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会读才会写 豆瓣
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
8.6 (15 个评分) 作者: 菲利普·钟和顺 译者: 韩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原名: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本书专门教授高效率阅读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实用技巧。
本书使用作者独创的阅读密码表,教学生在阅读社会与行为科学期刊论文时,如何将其作为在结构、技巧和语法方面可解码的文本处理。书里的技巧让读者能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笔记,并以易辨识、易提取的格式实现海量信息的组织。
社会学是种武术 (2001) 豆瓣
La sociologie est un sport de combat
8.9 (13 个评分) 导演: Pierre Carles 演员: Pierre Bourdieu
其它标题: La sociologie est un sport de combat / Sociology is a martial art
“社会学......类似于一种武术,自卫是它的底线,我们不能将其作为攻击的武器。”布迪厄在一家电台广播的最后如此总结道。阅读布迪厄,我们或许会将这个洞见犀利,言辞冷峻,但中译本冗长繁复的学者想象为一本正经的学究,但这部记录片将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可爱,但却依旧充满理想和热情的皮埃尔·布迪厄。
2020年6月17日 看过
这部对布迪厄跟拍的而成的纪录片不是普识介绍,倒是对布迪厄以及他的学术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白描,其中甚至不乏尴尬的片刻。在中国,社会学和社会学家远不如在法国贴近普通人,并且专业之间的藩篱如此之深,另一面社会学的公众声誉甚至更不堪和边缘。不过这与结构性问题是有关的,毕竟想想也觉困难,在我们这里你甚至很难说出一句,“你可以做什么去改变”,因为有时不免觉得,在中国的语境下像布迪厄这么说一句甚至有些残忍,而很难说要鼓励谁参与social movements。
Pierre_Bourdieu 学术 布迪厄 法国
谁统治美国? 豆瓣 Goodreads
Who Rules America?
作者: [美国] 威廉·多姆霍夫 译者: 吕鹏 / 闻翔 译林出版社 2009 - 6
统治美国的,是那些创造了巨额财富的机构的所有者和高管。由公司法律顾问、军事承包商、农业工商业主以及大公司领导者所组成的企业共同体支配了联邦政府。本书为人们了解美国的社会上层阶级和企业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事实,而且接续了韦伯、马克思、米尔斯等人的研究传统,从而发展出一套既从组织维度出发,又强调阶级支配和阶级冲突的“权力结构研究”范式,在精英研究中自成派。尽管40年来围绕本书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几乎所有从事“精英研究”的社会科学家都认可本书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 豆瓣
Manual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Chicago Style for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作者: [美] 凯特·L·杜拉宾 译者: 雷蕾 新华出版社 2015 - 9
本书是作者集数十年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的研究经验写成,全新的第八版,又由领域顶级专家《研究是一门艺术》的三位作者花费数年联合修订完成,融入全球最新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最标准的格式规范,也已成为全美论文写作指导书中的经典,是全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写作各类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必备参考书。杜拉宾体例,已成为全球社科类论文和研究著作标准的论文写作体例之一。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对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深入挖掘问题,如何寻找文献、规划论证、设计初稿、草拟论文,如何用表格、图形呈现论据,如何修订草稿等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建议。第二部分对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引文格式作者-年格式、注释-参考文献格式,以及引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给予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经典用例。第三部分阐述了芝加哥格式的编辑体例,对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体例问题,如拼写、复数、所有格、标点符号、引文、图表、引注、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 豆瓣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作者: [美] 多萝西·罗斯 译者: 王楠 / 刘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本书将美国的社会科学话语置于美国文化、政治与制度语境中,深入分析自美国重建时期至经济大萧条前夕塑造美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基本意识形态假设:美国例外论。例外论观点认为,美国基于其共和政府和广泛的经济机遇而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特殊地位,可以避免欧洲面临的历史变迁、大规模的贫困和阶级冲突等问题。然而,内战经历、迅速的工业化以及宗教承诺的衰落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民族危机,迫使美国不得不面对现实与观念的历史变迁。美国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正是诞生于这场危机,它们的发展正体现了保留例外论理想的利益对这些历史变迁的逃避和驯化。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每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在发展自身知识传统时,如何对历史意识、政治需要、职业结构以及可利用的科学概念做出反应,如何以自然科学而非历史学为基础建立模型,并嵌入自由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中。
西方现代思想史 豆瓣
European Intellectual History Since 1789
9.3 (10 个评分) 作者: 罗兰・斯特龙伯格 / 刘北成 译者: 刘北成 / 赵国新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 1
本书中文版是由作者本人授权的唯一完整版本,是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资深教授罗兰・斯特隆伯格的扛鼎力作。本书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风行欧美大学,90年代新版问世,续写流行神话。斯特龙伯格教授以高屋建瓯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近500年来西方思想的全景画卷。...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张静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写作之前需要哪些准备?
