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
您可疑的近况 豆瓣
장국영이 죽었다고?
8.0 (8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劲旭 译者: 安松元 2022 - 8
★在这持续“断连”的世界,每一个没有惊吓的日子,都是莫大的惊喜
★韩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坐标——金劲旭 作品中文版首度出版
★一位在中文世界“迟到”太久的作家,一次打破成见的韩国文学阅读体验
★本书收录的《张国荣死啦?》获韩国日报文学奖
★作者已收获韩国最重要的三大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现代文学奖
★作者金劲旭专诚为中国读者作序
-----
金劲旭是韩国文坛深受瞩目的中坚作家。他的创作多样化,擅长从其他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寻找灵感,发掘素材,因此文化评论家金圣坤评价他“以电影式的想象力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篇章”。
——《外国文艺》
金劲旭是不断进化的小说机器。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徐英彩(首尔大学教授)
金劲旭的这些作品是脱口秀气质的小说,诙谐曲式的小夜曲,像故事杂志一样好读的纯文学。每一篇都与生活中的“丧失”有关,却并不苦涩。
在写实的基础上,他的小说常常比“正常”的世界荒诞一点点。而那多出的一点点荒诞,是金劲旭小说世界的标志,是他的读者间的接头暗号,也是某种更本质的真实。
——本书中文版编辑
-----
这里出场的人全都近况可疑:分手了,离婚了,失业了,破产了。
他们流连于以互联网为轴心的虚拟空间,沉浸在手机、电影、电视剧层层包围的虚拟文化里,持续断连、重接。他们通过拒绝人际关系,勉强得以存在。
没有霸气,没有对世界的指责,也没有对未来的展望。
他们只是漂流。
2023年2月26日 已读 其实读起来有点难,倒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文字营造出来的“冷”。大都市里的人,尤其是男人掩藏在热闹规矩表面下的冷。几乎每篇都在写“爱”,但每篇的“爱”、“爱的对象”以及“自己”都在不停消失,读的过程中当然体会不到他的“炽烈”,一旦进入他建构的世界,女人都带着一层纱布出现在视野里,像是放着安全的地下通道不走,偏要去闯车流交织的大道,在得逞后对着发火谩骂的司机竖起中指,男人眼里的无礼又瞎费功夫的女人,他的本体着实高高在上,实在令人感到无望处处丛生。前四篇特别好看,笔力突出,甚至更加真诚一些。一些思考,韩国的作家擅长观察生活中非常细微的东西,甚至在转喻的写作上常常有神来之笔,是不是因为他们逼仄的生活空间,促使他们的眼睛被迫看向细微生活的地方,于是观察到了千奇百怪的生活面向,下笔才会如此传神。
金劲旭 韩国文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0 (9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張雅眉 漫遊者 2019 - 9
國際曼布克文學獎得主 韓江 最新作品
再度入圍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
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白是嬰兒的臉,是還沒蒸過的半月糕,美得彷彿不存在於這世上。
  白是遇害的幽靈將身軀投進白色燭芯的火焰。
  白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白是老家夜晚一同傾瀉而下、映入眼簾的數千顆星星。
  白是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
  白是舊的痛苦尚未完全癒合,新的痛苦尚未完全裂開。無法化為完全的光或完全的黑暗的一天天。

  65篇對白色的冥想,65種關於白色的記憶。
  這是韓江在白紙上費力寫下的小說,是描述一切白色事物的小說。
  她以冷靜的筆調,精鍊的詩意文字,寫下蘊含炙熱能量的冰冷思緒。
  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
  我們不都是從「白」出來,又走進「白」裡的嗎?

  〈半月糕〉

  那瞬間我突然想到這嬰兒的死亡。我在這個故事中長大。幼小的動物中最軟弱的動物,像半月糕一樣白嫩又美麗的嬰兒。我在她死掉的地方出生,在那裡成長。

  〈笑得很白〉

  你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你是某種靜靜忍耐,費力想笑出來的人。
  他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他(或許)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方糖〉

  堆在白色紙張上的正六面體構造,完美得近乎端正,對女人而言,就像是什麼美得過份的事物。……有些記憶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毀損,痛苦也是一樣。時間會影響並破壞所有一切的這句話,並非事實。

  〈蕾絲窗簾〉

  那女人走在結冰的路面上時,抬頭看向某棟建築物的二樓。鏤空的蕾絲窗簾擋住了視野。不知是否因為有某個不會變髒的白色事物在我們裡面翻滾蕩漾,所以每每面對那種整潔的事物時,內心才會覺得感動?

