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宗教
禅是一枝花 豆瓣
8.3 (15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 1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
空谷幽兰 豆瓣
Road to Heaven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译者: 明洁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10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这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书中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书中数十幅插图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宗教改革 豆瓣
Les Réformes : Luther, Calvin et les protestants
作者: Olivier Christin 译者: 花秀林 2003 - 1
《宗教改革:路德、加尔文和新教徒》主要内容:十六年世纪初,人文学家和神学家纷纷起来,投身于反教会的斗争浪潮。他们反对天主教会滥用职权的行为,提倡回复到从前比较朴实无华的教会。宗教斗争的开路先锋是路德。数年后,出现了加尔文。他们的思想几乎传遍了整个欧洲,但是后来出现很大分歧。
天主教会进行疯狂反扑和血腥镇压。圣巴托罗缪惨案用沾满鲜血的笔记录了宗教战争,直到1598年,颁布了南特敕令以后,这场战争方告结束。奥利维埃·克利斯坦向读者介绍了欧洲如何被宗教改革运动折腾得四分五裂,满目疮痍。
信仰的力量 豆瓣
作者: [英国] 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 余星 / 李柏光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 7
这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信仰的力量》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塑造了近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的精神风貌。
莲花次第开放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程然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6
一个寻求生命真相的年轻人,历经十年的心路历程,在无数个挣扎成长的暗夜里,不放弃对心灵的内视和自省,不放弃对青春的忠实考问,细细笔耕出一片别样的田园。她宛如一个你所熟识的朋友,向你完全信任地敞开心扉,让你看到她向善的愿望和努力。其文既有独特的视角,亦有对生命的真诚尊重。
圣经故事 豆瓣
作者: 廖诗忠 / 张芝梅 编写 1998 - 10
《圣经》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书籍,其中的神话、历史故事及其蕴含的哲理是两千多年来人类力求索解的奥秘。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将《圣经》的内容、作者、形成时间、历史背景,以及关于耶稣的传说等一一述及。
旧约笔记 豆瓣
作者: 张晓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基督教是所谓的“圣书宗教”,但“圣书”写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写的呢?古代以色列人的宗教和历史文化经典,部分地被基督教继承为《旧约》,它的历史跨度、文化含量、文学深度等等,与它的篇幅一样,大大超过后来的《新约》,而对于处在一种异质文化中的现代人而言,理解的难度,恐怕也同样是这个比例。
本书摘取了《旧约》中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些篇章,以现代学术成果为背景,用作者自己的眼光和感受,予以解读。
宗教追求神,反映的其实是人——人的欲念,悲欢,爱与恨,安与不安,理想的遥远,现实的残破。以民族命运为最终依托的宗教,带着与生俱来的某种悲壮。这种人的、民族的和历史的戏剧性,令宗教——和它们的圣书——久远不衰。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郝明义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 10
如果说《金刚经》是一部登峰造极的内功心法,《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则是作家兼出版人郝明义花了二十年时间摸索《金刚经》的心得报告。
有郝明义对自己的回顾,四十岁生日才“赫然发现”自己是牡羊座的郝明义,“归座认命”,决定改变自己的个性,开始寻找驯服激进牡羊的法门。他慢慢发现,原来所有驯羊的动机、基础与方法,都在《金刚经》里头。
