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时间的全球史 豆瓣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Time
作者: [美] 瓦妮莎·奥格尔 译者: 郭科 / 章柳怡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 6
时间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的呢?而且,时间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铁路、轮船、航空和电报通信的新网络使相距遥远的地方变得前所未有的接近,人们相互联系的意识加深,而时间的约束因素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性面临着实际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妨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时间标准的努力。本书通过研究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标准化时间的追求,探讨了时间观念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关于时间的意识如何在全球获得趋同的形态。同时,时间的标准化又如何对全球化进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本书同时指出,时间的标准化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未完成,统一的日历也未实现。这表明,全球化是一个缓慢而不平衡的采纳和变异的过程,这加强了国家间的差异。
本书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总统奖”(“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President's Award”)。
民族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 豆瓣
Paix et guerre entre les nations
作者: [法]雷蒙·阿隆(Raymond Aron) 译者: 王甦 / 周玉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1
本书系法国著名学者雷蒙 阿隆代表作品,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名著。全书包括四个部分:理论、社会学、历史和人类行为学。作者从承认国家间的部分自然状态开始,详尽论述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在*部分,阿隆基于权力和体系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框架。在搭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后,阿隆转向社会学和历史的分析。在第二部分,阿隆对影响外交政策的形形色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社会学原因一方面可以是物质的或者有形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道义的或者社会的。在第三部分,阿隆详尽分析了自20世纪初至1960年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这一时期的权威性调查,深入体察了技术革命和外交全球化。在对理论、历史、社会学三个范畴的透彻思考的基础上,阿隆进入对人类行为学的分析。这是本书最深奥、最意味深长的一部分,阿隆在这部分探索了有关治国方略的两个持久问题,阐明了一个不同于马基雅维利“幽暗”观点的,也不同于理想主义者充满乐观情绪的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
现代世界的诞生 豆瓣
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8.2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伦·麦克法兰 主讲 /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 译者: 管可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8
★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
黎明破晓的世界 豆瓣
A World Lit Only by Fire: The Medieval Mind and the Renaissance: Portrait of an Age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 张晓璐 / 罗志强 悦读名品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 5
【编辑推荐】
.
★《光荣与梦想》作者、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 威廉·曼彻斯特
唯一一部关于中世纪历史之有力著作
.
★美国国家畅销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
彭博新闻社年度推荐历史图书
.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全面呈现一个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探险家、改革 家、艺术家、诗人,以及由之引发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
没有钟表、警察和通信工具,
人们信仰魔术和巫术,
杀害那些与他们信仰不同、冒犯他们信仰的人。
.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充斥着无止境的迷信、腐败、暴力、反智主义和无知,
上层人物沉迷于火刑、任人唯亲、谋杀、享乐和售卖赎罪券。
.
这是一个“杂草已经蔓延到了上帝的葡萄园”的时代,
马丁·路德将教皇的通谕扔进火堆,
“因为你败坏了上帝的真理,
愿上帝在熊熊大火中将你毁灭”。
.
这是一个天堂和地狱每隔24小时就会轮换的时代,
宇宙的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构成了对基督教的最大威胁,
而麦哲伦则航行到了世界的边缘——据说恶龙就潜伏在外面。
.
这是统一的基督教世界逐渐分裂为不同文明体的时代,
这是一个现代欧洲就此诞生的时代!
.
从惊心动魄的骑士故事,到残酷野蛮的宗教审判,没有哪个时代比中世纪更令人恐惧、敬畏;从璀璨夺目的文艺复兴到荡气回肠的环球航海,没有哪个时代比中世纪更令人兴奋、惊叹。这是半梦半醒的一千年。
.
威廉·曼彻斯特以其优美的散文风格,以及叙述历史故事的优雅和严谨,带领我们领略了中世纪如何从摇摇欲坠到涅槃重生——书中展现了那个时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改革家、探险家、艺术家、诗人,以及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大航海时代。
.
一般来说,中世纪的时间跨度为公元5世纪-16世纪,而文艺复兴主要是自14世纪开始,宗教改革主要是从16世纪开始。
.
第一章主要是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发生之前的中世纪,也就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产生做了一个背景介绍,为全书的第二章(主要部分)做一个铺垫。
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城市、乡村、生活、宗教、战争的整体概况。
.
第二章为全书的一个主体,主要介绍了基督教的腐化堕落(以教皇为首的圣职买卖、贿赂、色情)以及在这一背景下所发生的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以伊斯拉莫为首发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以及文艺复兴的兴起。
.
第三章主要讲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
【媒体推荐】
.
“曼彻斯特为我们走进眼花缭乱的中世纪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入口,那是一个我们的现代意识刚刚萌生的时代。”
——《芝加哥论坛报》
.
“这是一本生动有趣的书,书中精彩的细节和奇闻异事,将一个昏暗污浊的时代到文艺复兴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达拉斯晨报》
.
“言辞犀利,文笔流畅,穿插中世纪许多不为人知的史料,曼彻斯特不愧是一位大师级的写作者。”
——《科克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