选题构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论文格式是一种“八股”吗?
定性、定量方法之间如何选择?
……
“本书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简要、初步的基础性读物,给那些刚刚踏入专业领域,尝试做合乎标准的社会学研究,但苦于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写作表达思考的结果。”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作者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必备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了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具体的,“本书不涉及论文的观点,而是针对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简述那些写作可能涉及的一般而初步的程序、逻辑、要点和格式。”书中介绍了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的论文的写作,以及如社会学常用的案例研究和变量研究等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本书的重点在论文写作的一般性问题以及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和表达。”通过这些内容,“给那些刚刚踏入专业领域,尝试做合乎标准的社会学研究,但苦于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写作表达思考的结果”。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豆瓣
Reflections on Fieldwork in Morocco
8.2 (11 个评分) 作者: 保罗·拉比诺 译者: 高丙中 / 康敏 商务印书馆 2008 - 1
本书是对人类学知识生产方式所作的伦理-哲学反思,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加以探讨。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作为调查对象的当地人交往的过程,并指出这种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学家对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不发表 就出局 豆瓣
9.0 (27 个评分) 作者: 李连江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做学问、搞研究离不开发表。但如何发表?有没有标准、有没有方法呢?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针对年轻学子在学术发表、学术研究与学者生涯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全书分为六讲,分别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题、原创、表达、投稿、学者生涯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术、有道,术道结合。对于年轻学者以及即将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助益良多,尤其在当下学术体制考核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术与政治 豆瓣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9.8 (9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马克斯·韦伯 译者: 钱永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这套《韦伯作品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桥译丛》中精选出来的十余种韦伯论著组成,即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学术与政治》包括了韦伯小传、韦伯的政治关怀、韦伯的学术、增订版序钱永祥、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等。
2017年11月25日 已读
理想国这套韦伯作品集太良心,引自台湾的译本。附的导论都是节选自米尔斯、雷蒙·阿隆等所作。后面附录的考证时间、韦伯一篇政论没有读。读得粗糙,待将来二刷。
学术 政治学 社会 社会学
The Ph.D. Grind 豆瓣 Goodreads
9.0 (43 个评分) 作者: Philip J·Guo Clearway Logistics Phase 1a 2012 - 7
This book chronicles my six years of working towards a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12. A diverse variety of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reading it, including:
undergraduates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Ph.D.,
current Ph.D. students who are seeking guidance or inspiration,
professors who w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Ph.D. students,
employers who hire and manage people with Ph.D. degrees,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any creative or competitive field where self-driven initiative is crucial,
and educated adults (or precocious kids) who are curious about how academic research is produced.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7.9 (9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1
哈佛学者田晓菲从另一个视角论《金瓶梅》,原来这也是一本慈悲之书。《金瓶梅》里满目狼藉的穷山恶水,被作者打磨得块块砖石温润如玉。经她拆解,原书里充斥的滔天利欲和遍地污秽,簌簌摇落如枯叶,铅华后款款而出的,是女性秀致的发香和柔暖的指温,更是有容乃大极欲则衰的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