  〈白石〉

  雖然女人覺得石頭白到可以透視,但事實上並沒有透明到可以看見裡面。(其實那只是一顆平凡的白色石頭。)女人偶爾會把石頭拿出來放在手掌心。若能將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想必就是這種觸感。

  〈所有白〉

  藉著你的雙眸,會在白菜心最明亮的深處,看見最被珍藏的嫩葉。
  會看見在白天升起的寒冷弦月。
  總有一天會看見冰河,會仰望那冰塊——它在每個彎曲的稜角,形成偌大的青色影子,因為不曾擁有生命,感覺反而更像神聖的生命。
  會在樺樹林的沉默中看見你,會在冬天太陽升起的寂靜窗中看見你。灰塵隨著從傾斜的天花板照射進來的光線晃動、散發光芒,會在那之中看見你。你會在那白色當中、在所有的白當中,深吸最後一口氣。
2023年3月7日 已读
绵延了四个月总算清完最后一节。像读了一首漫长艰涩的长诗,好难。那个出生后仅仅两个小时的女婴,仿佛死去的只是她的肉体,降生的灵魂独自生长了数十年,我们得以透过她的眼睛看尽了世间所有的「白」。所有可以描摹成任何颜色、物质、过去和未来…的白。
韩国文学 韩江
你的夏天还好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8.7 (358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2022年2月16日 已读
贫穷的一百种具象状态呈现。扑面而来的阶级差异以及窘迫感,仿佛生命的底色就是彻头彻尾的灰暗,被摁得死死的,难以动弹,人在无边无际的灰暗里撕开一些口子借以呼吸,而这些“口子”却只能朝向同样遭遇同温层人,最后落得成为旁人口中的“哎,可怜人啊!”最喜欢《这里是夜,那里有歌》一篇,就着可怜人写就的一篇“关系的悲剧”,并不具有美感,但是很感动,在悲切之中,能够供可怜人呼吸的那个口子至少是“爱人”带来的,就像偶然在出租车上相遇的不知名的歌曲,本身就很美好了,也只能享受这一点美好了。
金爱烂 韩国文学
素食者 豆瓣 博客來
채식주의자
8.2 (373 个评分) 作者: [韩] 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9 其它标题: 素食者套裝(全兩冊)
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国家布克文学奖颁奖礼上的 致辞
编辑推荐:
1亚洲唯一布克国际 文学奖获奖作品
连续击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水死》,阎连科《四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本全球热门佳作赢得桂冠
同时,这也是布克国际历史上第一次颁奖给单本书(之前都是颁给作者终生成就)
2 享誉全球的现象级杰作,锐利如刀锋,把整个人类社会推上靶场。
荣膺韩国最高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全球售出4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册。《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60家媒体年度图书。
3 韩国最具国际声誉作家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4与《三体》并列选入十年十佳
2019年美国权威杂志《连线》将《素食者》选入10年来10本最佳类型小说之列,同时入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刘慈欣的《三体》。
5 女性写作巅峰之作
入选《纽约时报》21世纪15本重塑我们思想和写作的女性写作杰作书单
6 借阅人数超过《82年的金智英》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于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针对全国845个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解忧杂货店》成为20-29岁人群最爱图书。
继《解忧杂货店》之后,《素食者 》超过话题图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夺得韩国原创文学借阅第一名,文学总借阅率第二名。
7韩国总统文在寅、BTS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red velvet金艺彬、GOT7朴珍荣、大势演员林秀晶真诚推荐
8改编电影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世界电影单元-最佳剧情片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在精神和身体的完全蜕变中,她现在危险的努力将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剧性的——远离她曾经为人所知的自我。
《素食者》以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揭示出强烈反抗对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这本凝练、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书将长久萦绕于人心,甚至潜入读者的梦中。
