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
如何做质性研究 豆瓣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作者: 大卫·希尔弗曼 译者: 李雪 / 张劼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 1
《如何做质性研究》共分8大部分(主体是前5部分),次序大体上按照开展一项研究的时间顺序安排,并根据新手们在一个完整的质性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境一一讲授。第一部分针对的是刚读研究生的学生。第二部分着力于做研究设计时会出现的基本问题:如何选择论题、如何运用理论和选择方法、如何选择案例、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等。第三部分集中处理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初步分析、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分析,以及如何评估质性研究的优劣。第四部分讨论了做研究记录、处理田野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获得研究反馈等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质性写作的。
《如何做质性研究》的每一部分大致上都自成一体,读者可以毫无困难地穿行其间,选择需要的章节阅读,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如何做质性研究》提供的术语表。
建构扎根理论 豆瓣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所属 作品: 建构扎根理论
作者: 凯西·卡麦兹 译者: 边国英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 3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讲述了扎根理论是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处理质性资料的方式,其创立于1960年代,被西方社会科学界公认为是过去四十多年中,质性研究发展中最重要的,却也是最受争议的方法论基础之一。
在《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中,作者引导读者接触在社会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的技术,为那些对这个领域还陌生的人提供了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通篇使用了许多精选的例子,描画出了扎根理论的奠基人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所提出的扎根理论图景之外的另一种景象。作者认为,扎根理论必须从其实证主义源头那里继续发展,把过去20年来由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人进来,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具反思性的实践。因而《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对于学生、研究新手以及经验老道的社会科学家,都是一种基础性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