的一位大侠!”(导演田壮壮)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豆瓣
7.0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 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书时,一定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这是一本漂游于东瀛语词大海里的美丽的书。
——毛丹青(旅日作家、《知日》资深主笔)
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不少,但能说能写,而且写得好的,只有罕见的新井一二三。
——蔡澜(作家、电视主持人)
无缘社会 豆瓣 Goodreads
無縁社会
8.1 (19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高培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3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
模仿犯BOOK2 豆瓣
8.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模仿犯》足足写了5年,涉及43个人物,洋洋洒洒100万字,被公认为宫部美雪巅峰代表作,创纪录地荣获6项大奖,也是年度日本最畅销小说。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日本史上唯一荣获六项大奖的推理杰作——
◆第52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第5届司马辽太郎奖
◆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 ◆《达·芬奇》“年度小说”第1名
◆《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BEST10第1名
如果推理小说界有诺贝尔奖,必当授予《模仿犯》。——日本亚马逊
《模仿犯》是我读得最过瘾的小说,读得非常过瘾。——蔡康永
读者经由阅读小说开始深思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她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森田芳光(日本导演)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野崎六助(日本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者花了漫长的五年时间书写,你不能急着三天两夜读完,太不公平!一种耐心与毅力的赛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赖明珠
《模仿犯》共3部,本书为第2部。
模仿犯BOOK3 豆瓣
8.8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6
《模仿犯》足足写了5年,涉及43个人物,洋洋洒洒100万字,被公认为宫部美雪巅峰代表作,创纪录地荣获6项大奖,也是年度日本最畅销小说。
东京,大川公园,一只齐肘而断的女性之手赫然遭人遗弃,引起轩然大波。一个男人随后不时致电媒体,自称就是凶手,还透露犯案细节,嘲笑警方,甚至大胆做出杀人预告,历时多年的连环诱拐杀人案由此逐渐显露出来……
“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绝对的恶为基础。 ”
日本史上唯一荣获六项大奖的推理杰作——
◆第52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第5届司马辽太郎奖
◆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 ◆《达·芬奇》“年度小说”第1名
◆《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BEST10第1名
如果推理小说界有诺贝尔奖,必当授予《模仿犯》。——日本亚马逊
《模仿犯》是我读得最过瘾的小说,读得非常过瘾。——蔡康永
读者经由阅读小说开始深思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她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森田芳光(日本导演)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野崎六助(日本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者花了漫长的五年时间书写,你不能急着三天两夜读完,太不公平!一种耐心与毅力的赛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赖明珠
《模仿犯》共3部,本书为第3部。
火车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张秋明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算了,停止吧。
你已经累了吧,我也累了,筋疲力尽。
我不想再追下去了,你也无法永远逃亡。
我要问你什么根本不是问题。
我见你,是想听你说自己的故事。
你没有告诉其他人的故事,你一个人承担的往事,你逃亡的岁月,你销声匿迹的岁月,你一点一滴累积的人生。
【火车】:冒着火的车 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
银行职员和也觉得很幸福。他刚和认识了一年四个月的彰子订了婚。
采买结婚用品时,和也发现彰子没有信用卡,便为她申领,却被告知这个名字上了信用黑名单。和也找到彰子询问,彰子却比他更吃惊。
第二天,彰子失踪了。和也托人调查,发现她的一切竟都是假的。
她到底是谁?
《火车》是日本20年来最了不起的推理小说。
——《读卖新闻》
宫部美雪写得最深邃悲苦的小说。
——《产经新闻》
一流的推理悬疑小说,同时也是多重债务问题和信用破产问题的人生教科书。
——《朝日新闻》(日本)
这位直木奖得主代表了日本当代文学水准。
——《出版家周刊》(美国)
宫部美雪是一位具有悲悯胸怀和敏锐眼光的伟大作家。
——《纽约时报》(美国)
这位获奖无数的女作家,将日本社会的阴暗面写得体无完肤。
——《卫报》(英国)
我特别钦佩宫部美雪,她在有限的空间中,依然写出聪明又温暖的东西,非常难得。
——蔡康永(艺人)
宫部违逆流行戏剧的基本感情用事通则,让作品从满街的流俗堆中脱颖而出。
——唐诺(作家)
只有宫部小姐才有这种真本事,能用一起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
——森田芳光(导演)
宫部美雪是日本作家的旗手,也是最接近松本清张地位的人,其作品的安定感与(读者对作家的)阅读期待,宛如斯蒂芬·金。
——福田和也(评论家)
宫部的小说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乐园。
——野崎六助(评论家
地狱中的爱神 豆瓣
Eros in Hell: Sex, Blood and Madness in Japanese Cinema
6.6 (5 个评分) 作者: [美]杰克·亨特 译者: 吴鸣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 5
《地狱中的爱神:日本另翼电影史》却用理性和严肃的学术态度详细地对它进行了解析。全书以日本桃色电影的发展史为主线,分八章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桃色电影,并重点分析了几位重量级大师如若松孝二、大岛渚、佐藤寿保、中野贵雄等的主要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第一次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从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层次剖析了这一类型的电影在日本兴盛的原因以及特性。是一部电影艺术以及日本后现代文化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佳作。
大正文化 豆瓣
帝国のユートピア
6.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竹村民郎 译者: 欧阳晓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译者说
这是一本讲大正文化的书,但并不是只讲文化的书。
它讲的是世界史里的一段日本史、一个激荡巨变的日本社会,通过关注这一时空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性,考量日本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民主主义萌芽,达成对这一时代的宏观把握。
如作者所言,为写出世界范围的人们能广泛理解的 同时代史和日本文化论,避免陷入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上对这一段历史普遍偏重政治史研究的岛国自闭性研究倾向,他放弃使用只在日本通用的“大正民主期”的时期划分,采用了重视世界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九一零年代---一九三零年代”的时期划分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写社会史、写文化论,在理性文字里不吝放入感性的“自己”。那个骑着自行车绕着球场悠悠转,透过高高的白杨树叶看到蓝天上大朵大朵白云的少年,也许不曾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写这么一本研究大正的书,而那个球场、这段记忆会出现在书中有关“大正文化村”的描述里,并且深深感动了夜深人静敲着电脑的译者。
菊次郎与佐纪 豆瓣
菊次郎とさき
8.7 (64 个评分) 作者: [日]北野武 译者: 陈宝莲 译林出版社 2015 - 2
【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暖心大作,笑中藏泪,细述他与他的“超级阿爸阿妈”】
•电影大师北野武,笑谈贫寒童年,温情讲述别样成长故事。
•出身底层,北野三兄弟却能成为企业高管、教授、名导演,讲述母亲教子的大智慧。
•北野武披露创作灵感的起源,理解北野武艺术人生的“第一自传”。
•台湾名导吴念真、陈玉勋、作家郝誉翔联名推荐!