——国际布克文学奖主席博伊德·唐金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这部小说里那种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恰恰源自字里行间的画面诗意。它们暴力又情色,彷彿恶梦。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充满了奇花异草的房间,浓浓的香味会扼住你的喉咙、让你睁大眼睛、震惊不已。
——荷兰《阿姆斯特丹人杂志》
翻开这本书那你就准备好被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摇摇欲坠吧!
——美国小说家阿米莉亚·格雷
2022年2月3日 已读
每天读几页,跟随着两位女主人公进入她们的痛苦之中。作者有她的意识形态,控诉的对象清晰明确,即便如此,痛苦者的伤害依然无解。比起要奋起反抗活得更坚硬,成为一棵「少有人能侵略的树木」是不是来得更加激进呢?
韩国文学
朴赞郁的蒙太奇 豆瓣
박찬욱의 몽타주
7.6 (30 个评分) 作者: [韩]朴赞郁 译者: 杨帆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1
★个性高于一切!
★韩国国宝级导演朴赞郁首部个人随笔集。
★昆汀、徐克、高晓松盛赞的鬼才导演!
★开创韩国电影新类型,带领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大师
★“复仇三部曲”创作首谈/视听语言的秘密/导演内心潜藏的电影世界
★“在Action和Cut之间,当整个宇宙都集中在演员脸上 的那一瞬间,关乎在场所有人的生死。”
***
本书收录了朴赞郁1997年到2005年间的文章及电影札记,记录了《共同警备区》《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等重要电影的诞生过程及创作理念,导演对世界的看法,对习以为常现象的思考,对经典电影的剖析都闪烁着独特的智慧。
18篇专栏随笔记录了导演日常的所思所想,从文学到音乐再到电影,轻松幽默的散文中显露出导演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一角。
12篇专访实录及创作访谈,并收录130张照片,图文并茂,讲述“复仇三部曲”等经典电影诞生过程,记录拍摄过程中波折不断的糗事。
13篇深度影评解析,看导演剖析导演,大师解读大师。看既是导演又是影评人朴赞郁是如何评论《教父》《银翼杀手》《西北偏北》等经典电影的。
2022年2月4日 已读
非常好读,不要当成解读朴赞郁的册子,当成一个影评人或者评论家的册子,相当之幽默有趣且具有一定知识趣味性,强烈推荐(《七嘴八舌|电影是怎么制作的》)这一节,真的太好笑了,好笑到让人觉得朴赞郁是不是私底下特别喜欢看漫才表演。全篇能够展示出导演的基本素养,观影量高,影史知识极为丰富,第三章朴对美式(和部分日本)B级片的观看、研究已经到了一种学者程度了,这样想来,不难理解韩国在犯罪片这个类型下的卓越表现了,行业翘楚都这样,中坚力量不更是吗?
朴赞郁 韩国文学
烧纸 豆瓣 Goodreads
소지
8.6 (230 个评分) 作者: [韩] 李沧东 译者: 金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 5
♦韩国电影大师、作家型导演李沧东小说代表作。
♦心怀悲悯的现实主义写作,李沧东的一切电影创作的源头。
♦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生命的意义不在天上,而是在现实当中,虽然它很丑陋。"
“我所有的希望,就是能有一点点的改变。这就像是用一 根 蜡烛在传递火种,手递手,点燃别人手里的蜡烛。”——李沧东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2022年2月27日 已读
比《鹿川》湿漉,散碎和野生。《战利品》一章基本理解了小说的魂魄,长于战后阴影和政治对立恐怖下的一代人宛如“疾病的喻体”,于国于己均是,肝硬得没办法尿尿,憋到最后死亡后才得以解脱。痛苦让人存在,存在有了痛苦。被憋住的、被牺牲的普通人,最后也会引起一场绝无仅有的爆炸。
李沧东 韩国文学
外面是夏天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바깥은 여름
8.6 (90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丽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外面是夏天》是金爱烂的第四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七篇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在经历“失去”,失去孩子,失去父亲,失去能用母语与之交流的人……金爱烂似乎有意将这种种失去之痛揉碎,均匀地分布在字里行间,让痛感不时击中读者的心。在本书中,作者依旧保持着都市生活观察员和记录员的角色,叙述平实,贴近生活。
《外面是夏天》是第四十八届东仁文学奖获奖作品,其中《沉默的未来》《您想去哪里》分别为作者赢得第三十七届李箱文学奖和第八届年轻作家奖。

