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无约束的日本 豆瓣
作者: (美)约翰・内森 译者: 周小进 / 胡应坚(校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4
本书旨在描述当代日本生活,中心论点是:日本民族迫切地需要恢复作为记忆存留在想象力中的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国”因素所吞噬。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 豆瓣
作者: 王学泰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 - 10
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项“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动惊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用,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名人推荐:
要研究游民问题,实际上不能不研究整个中国社会与全盘中国历史,学泰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
作为一个学者,学泰声明“本书不会介入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我认为,像本书这样的对游民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对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及其未来的走向也有很大的意义。
——李慎之
王学泰先生积二十年之功完成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无疑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力作。在我看来,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对其所研究的对象,有精细的把握,但其解释力仅限于 “这一个”;而另一种研究,则通过 “这一个”,作出更具普遍性的概括,提出了具有更大解释力的概念,因而具有某种理论价值。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研究就属于后者。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Goodreads 豆瓣
9.5 (78 个评分) 作者: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其它标题: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百变小红帽 豆瓣
Little Red Riding Hood Uncloaked: Sex, Mora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a Fairy Tale
8.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凯瑟琳·奥兰丝汀 译者: 杨淑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话说1697年一个穿红色连帽披肩的小女孩,在森林里遇见一只狼之后,就在各个时代幻化出不同的角色:她是被保护、被训诫的纯洁女孩儿;却又曾经勾搭大野狼;或摇身一变在好莱坞夜总会大跳艳舞;搽密丝佛陀口红,喷上香奈儿五号香水,开红色敞篷车,到处卖弄风情;甚至掏出武器将危害她的家伙干掉……她的演技毫不含糊,她永远是世人心目中的百变女主角——小红帽。
一则看似简单的童话,为何引起文人、艺术家、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女性主义者、广告人等诸多人们的兴趣,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被改编再造?
这本书充满了有趣的历史典故,通过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与解构,为读者揭开红色连帽披肩下的所有秘密。
伊索尔德的魔汤 豆瓣
Isoldens Liebestrank:Aphrodisiaka in geschichte ung gegenwart
作者: [德]克劳迪娅•米勒-埃贝林 / 克里斯蒂安•拉齐 译者: 王泰智 / 沈惠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4
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有关催情药的文化。
足球人 豆瓣
作者: [英]西蒙•库柏 译者: 闵楠, 陈旸, 吴瀛 漓江出版社 2012
当话痨克鲁伊夫被对方三名队员压在身下,还要叽里呱啦指导队友进攻时,少年齐达内正在达达广场苦练日后使他扬名立万的“马赛回旋”,而此刻的法布雷加斯可能正依偎在祖父怀中,在诺坎普球场第一次观看巴萨队的比赛,仅比他年长一岁的梅西那时还在阿根廷,十年之后,已显出足够足球天分的他,为了不让身高问题扼断自己的足球梦,将与家人一起远赴西班牙……
足坛可能是圣殿,也可能只是一个名利场,有人一直在奋斗,有人却禁不住诱惑,就此声色犬马——其中最能折腾的,可能是两位“老马”:迭戈•马拉多纳,马尔科姆•埃里森。
足球有梦想,足球有谋略,足球更需要人生大智慧。
西蒙•库柏,资深体育记者,专为《金融时报》等媒体撰稿,与你分享足坛大腕们的足球人生路。
猿形毕露 豆瓣
作者: [美]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 译者: 陈信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4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进化路途中和人类最为相似的两种动物,从他们的群体关系、家族构成、性格甚至两性关系中,可以窥见我们自己。德瓦尔先生的《黑猩猩的政治》是对黑猩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后写作而成的学术著作,而本书则是进一步加入了他对倭黑猩猩的研究,写成的一部幽默风趣的科普书籍。到底我们人类更像生性好斗的黑猩猩,还是温柔乐观的倭黑猩猩,读完本书,自有答案。
本书2005年首次出版,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推荐好书等殊荣,文字授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近十年来研究动物行为学和人类学的优秀科学普及读物。
临水照花人 豆瓣