父亲菊次郎,凡事靠酒壮胆,糗事一箩筐的油漆工,北野武电影中的悲情英雄。
母亲佐纪,自称“出身名门”的平民主妇。被母亲毒舌“鞭策”半生,北野武却最终坦承:我是全国最恋母的男人。
◆著名导演吴念真感动作序:
你将读到的是北野武的出身、父母、兄弟和家庭的故事。
但请放心,这绝非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写的那种“优良课外读物”。
相反,北野武用搞笑到甚至刻薄方式描绘这些人和事,让我们在笑与泪的交织中,看到真情和真实,看到那么多情、柔软的心。
◆《佐贺的超级阿嬷》作者岛田洋七:
对我来说,我的教科书就是“人”,而那本最重要的教科书,就是北野武。
◆北野武亲笔致信中国读者:
穷人家的孩子,不管日本还是中国,童年光景大概是一样的。
假如中国读者因我这本书而想起一些有关家人的事,
我就很高兴了。
没有了鲔鱼,没有了黄油 豆瓣
7.0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新井一二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0
“今天的日本虽说是夕阳国家,就整体生活的水准而言,却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但是东京夕阳无限好,日本真正的没落是现在才开始的。”
没有了鲔鱼,没有了奶油……还有秋刀鱼;
没有了御宅族,没有了梦中企业……还有最爱的咖哩饭;
没有了小室哲哉,没有了贵族首相……但还有不谈恋爱的年轻人。
你是否曾经想过,现在的日本就是我们的未来?
在日本,小室哲哉曾经是排名第四大有钱人,后来却像乞丐一样到处骗钱,
九百万人的大阪城,搞笑艺人成为政治领袖,让人傻眼相对还是拍手称奇?
在日本,三分之一的上班族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五十个小时以上,
二分之一的大学招生人数不足,恐怕面临倒闭的危机,
过去年轻人谈恋爱比什么都重要,但在今天工作比约会重要……
在日本,新流感戒备比谁都紧张,少子化对策比任何一国都提早设想,
食物风波惹得满城风雨,企业谢罪不断上演,
这样的日本很难想象,富足成熟的社会,另一方面却残酷冷淡……
厕所女神 豆瓣
作者: [日本]植村花菜 译者: 宋卉 译林出版社 2015 - 6
《厕所女神》讲述的是植村花菜和外婆在一起的感人故事。童年的植村讨厌打扫厕所,外婆就告诉她厕所里有一个女神,好好打扫厕所就会像“厕所女神”一样美丽。 然而进入青春期后植村花菜开始叛逆,成年后又在外忙碌,回家也越来越少了。外婆去世,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亲情,是植村花菜创作和进步的动力,为了外婆,为了家人,植村花菜一直在努力!《厕所女神》是她写给外婆的歌,发行后红遍亚洲,有人评论说“每听必哭”。这本书是植村花菜献给外婆的回忆之书,芦田爱菜主演同名电影。无论漂泊到哪里,不忘初心,因为她相信,歌曲会把每一个人的心联接在一起!
美在青苔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谈日本文化之“美”,但并非坊间已谈成俗套的“日本美”,而是多维的、甚至具有意外性的“日本之美”。开篇从“观音菩萨的脚”谈到“脚气”、“学步”,对周作人以来屡被谈及的“脚”翻出新意。接着一路谈“红指甲”、“肚脐眼儿”、“头发”、“胡须”、“脸”、“眼”、“粪尿”、“屁”等等,堪称身体文化论的小专辑了,这里的“身体”却比流行的所谓“用身体写作”的“身体”丰富得多。《形或型》、《美在青苔》诸篇点出日本美的真髓,《地震》、《台风》、《八景》、《东京的胡同》、《四贴半》诸篇则描画日本美的各个侧面。接下来对具体的文化符号进行解读,如大黑柱、风铃、茶碗、鲤帜、招猫、天狗、鼓上巴等等,将历史、田野、社会杂糅在一起,不无文化人类学式解谜揭秘的意趣。此外还有关于日本美术的《北斋漫画》、《梦二美人》等等、关于传统文化的“艺妓”、“相扑”等等,关于审美的《从高雅到低俗》、《雅从何来》等等,可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