作者简介 · · · · · ·
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2002年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年《创作与批评》春季号,从此开始文学活动。著有小说集《老爸,快跑》《噙满口水》《你的夏天还好吗?》,长篇小说《我的忐忑人生》(改编电影由宋慧乔、姜栋元主演)。曾获《韩国日报》文学奖、今日年轻艺术家奖、申东晔创作奖、李孝石文学奖、金裕贞文学奖、年轻作家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等。
2022年4月6日 已读
比《你的夏天还好吗》还要好,每一篇都印象深刻,每一篇都如此幽微,难以描述。作为「人」在人间历经的各种「失去」,精准又残酷。在得到与失去之间,人要如何度过呢?可能就是向倒向下水道的淘米水,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和角度,不至于让米翻腾出来,颠簸谨慎又微弱后怕。
韩国文学
광장/구운몽 豆瓣
作者: 崔仁勋 文学与知性社 2009
这部作品自1961年初次出版以来,已再版了六十次,每年的销售量均保持在一万册以上。每当人们谈到描写韩国分裂的文学作品时,这一作品都会被提及。
我们在谈论韩国历史的时候,无一例外地要提到的灾难就是韩国战争,而每当想起那次可怕的战争,人们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崔仁勋的《广场》。《广场》不仅仅是分裂的象征,也代表了近代史核心命题的意识形态。《广场》曾以“广场和密室”来比喻北韩和南韩的社会,这不仅仅是韩国史上的话题,而且蕴含着现代人的普遍苦恼,现引用如下:
“当个人的密室与广场相通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很放松;在僧侣与君王的年代,只有广场,没有密室,世界一片升平;从密室与广场分开的那一天起,痛苦产生了。如果最终找不到想要生活的广场,人们应该怎么做呢?”
主人公李明俊在大学哲学系就读时,无意间成了历史牺牲品,因为他的父亲出现在北韩的对南广播中,李明俊被带到警察署,遭到了殴打。由于父亲在政治上做出的选择,李明俊在南韩被视为左翼分子,最终他决定逃到北方。
李明俊追求的是庞大的共同体社会,“广场”就是其象征。但是当他真正到达北韩之后,才发现那个社会与自己的期待完全不同。在李明俊的眼中,北韩不是充满共同体社会自由的“广场”,而是依靠命令和服从维系的高压社会。遵照党的命令,恩惠去了莫斯科,李明俊与恩惠的爱情也遇到了挫折。李明俊梦想着在北韩能够得到在南韩没有得到的自由,但是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李明俊都无法实现自己的这个理想。
最后,李明俊参与了韩国战争,亲身经历了“巨大的密室(南韩)”与“巨大的广场(北韩)”之间的冲突。在这次战争中,他也未能寻找到新生活的源泉。李明俊成了战俘,面临着最后的选择。当被问到在南韩和北韩中选择哪一个的时候,他面无表情地宣称选择“中立国”,不过那不是地图上的中立国,而是他永远无法抵达的幻想中的中立国(也就是不再以意识形态的选择评判个人生话的地方)。
李明俊那样深恶痛绝的“意识形态的时代”在韩国社会如今似乎已经绝迹了,但是由于“巨大的密室(个人主义的温床)”无限膨胀,韩国社会是否已经变得动辄会使人误以为是“巨大的广场”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李明俊对韩国社会提出了一个悲剧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今天似乎依然存在。
廣場 豆瓣
광장
作者: 崔仁勳 译者: 陳寧寧 文史哲出版社 2003 - 9
本書是1960年4月革命之後發表,探討韓國光復以後南北韓在分裂的情況下,既苦悶又徬徨的知識青年生活面貌。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豆瓣
우리가 빛의 속도로 갈 수 없다면
8.2 (55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草叶 译者: 春喜 2022 - 6
当死亡不再代表永别,人生将如何?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是金草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她写作生涯的耀眼开幕。这部科幻小说集在韩国一共累计了25万册销量,被《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化日报》《京乡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选为2019年年度图书,获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韩国出版文化协会推荐,并入选韩国文学评论家协会评出的“我们时代的小说50部”。金草叶以一己之力,打破了“韩国科幻小说是否存在读者”的质疑。
七个故事,直面社会矛盾,又遥指广阔宇宙。不识情爱的乌托邦、难以前往的远宇宙、跳入大海的宇航员……金草叶将现实的痛楚、想象的宏大以及理解的力量编织在一起,用科幻寻找现实生活的答案——“虽然会痛苦但也更幸福”。
这颗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多数派,也是少数派。如果我们曾遭遇坎坷,那么就一定会在金草叶的故事里被理解,被包容。
★ 收录作品 ★
▷《光谱》正被《蜂鸟》导演金宝拉改编为电影