作者: 蔡登山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5 - 6
本书是台湾文化名人蔡登山对张爱玲和其小说《色•戒》的历史背景的考证和评价。作者通过对张爱玲小说《色•戒》的史料钩沉,层层剥离出小说虚构的原型,认为张爱玲写易先生和王佳芝,其实是了断自己与胡兰成之间一段失败的情缘。作者掘隐发微,如侦探断案,探究了张爱玲的隐秘心曲,有助于更好了解张爱玲和她笔下的作品《色• 戒》。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 豆瓣
作者: 李银河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 - 6
此书系李银河一项性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到成果鉴定和较高评价。全书的资料全部来自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实际上是一个用科学的研究框架对这份报纸上所有涉性话语的一个文本研究。内容涵盖了对60年间主流话语在性氛围、涉性表达规范、淫秽品管理、卖淫管理、性病管理、人口管理、性罪错管理、婚外性管理、婚前性管理、同性恋管理诸方面的深刻分析和研究。
性审判史 豆瓣 Goodreads
Sex and Punishment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伯科威茨 译者: 王一多 / 朱洪涛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本书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性审判案件为引导,向读者展现了整个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同时亦清晰地呈现了西方法律的发展轨迹。
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审判结果,实则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乃至人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反映着西方各个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中的真实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现状,甚至对当今牵涉到性案件的审判,都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君主制的历史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布林达·拉尔夫·刘易斯 译者: 荣予 / 方力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这部通俗的历史叙述篇幅不长,但它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缘起与兴衰、王权与民众及教廷的关联;皇室权威的缘由、王权之间的勾结与明争暗斗、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明,君主制是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其初期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它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共存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制;它根植于宗教仪式、君主的神性本质及君权神授的理念。而由于种种外在的和内部的原因,特别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背景的异同,若干重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的作用,该制度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政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它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淡出历史舞台。
少林很忙 豆瓣
American Shaolin
7.8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修•波利 译者: 陈元飞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那天夜里,直到那场较量开始前,少林寺还是很平静的。
一家法国杂志来少林寺拍些僧人的照片,我便安排我的朋友兼武艺指导德清和尚、成浩和尚还有严师父给他们摆了几个姿势。拍照非常成功,于是对方邀请我们所有人共进晚餐。
我们刚刚开始吃饭,另一桌的女服务员就走了过来,在德清和严师父耳边低语了些什么。
“他真的说想切磋一下?”德清问道,手中紧紧握着酒杯,看样子随时都可能把酒杯捏碎似的,“就是要挑战我们喽。”
“哪个人?”严师父问。
“他姓吴,”服务员说,“说是从天津来的武术大师,那些是他的弟子。”
“那就让我和他过过招,”德清继续说道,“我一定要打死他!”
严师父按住德清的手,“让我想想。”
严师父为人谨慎,深谋远虑;德清则天真率直,大大咧咧。严师父二十五岁了,比十九岁的德清和他师兄都要年长,于是德清不说话了。严师父的脸是功夫片里标准的恶棍脸,极其丑陋,让人过目难忘。我挺喜欢他的。
至少那晚之前一直如此。
我扭头发现严师父正看着我,脸上微微露出笑意。
“包默思,”严师父叫着我的中文名,“你先和他打。”
德清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能让他先打,要是输了怎么办?这可事关少林的声誉和脸面啊。”
严师父端起一杯白酒,一饮而尽。
“包默思,我已经决定了,”严师父眼里闪烁着期许,脸上又有些幸灾乐祸的笑意,“一刻钟之后,你和吴大师在训练大厅较量。”
“一刻钟之后?”我傻眼了。
“咱们去吧。”严师父说。
政治秩序的起源 豆瓣 Goodreads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7.8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毛俊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三种机制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那么,这三种机构最初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又在何等条件下得到发展?建立的顺序如何?彼此间有何关系?
