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豆瓣
作者: 高名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描述,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有关“墙”展的主题讨论,包括第六章至第九章。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用历史描述的方式回答“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并从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所关注的问题及其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区别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它。在第二、三、四、五章中,我们将从“社会现实主义绘画运动”、“反艺术的观念艺术”、“仪式化的行为艺术”和“中国前卫艺术的生存空间”等几方面勾勒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媒材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往往还不只在材料本身,而是具有强烈的主题意味。比如,绘画虽然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但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199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的一些绘画潮流,如“伤痕”、“乡土”、“理性绘画”、“新生代”、“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它们确实在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现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旧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育系统,在中国,它的写实技巧和写实主义图像学原理始终发挥着在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没有的作用。尽管摄影在1990年代末开始流行,绘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仍然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豆瓣
作者: 费大为 2007 - 11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主要内容:这是自90年代以来“‘85新潮”艺术第一次深入、完整的展示。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30个艺术家个人和团体的137件作品。除了“’85新潮”代表作品的展示以外,本次展览还将向公众展示大量从未发表的文献,深入地揭示这场历史性的艺术运动的内在思想。
终结·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家访谈录 豆瓣
作者: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 1
书稿遴选了当代中国有一定代表性的20来位艺术家作为采访对象,以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联为纽带,作有针对性的采访,力图找到艺术与设计在中国的交合点,为设计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证鉴的材料。
波普艺术――断层与绵延 豆瓣
作者: 孙 津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 - 5
本书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九十年代中国波普艺术的显现和流变。本书的特点在于,以国际上各种文化观念的变化为背景,针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波普艺术所反映出的各种美学问题进行分析,时空背景开阔,现实性强,不仅有具体的艺术批评,而且对艺术活动中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取向从问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所论述的现象、观点、艺术家及作品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资料价值,而且对一般读者也有较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