我把外婆的遗骸送往宇宙,还给了那些星星。
▷《共生假说》英文版发表于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
不要离开。不要带走那个美丽的世界。在我长大之后,也请留在我身边。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获第2届韩国科幻文学奖中短篇佳作奖、提名第52届日本星云赏海外短篇奖
可以允许我的最后一次航行吗?
▷《情绪实体》
有时候,一些人需要的并不是有意义的眼泪,而是眼泪本身。
▷《馆内遗失》获第2届韩国科幻文学奖中短篇大奖
妈妈有索引。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关于我的太空英雄》提名第52届日本星云赏海外短篇奖
在景没有飞向宇宙,而是跳进了大海。
▷《朝圣者们为什么不再回来》
我们很幸福,却对幸福的起源一无所知。
★ 书评荐语 ★
读过金草叶的作品之后,像是有人伸出长长的胳膊,啪嗒按下了不曾察觉的开关,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金草叶的小说会让人哭泣,沉浸于全新的感觉,向前迈进。作品赋予我们在充满悲伤的宇宙中也能前行的勇气。过去几年间,我一直在不自觉地等待着金草叶。遇到可以全心全意喜欢的新作者,我感到非常激动。称赞卓越并不难,见证这个精彩的开始却是一种罕见的幸运。——郑世朗(小说家)
在流畅的故事叙述中发现了我所认为的小说家的眼与口,很难相信这是年轻作者的首部作品。从观察的视角到提出的问题,都令人印象深刻。——金衍洙(小说家)
我们可以在金草叶的小说世界中,看到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以女性、残疾人、移民、未婚妈妈为代表的少数群体的细微感受,以及她们逐渐寻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的美丽风景。——印雅瑛(文学评论家)
如同雷·布拉德伯里一般,文字充满诗意。——小岛秀夫(游戏制作人)
以丰富奇丽的科幻创想为经,绵长幽远的人性咏叹为纬,金草叶编织出了让我们沉浸其中回味无穷的想象世界。——刘慈欣(科幻作家)
金草叶的出现令人惊艳,彻底改变了我对韩国科幻的认知。她善于提出深刻的问题,并将精妙的解谜过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与人文基础之上。这是一流科幻作家才具备的能力。——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
韩国文学因为出现了金草叶而更加多彩、自信、充满希望。——禾禾(读者)
在金草叶七分悲伤三分温暖的世界里,即使无法理解一切基本假说,也能对那份担忧与怜悯感同身受,特别是读到《馆内遗失》的最后,一下子从冷酷的未来世界,被拉回更加冷漠的现实世界,难以言说的闷堵。哪怕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我想我也已经在金草叶的小说里,见过了所有光的色彩。——Ark000(读者)
就我不多的韩国文学阅读量来说,两个作家改变了我对韩国文学的看法,一个是李沧东,一个是金草叶。不是宏大的故事,有着某种市民气和科幻母体兼容得很好的一面,又带着女性对生活的经验,提出了浪漫的问题。个人最喜欢表题作和《共生假说》。——Adrian(读者)
生者的眼睛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아름다운 그이는 사람이어라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Zhongguo you yi chu ban gong si 2022 - 8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心灵的破碎与重生
那天以后,人生不可扭转地改变了
但伤痛过后,还要继续前行
🔸编辑推荐
《潜入谎言之海》姊妹篇
那一年,在春天的大海上,年轻的生命被弃置不顾……
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因沉船事件而发生重大人生转折的人们在哀痛中前行的八个故事。作家金琸桓采访诸多相关人员,倾听微小的声音,记录守望的姿态,用小说抵御“强制遗忘”。
“要承受巨大的悲痛,不一定需要同等的喜悦。一个小小的喜悦,也能熬过巨大的悲痛。”
作者如实呈现了相关人员承受的巨大伤痛,同时展现了主人公在与其他人的联结中彼此抚慰、在黑暗中相互照亮的可能。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当时船上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然而悲痛过后,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饱受创伤的船难生还者偶然遇到在沉船上见过的一双眼睛;承受丧妻之痛的海关工作人员接到为死者盖出境章的请求;船难的生还学生如今成为教师,带领学生乘船出海旅行……
本书收录八篇与世越号沉船事件中的人有关的短篇故事。作家金琸桓以温柔的笔触书写无法挽回的灾难,亦让微弱的希望之光照临哀痛的人。
🔸名人推荐
哪怕是现在才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想必也可以从书中看到关于这个时代的激烈譬喻。再者,金琸桓选择了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路,应该可以成为他在世越号之后做出耀眼“献身”的线索。
