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笠翁传奇十种》之《怜香伴》 豆瓣
作者: 李渔 译者: 杜书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9
《 之 》是对清初戏曲家李渔《怜香伴》传奇的校勘、注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笠翁十种曲》康熙刻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另一康熙刻本为参照,勘定、校正了少量错别字,特别是第二十九出《搜挟》京畿御史奉旨监场的一段宾白中本是京畿御史在说话,而几百年来各本均误为“旦”,今改为“末”;对书中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多方引证古籍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李渔全集 豆瓣
作者: 李渔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 8
在清初文坛上,有一位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大名士。他虽然名满天下,但生前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很不相同。有人把他与晚明李卓吾、陈眉公相提并论,称赞他是韵人、贤人、真义士、医国手,有人则骂他“性龌龊”、“善逢迎”,斥他为“名教罪人”。他是以曲名世的,但他的朋友却说,只知道他擅词曲,可以说是不了解他。这位如此复杂而毁誉天壤的人物,就是浙江兰溪人李渔。
李渔是一位出色的文学艺术家,又是一位当行的编辑出版家。他一生写作、编辑的书“车载斗量”,留给后人以百万计的作品。但李渔的着作大多是戏曲小说和杂着,故向不为止统文人和藏书家所重视,加之清代康熙特别是乾隆时的禁书,所以李渔的部分着作至今已鲜为人知或很难觅得。
闲情偶寄 豆瓣
作者: 李渔 译者: 李树林 重庆出版社 2008 - 6
最闲适、奢侈的中国情趣记录,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乐趣。
与《遵生八笺》、《长物志》、《随园食单》构成明清生活艺术的灿烂景观。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对后世文人影晌很大。李渔将戏曲与之合写。不作专著,足见他认为艺术附丽于生活中。作者常年携家庭戏班辗转各地演戏,舞台实践使他体会到连金圣叹评的《西厢记》,也只是文人的案头游戏。他立足于“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提出“结构第一”、曲文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宾白求肖似,题材贵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的一系列主张,还建立了一套“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具体创作方法。
李渔的理论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今天,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仍可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十二楼 豆瓣
8.2 (11 个评分) 作者: 李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1
本书是我国清初著名作家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十二个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一座楼,楼名即篇名,故总称《十二楼》。所叙故事,多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结构新奇,情节曲折,人物刻画不落俗套。尤其是语言清新流畅、轻松幽默.摹写人情世态,细致入微,更是为人称赏。本书曾被译为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闲情偶寄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李渔 / 校注 校 译者: 江巨荣/卢寿荣/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 5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