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俄国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奥尔嘉·朵卡获 / Olga Tokarczuk 译者: 易丽君 / 袁汉镕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9
太古是个地方,它位于宇宙的中心。
倘若步子迈得快,从北至南走过太古,大概需要一个钟头的时间,从东至西需要的时间也一样。但是,倘若有人迈着徐缓的步子,仔细观察沿途所有的事物,并且动脑筋思考,以这样的速度绕着太古走一圈,此人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从清晨一直走到傍晚。
一个名为太古的地方,位于波兰偏远之地的虚构村落。它的四方边界由四位天使长守护:北面拉斐尔,南面加百列,西边米也勒,东边乌列尔。太古的边界有道看不见,且无法逾越的墙——那些自以为离开太古的人在墙前困梦,他们醒来后,反身回家,将梦当成了回忆。
禁烟在太古村的人们欲望本真,灵魂散发洪荒时代原始的气息,爱和恨同样强烈:伊齐多尔用他孤寂而蒙昧的一生爱着鲁塔——以身体喂养太古众多男人的麦穗儿和化身美男子的欧白立树,在夏夜交欢生下的女儿。
鲁塔看得见隐性的太古边界,听得见菌丝体心脏八十年一次的搏动,到得了太古的中心。鲁塔爱伊齐多尔,她在爱里久久地、久久地折磨着他。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往独来。当鲁塔逾越了边界,前往遥远的温热的南方,伊齐多尔要如何从世界四个窗口的束缚中离开…
奥尔嘉·朵卡获借着八十四则以不同时间为题的小章节,断裂又连贯的呈现出一个虚构的村落长达八十年的人事变迁,从中映照出万物存在的情境。她轻盈,诗意,充满神话意味的书写宛如一场亘古大梦,梦中流淌着生命、爱情,和时间的记忆。
绝望 豆瓣
Despair
7.7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朱世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4
《望》和我的他作品一样,不含有对社会的评价不公然提出什么思想含。它不升人的精神质,也不给人指导出一条正当的出路。它比艳丽、庸俗的小说有少得多的“思想”,那些小说一会大吹大擂,一会儿又被哄赶下台。热情很高的弗洛伊德学说的信奉会认为他从我的置已久的文稿中发现了形状新奇的东西,或者维也纳炸小牛肉式的梦,然而,如果仔细看一看和想一想,原来只不过是我的经纪人制造的一个嘲弄人的幻景。让我再补充一句,防万一,研究文学“流派”的专家们次应该聪明地避免随意给我加上“德国印象派影响”:我不懂德文,从没有读过印象派作家的作品——不管他们是谁。另一方面,我懂法文,如有人把我的赫尔曼称为“存在主义之父”,我将会兴趣盎然。
幽暗的林荫小径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伊凡·蒲宁 译者: 冯玉律 / 冯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蒲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瑞典科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评价:“他以严谨的艺术才能在文学散文中塑造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世界名著的特点”。本书共收入26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幽暗的林荫小径》、《米佳的爱情》等。
《幽暗的林荫小径》讲述了一个老军人旅途中在一家客店巧遇30年前的恋人的故事,小说被誉为“爱情百科全书”。《米佳的爱情》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米佳和戏剧学校女学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剧式爱情。
2009年5月21日 已读
纤细而高尚。景色描写细致入微。
东欧俄国
复活 豆瓣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 6
《复活(普及本)》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豆瓣
Der Mensch ist ein großer Fasan auf der Welt. Reisende auf einem Bein
8.2 (9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陈民、安尼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9
这本中篇小说集包括《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和《独腿旅行的人》两部作品。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温迪施一家等待着当局同意他们去国外的许可。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邻居离开了村子,而他们还在漫长的等待中,生活仿佛停滞了。这时,女儿阿玛莉做出了决定,用自己的肉体换取当局的公章。