本书描绘他如何花了十多年时间和自己的“念头”挣扎,并且以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身份,说出他接触《金刚经》的经过与心得。郝先生挣扎了那么多年,看了那么多的书,走了那么多的路,又经历了那么多事,写出来的文字,除了个人经历,也是读书笔记。
这些隽永的文字,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给寻找人生方向的人们一股正面的力量!最后,关于几部经典如何交叉使用,乃至于破解《金刚经》这部内功秘籍的极致境界,作者也以诚恳而自省的笔触提供了参考答案。
了凡四训 豆瓣
作者: [明]袁了凡撰 / 尚荣 徐敏评注 中华书局 2008 - 9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本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2010年5月16日 已读
修身养性,行善积德
信仰宗教
美好的晚年 豆瓣
作者: 圣严法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6
“夕阳无限好,不是近黄昏;前程美似锦,旭日又东升。”圣严法师常以本诗,勉励人们把握生命中的丰收季,将人生的耕耘结果与大众分享。本书由圣严法师亲自口述,记载从2005年到2009年去世前的生活点滴,特别是几度面临生死边沿,却不放弃生命意志,尽为善作,实践他所发“尽形寿,献生命”的愿。读此书,拂去焦虑的尘埃,让心灵沉静,发觉世间诸般的美好与广存的善意,圆融自在,长葆生机。
圣严法师声望极高,交游广泛,本书自政界、文化至宗教、民生均有清新的记述,故本书也是一部难得的了解台湾当下社会生活的本色作品。
平常禅 豆瓣
Being Zen: Bringing Meditation to Life
作者: [美] 艾兹拉·贝达 译者: 胡因梦 海南出版社 2007 - 7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内文由浅入深,逐渐引领读者进入身心实修体证的动力过程。在第一、二、三章中,作者先试图提醒我们不要逃避困境,要把困境视为道途;遭受打击时,必须学会将注意力转向内在,而不要习惯性地归疚于别人。接着他开始阐明实修生活的真义及厘清信念系统的方法。第四章的体证和目睹以及第六章静坐的三个面向,是本书最具有独门见地的方法概论,在其中艾兹拉为我们厘清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体证”与“觉知身体的感受”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修体悟。通常在身体上进行觉察时,我们可能会经验到前文所提到的三昧或三摩地——一种完全融入于客体的专注状态,但这种专注状态只是修行的初阶境界,因为从“体证”的肉度来看,专注于某个特定目标的定境仍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艾兹拉沿用了3+3的默观练习,来帮助修行人将三种不同面向的感官觉受同时纳入觉察,并配合着呼吸来进行。如果能不断地做这项练习,觉知的范围就会逐渐拓宽,到了某个时刻,我们很可能会突然跳进“纯然目睹”的空间,那时我们就不再认同惯常的自我感了。
第八、九、十、十一章则细腻地剖析了转化愤怒、恐惧、痛苦及烦恼障的实修体悟。艾兹拉毫不掩饰地描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慢性病史中的忧患意识,以及种种用心转化业习性的体证,令人不禁感叹东方的许多禅修导师虽有证量,却往往无法或不愿充分言传实修过程中的挣扎及起伏,只以意会式的含糊语言引人入胜,以致于丧失了禅的平等性和直朴精神,而流于威权操控式的教导。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从介绍禅法修持的基本要点出发,继之以禅法如何对治心念、转化烦恼为抒发主题,最后以觉醒慈悲之心成就圆满修行之功作结,层次井然地盘旋铺叠而上。贝达禅师以三十年实修之功为基础,于本书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悉是禅宗心法的要义。他不落传统名相窠臼,在我们日用平常的具体情境中,云淡风清地刻画出禅者绵密的心地功夫,突显了他对“至道无痕”的生动体悟。书末所载贝达禅师个人参与临终照顾的个案纪实,尤其可圈可点,使读者清楚认识到不假修饰地直下承接自己种种不完美的起心动念,才是禅修的真正精神,读来令人欢喜动容。
生命的本质是爱,生命的烦恼因此也是爱,禅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而又没有烦恼的智慧。但是智慧的撷取,舍弃参与生命的苦难,即别无他途。本书既是作者生命苦难参与的分享,也是邀约读者共同参与生命苦难、透显生命新机的开始。
谈古说今 豆瓣
作者: 证严法师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 1
《谈古说今》主要讲述了:佛陀问乞儿:“这是什么地方,你记得吗?”乞儿脱口而出说:“这里是我的家啊!”佛陀说:“这是你前世的屋宅。”乞儿感慨地说:“我前世是这里的主人”
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只不过是延续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恶果罢了。