那天之后,很多作家感到苦恼和悲痛,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去行动,去写作。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世越号之后才认识的金琸桓,他就是“世越号的人”。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
本书在写作上,采取了相当了不起的策略:他把同一件事所弥漫的涟漪,派分给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腔调、口吻、声调诉说。读者于是洞见了,从船难中幸存的那些人,何尝不是行入另一道幽谷。
金琸桓在此的调度相当完美,八位主角的身份、功能均不同,一定有一位的声音,跟我们是近似的,一旦感到近似,在那瞬间,我们也钻进了角色的内心,体悟到身为罹难者家属、生还者,以及 协助生还者的相关人员的痛苦,而若我们理解了这份痛苦,也不难同理,为什么至今仍有人在光华门广场进行悼念与抗争,因为这份痛苦尚未得到应有的正视。
——作家 吴晓乐
潜入谎言之海 豆瓣 Goodreads
거짓말이다
8.2 (6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 - 8
被抛弃的希望,被辜负的良心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基底,书写集体创伤下的哀恸与抗争
当正义没有降临的时候,幸好还有文学
即使嘴被捂住,心也会发出呼号
🔹编辑推荐
根据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真人真事改编
“一个失踪者等于一个宇宙。”
“孩子们为了能一起活着出来,尽了最 大的努力。”
“原本只担心头灯会出问题,没想到让能见度几乎变成零的,是我的眼泪。”
“潜水员用真心在做事,政府却是依法做判断,这个国家没有良心,政府用法律践踏了潜水员的真心。”
·具有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写作基础。该事件伤亡极惨重,死难者以学生为主,震惊国际社会,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令人屏息的细致摹写:小说以负责进入沉船搜索的民间潜水员为人物原型,通过对水下作业专业细致的沉浸式描写,带领读者一同屏住呼吸、潜入沉船,直面惨痛现实。
·引人深思的多声部叙事:作者采访沉船事件相关人士,在故事主线之外网罗各方声音,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当地的情景,呈现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促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和反思东亚社会的运作模式。
·伤痛过后的希望之书:在无法挽回的巨大悲剧中展现人性的力量,以人的体温对抗冰冷的大海和冷酷的权力机器;伤痛过后,仍有希望。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船上当时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作家金琸桓在采访、结交了许多与世越号沉船事件相关的人,倾听了无数背负苦难的心声后,写下了这部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现实根据、以民间潜水员金冠灴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
世越号沉船事件发生后,民间潜水员自愿参与水下搜索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黑暗的沉船中带出罹难者遗体,不仅工作强度超越人体极限,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当意外发生,民间潜水员却被追究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身心俱损的民间潜水员罗梗水决定打破保持沉默的行业惯例,向法官提交请愿书,讲述不为人知的遭遇,回应政府的背叛和社会舆论的攻讦。
小说以民间潜水员罗梗水的声音为中心,辅以罹难者家属、生还学生、记者、义警、政府官员以及医生等相关人物的叹息、哽咽与呼告,展现出灾难之后人与人重新建立联系、一同追问真相、祭奠逝者的坚韧力量。
🔹名人推荐
我强烈推荐金琸桓的小说《潜入谎言之海》作为酷暑中的读物。它是关于参与世越号搜索工作的民间潜水员的,我阅读的过程中为我们的冷漠而痛心。我尤其想向反对扩大世越轮调查特别委员会的新国家党和青瓦台推荐。
——韩国前总统 文在寅
面对所有人的无动于衷,甚至在憎恶的情绪里渐渐被遗忘、被强迫遗忘的“世越号船难”,可以透过一部小说把这历史性的悲剧重新重新召唤回人们面前,去讨论它的写作类型又有何意义呢?
那些英雄不顾减压症和心理阴影的危险,超负荷地潜入沉船,抱着一个个孩子出来,送回家人的怀抱。他们不但没有获得补偿,还残忍地被人们遗忘。这本书代替了那些“没有嘴巴的存在”,道出民间潜水员的世界,从那以后,这炙热的故事唤醒了世越号船难的“现存性”,我想说的是,不必把这本书框架在任何写作形式里。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김명인)
🔹获奖记录
第33届乐山金廷汉文学奖
《京乡新闻》2016十大年度作家 “用全身穿透时代创伤的艺术家——金琸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