《独腿旅行的人》:伊莲娜从东欧流亡到西德,暂居在柏林的一间政治难民营,不久后搬到一间公寓住下。她陷入与三个男人的四角关系,并竭力保持清醒。作者揪心的字句,表达出伊莲娜对故土的眷念,与小说中对柏林街道不带情感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作者处于人生过渡期的内心挣扎。
2011年9月2日 已读
诗歌,单刀直入,浓烈又残酷。
东欧俄国
克里姆林宫故事 豆瓣
Le Roman Du Kremlin
作者: 弗拉基米尔·弗多洛夫斯基 译者: 马振骋 2010 - 5
《圣彼得堡故事》(2003年,欧洲奖)、《克里姆林宫故事)》(2004年,路易-鲍威尔奖、最佳纪实小说奖)、《独特的俄罗斯故事》(2005年),是俄裔法籍作家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用法语写作,探索俄罗斯民族心灵,内容皆可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三部曲。作者凭借他的俄罗斯出身,多年外交生涯,语言才干,还有根据近年来陆续解密的档案,试图从历史、地理和政治三方面来说明疆域广袤辽阔、文明脉络模糊的俄罗斯。
“俄罗斯三部曲”不是历史八卦野狐禅,当然也不是代表官方观点的正史。它们只是人物有名有姓、事件有根有据的历史故事、或者称历史纪实小说。作者选择历史夹缝中的轶事,更多从历史人物的性格、素养给正史的记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似乎在漫不经心中给读者点破俄罗斯民族身份的特点、命运的诡异。也因为如此,让人读来兴趣盎然,深思怡情。
冰宫 豆瓣
Ледяной дом
作者: [俄国] 伊·拉热奇尼科夫 译者: 陆肇明 2002 - 10
拉热奇尼科夫的《冰宫》使俄国长篇小说的形成跨出了真正的一步,别林斯基把他誉为“俄国第一位长篇小说家”。这部作品在苏联一版再版,经久不衰,曾经拍成电影。《冰宫》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是小说魅力不衰的原因之一,连普希金也不能不为之赞叹:“诗毕竟永远是诗,您(指拉氏)这部小说的许多篇章必将永存下去,直到俄语消亡为止。”
十字军骑士 豆瓣
Krzyżacy
作者: [波兰] 亨利克·显克微支 译者: 易丽君 / 张振辉 译林出版社 2002 - 10
《十字军骑士》是显克维奇五部历史小说的压轴之作。作品以五彩缤纷的历史画面、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波兰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反侵略斗争。
1399年,波兰王后雅德雅德薇嘉去世。此后的十一年中,十字军骑士团不断骚扰波兰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过境小城堡的主人尤兰德和同样来自民间的骑士马奇科、兹贝什科叔侄面对国难,出于个人的的骑士荣誉感和爱国热情,以“小人物”的身份投身于卫国战争之中,通过生活和苦难的磨练,最终使个人的成长和卫国战争的胜利成为现实。
2011年8月31日 已读
耀眼纯粹的精神,金子一般的叙述。但是真的很长,有八百多页,用了一个月终于断断续续的看完了……
东欧俄国
白痴 豆瓣
作者: [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译林出版社 1994 - 6
一个忠厚、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年轻人梅什金公爵(即小说中的“白痴”)从国外归来,由于命运的安排被卷进生活的漩涡。他被两个同样十分美丽、非常聪明、蔑视世俗成见的将军女儿阿格拉娅和从小父母双亡被人面兽心的地主收为外室的纳斯塔西娅所爱。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冲突、斗争乃至凶杀。
2011年10月9日 已读
火一样激烈的情感和一位十九世纪的基督。除此之外,还非常喜欢利扎韦塔· 普罗科菲耶芙娜。
东欧俄国
自白 豆瓣
Исповедь
作者: [苏联] 马克西姆·高尔基 译者: 李志强 / 谢春艳 2010 - 11
《自白》(1908)为高尔基小说创作的精品之一。主人公马特维是一个遭遗弃的私生子,在浓厚的东正教意识的熏陶下长大。他虔信上帝,阅读了圣经和各种宗教书籍。人世的艰辛,教士和神父的贪婪无耻,使他逐渐对上帝的存在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探求生活的意义和信仰的对象,马特维开始四处流浪。在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历程之后,他最终意识到:“民众就是上帝。”小说中主人公在民众中找寻到“上帝”的精神探索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家所走过的精神之路的总结。
2011年10月18日 已读
好久没看过这么有嚼头的书了。
东欧俄国
诸神之死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俄)德·梅列日科夫斯基 译者: 刁绍华 / 赵静男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2 - 1
这部小说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反映了基督教和多神教的残酷斗争,刻画了罗马皇帝尤里安的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