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学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Looking Glass 豆瓣
作者: Didier Fassin / George Steinmetz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23 - 4
In recent years, social scientists have turned their critical lens on the historical roots and contours of their disciplines, including their politics and practices, epistemologies and method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lonial expansio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contestations, and their public presence and role in society. The Social Sciences in the Looking Glass offers current soci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on this reflexive mo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Examining sociology,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political science, legal theory, and religious studies, the volume’s contributors outline the present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xplore their connections with critical humanities, analyze the challenges of alternate paradigms, and interrogate recent endeavors to move beyond the human. Throughout, the authors, who belong to half a dozen disciplines, trace how the social sciences are thoroughly entangled in the social facts they analyze, and are key to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s of our world.
传承与断裂 豆瓣
作者: 陆远 商务印书馆 2019
《传承与断裂》是目前学术界为数不多的对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学发展史进行深度书写学术史研究,也是一项探索学者与社会、学术与变迁、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述时间段内中国社会学家个人经历和社会学学科变迁发展历史进程的描述,加深我们对社会学中国化特征的理解,从而为中国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书开头部分,着重介绍相关理论背景、史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书主体部分,通过深描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中几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吴文藻、陶孟和、李景汉、陈达、孙本文、费孝通、严景耀、吴景超等)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学术发展、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分析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与其学术取向和研究特征之间的关系、追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一门学科制度的社会学在这个时期的命运轨迹,从一个较小的剖面,揭示20世纪中国社会社会结构巨大变迁的形态及其意义。
科学在行动 豆瓣
作者: 布鲁诺·拉图尔 东方出版社 2005 - 7
本书作者布鲁诺·拉图尔是科学知识社会的领军人物之一、巴黎学派的代表者。在这部著作中,拉图尔试图发现科学实际上是怎样“工作”的。该书以重新理解科学实践以及它与社会的关系为目的,利用大量来自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的轶闻趣味、案例研究和实际例证,向我们详细描述了那些能够在追随科学家左右、跟随科学家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规则。为了消除人们以往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制造的分裂,以便形成一种新的联合,本书给予非人类因素以关键的位置。人们完全可以把本书当作一部有关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一般性入门读物和典型的研究实际来阅读。
形而上学俱乐部 豆瓣
The Metaphysical Club
作者: [美]路易斯·梅南(Louis Menand) 译者: 舍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5
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
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回顾这个故事有很多路径。这里我们要走的路,会路经四个人的生活: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威廉•詹姆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和约翰•杜威。总的来看,他们在驱动美国思想进入现代世界上,比任何别的团体的作用都要大。他们不仅对其他作家和思想家有无与伦比的影响,也极大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改变了美国人的思考方式,让他们继续思考教育、民主、自由、正义和宽容。因此,他们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学习、表达自己观点、理解自身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跟自己不同的人的方式
2021年6月15日 已读
虽然意译稍有过头,但书很好,即便撇开实用主义思想脉络的线索,还是很精彩,一边是美国内战史,一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知识分子趣闻。进化论之于早期社会科学的影响的比我原来以为的深。
2020 思想史 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 美国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豆瓣
作者: (德)卡尔﹒曼海姆 译者: 黎鸣 / 李书崇 商务印书馆 2002 - 2
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原书最初发表于1929年,1936年在美国出版了英译本。本书是一部关于知识社会学的论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