雪中足跡 豆瓣
作者: 聖嚴法師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9 - 2
內容摘要簡介雪中足跡 聖嚴法師自傳肯定聖嚴在西方社會弘法的成就相信透過我的生命,我能夠幫助別人,也能夠弘傳佛法,但是我仍然認為,我就像一個風雪中的行腳僧,哪裡需要我,我就往哪裡去。從江蘇鄉下少年出家之後,輾轉經過上海,再落腳台灣,前半生的旅程,因為時局戰亂,腳步倉皇紛亂。從台灣,再到加拿大、美國、歐洲,後半生的旅程,因為心念願力,足跡錯落但堅定。故事從聖嚴法師出生於中國大陸農村講起,歷經少年出家,在時局紛亂時到上海寺院生活,直到加入軍隊撤退來台。經過十年的軍旅生活後,重新剃度,之後輾轉到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於世界各地往返,實現弘揚佛法的宏願。本書由西方人的觀點出發,提供一個更宏觀、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法師自己的人生。從這個出版的計畫,也可以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點,讓台灣的讀者用新的眼光看待聖嚴法師。法師打破國界疆土,他不僅是台灣人的法師,也是世界人的法師,為國際知名的宗教領袖。本書特色:1. 第一本由西方出版界推出的聖嚴傳記,肯定聖嚴在西方社會弘法的成就,並確立其國際宗教領袖的地位。2.本書為法師七十七歲後,回顧並自述一生的經歷與弘法過程。3.亞馬遜書店五顆星的評價。
正念的奇迹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法] 一行禅师 译者: 丘丽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1
目录:
序言一 这本书本身就是奇迹
序言二 一行禅师:以慈悲之眼观照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第三章 正念日
第四章 鹅卵石
第五章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第八章 32个正念的练习
附录 佛经选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 豆瓣
作者: 张德宝等著闻妙释义 黄山书社出版社 2004 - 11
地藏菩萨有很多传奇故事流传民间,但最可信的要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它宣扬孝道,劝诫人们自律,改恶从善,弘扬大愿地藏精神。《地藏菩萨本愿经》保留原经文,加以白话释义,更“以图画说经”配以图、释,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
认识佛教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释净空 线装书局 2010 - 2
《认识佛教》内容简介:佛教究竟是什么?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正见 豆瓣
Almost Buddhist/近乎佛教徒
8.8 (8 个评分) 作者: [不丹]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译者: 姚仁喜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 - 6
《正见:佛陀的证悟》内容简介:这本看似简单的书,传达的却是佛法的核心教导——佛教的四法印,并引导你贯穿在个人思维、心态和生活中。作者所涉及的面向,揭示的问题,指出的方向,会给读者种下解决生命中根本问题的种子。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豆瓣
作者: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 6
这本书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论》著作中的修炼法等。
八正道 豆瓣 豆瓣
作者: 德宝法师 译者: 赖隆彦 海南出版社 2009 - 11
《八正道》,斯里兰卡上座部长老德宝法师吁请现代人对自己的快乐负起责任,走向微笑解脱的佛陀,从实践佛陀的教法中,学习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德宝法师以他深厚的佛教学养和丰富的禅修实践经验,解说了八正道每个道支的深刻内涵,以及人们可能产生的误解或偏见。其辩证精辟,见解独到。透过幽默风趣的口吻,作者不仅让读者明白何谓快乐的内在生活,而且还教你如何在环境保护、人际交往、职业选择、观呼吸练习等方面运用八正道。尤其重要的是,作者融合了南传教理的诠释和现代人的思考方式,精心解说,令人耳目一新。
德宝法师总在书中告诉你,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无价的心灵快乐之钥。随手翻阅几页,当下观照自己,并且加以实践,你便给了自己最好的照顾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