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政治秩序的起源》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本书第二卷将延伸到当代,敬请期待。
再会,老北京 豆瓣
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
8.4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麦尔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 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厌女 豆瓣 Goodreads
女ぎらい
9.1 (77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豆瓣 Goodreads
五德玄奇编年史
5.6 (22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2
这是一部最精短、更生动的中国通史。“文字鬼才”马伯庸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线索;打破以政治大事为纬、以帝王更替为经的写史手法,用最新颖的主题“王朝的德性”重新串联历史;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点,将枯燥单调的历史真实变得新鲜有趣。
翻开《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接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读完本书,你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架构起中国历史的轮廓;在轻松、欢乐的行文中,领悟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末日巨塔 豆瓣
The Looming Tower
8.7 (18 个评分) 作者: (美)劳伦斯•赖特 译者: 张鲲 / 蒋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5
1996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谢尔曼驱车前往亚力克站报到。
亚力克站是中央情报局的第一个“虚拟”情报站,在组织结构图上,这个站点被标为“恐怖分子资金链”,隶属于中情局反恐中心。实际上,它的工作就是追踪一个人的活动——奥萨玛•本•拉登。
亚力克情报站已经搜集了35卷有关本•拉登的资料,这35份卷宗描绘了一个以救世者自居的亿万富翁。他出身的家族规模庞大且极具影响力,与沙特王国的统治者关系密切。他自己也因为在阿富汗发动反对苏联入侵的“圣战”而名声大噪。
1996年8月,本•拉登在阿富汗的一个山洞里向美国宣战。之后的时间里,谢尔曼独自一人继续对他进行调查。谢尔曼绘出了基地组织的网络分布图,他发现组织的很多同伙都和美国有关,他断定这是一个以摧毁美国为宗旨的国际恐怖组织。可是,当谢尔曼想与上级讨论此事时,上头却连个电话都不回。
无人理睬的谢尔曼,只能独自思索那些日后每个人都会去想的问题:这个组织从何而来?它为什么单单选择攻击美国?怎样才能阻止它?
他就像是一个观察着载玻片的实验室技术员,那上面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在显微镜下,基地组织的致命特性开始显露出来。这个组织很小(当时只有93名成员),但它是更大规模的激进运动的一部分;这种运动遍及伊斯兰世界,尤其是阿拉伯国家。
最可怕的一点是,几乎没有人重视它。它太怪异、太原始,也太遥远。然而,基地组织绝非只是来自7世纪阿拉伯的古董,它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现代工具和现代思维。这并不奇怪,因为基地组织的故事,其实是不久前从美国开始的。
男人这东西 豆瓣
男というもの
7.4 (41 个评分) 作者: [日]渡边淳一 译者: 炳坤 郑成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 2
渡边淳一依据自身亲身观察与体验写的《男人这东西》, 在日本出版后曾引起巨大反响。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分析了男人与女人的性心理发育过程,着力探索计策性活动的文学与文化意义,指出泄欲是人逃避不了的事实,人应该发展亦被社会压抑的性。
2016年4月13日 已读
百分之一百是真实正确的,最后的关键是一夫一妻制度本身就是反人类反人性的。
人文 文化 社会 社会学 经典
“恶所”民俗志 豆瓣
「悪所」の民俗誌―色町・芝居町のトポロジー
作者: [日] 沖浦和光 译者: 张博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8
《“恶所”民俗志:日本社会的风月演化》是一本关于日本风月场所,即“恶所”的文化性研究著作。日本的“恶所”包括两个部分,“色町”与“芝居町”前者是娼妓的卖笑之所,后者是艺人的表演之地。
《“恶所”民俗志:日本社会的风月演化》通过对“恶所”前世今生的考察,不但使读者了解到日本另类的风月文化,认识到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日本,而且可以使人窥见日本人“好色”国民性的根源。
穷忙 豆瓣
THE WORKING POOR
7.1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希普勒 译者: 陈丽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在美国,穷是一种原罪。
为什么人们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教育、医疗和住房,就业、税收和福利,乃至性别、地域和文化。
穷,永远都是一个“系统”问题。
普利策奖得主,聚焦美国“穷忙族”,看见“看不见的美国”。
这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国。
洗车工无车可开,银行职员的户头只有2.02美元,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人,他们梦想,他们的失败。而比他们更失败的,是他们的国家。尽管美国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尽管美国宣扬“劳动致富”的信条,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却令这一切饱受质疑。
对于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来说,愤怒是一种奢侈。他们苦苦挣扎,筋疲力尽,找不到出路。他们的工资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脱离贫困,相反,他们为生活所累。人们常常用“穷忙族”来形容他们,而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矛盾。
在美国,辛勤工作的人不应该是穷人。
美国的经济起起落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显艰辛之外,基本没有改变。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家庭之间的资产净值差异加大,形成两级分化的局面。富人学区与其他学区的资源差距进一步扩大。因哮喘缺课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的人更多了,忍饥挨饿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狱之灾的人更多了,做底层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
美国人普遍不了解贫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该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他们信仰美国梦,认为即使是出身最贫寒的人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也让人们找到了责备穷人的借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资低是工人本身的错,因为工资低不过就是说明他的劳动价值低。在美国的大环境中,贫穷总是带有原罪的气息。
的确,在一个富有的国家当一个穷人,要比在一个贫困的国度当一个穷人,难熬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