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豆瓣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8.4 (37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6
★ 【全新雅致开本、典藏封面】
★ 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马尔克斯自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艺术成就超越 《百年孤独》。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
★ 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举世公认的中篇巨作,其饱满的张力、谨慎的节奏和杰出的结局几近完美。——(文学评论家)杰拉德·马丁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而固守尊严的生活。这位著名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被誉为“20世纪小说中最难忘的人物”,小说结尾也被誉为“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记者: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作品,即使它的作者也不能超越。对此你怎么看?
马尔克斯:它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一部完美杰作。——《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我认为,从叙事技巧这方面来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在多年前就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我一直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哪怕是《百年孤独》,也没有能超越其带来的震撼。——著名作家、学者格非
活着为了讲述 豆瓣 Goodreads
Vivir para contarla
9.3 (67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李静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4
一生中总会遇到一本书,奠定你人生的基调。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幽默感,热爱生活,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给所有在梦想的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的人
★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加西亚•马尔克斯
诺奖得主、纯文学畅销奇迹创造者马尔克斯的成长故事:充满魔幻色彩的真实人生。
★ 正是回忆中的这些细节、生命中的这些人将马尔克斯带到了《百年孤独》的门口; 能够解开《百年孤独》密码的,只有《活着为了讲述》;马尔克斯小说中的人物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原型。
★ 首版首次赠限量别册(含地图、人名索引、加博书单、作品年表)+ 雕刻时光咖啡券
=======================
“要么写作,要么死去”
他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著的作者,被誉为“20世纪的文学标杆”。
同时,他也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
他说,他努力写出精彩的故事,只是为了让朋友们更爱他。
他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下个月,我就满二十三岁了。我逃过兵役,义无反顾地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前行的道路上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启发并滋养过他的记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
贫苦与乐观,迷茫与执着,颓废与疯狂,经过记忆与文字的洗淘,闪耀着永恒的诗意的光芒。
我不是来演讲的 豆瓣
Yo no vengo a decir un discurso
7.5 (6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李静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1
《我不是来演讲的》讲述了:“我不是来演讲的。”首次登台演讲,17岁的马尔克斯如是说。1970年《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演讲时又说:“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却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是来演讲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2010年出版的最新作品,收录了1944到2007年间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涵盖他的文学生涯。除了对文学的眷恋与痴迷,讲稿中还充分体现出他对社会弊端、文化发展、核危机等问题的关注,以及与科塔萨尔、穆蒂斯等人的动人友情。
让我们第一次倾听马尔克斯的心声,听他谈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海报:

点击链接进入:
《我不是来演讲的:《百年孤独》作者最新作品》
《百年孤独(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未做任何增删)》
族长的秋天 豆瓣
El otoño del patriarca
9.1 (86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轩乐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6
《族长的秋天》运用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
《族长的秋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成就最高的杰作,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最好地体现了他在诗歌、音乐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被誉为“近五十年所有语种里最伟大的小说“。它又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情感的内心告白,融入了他个人对孤独的深沉感受: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
★近五十年来各语种的小说中,《族长的秋天》最为伟大。马尔克斯以抒情诗般不可思议的语言,写下了无人能及的作品。——萨尔曼•拉什迪
★有一天,当没有人记得《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是一个人还是一条街的时候,《族长的秋天》将使我免于被遗忘。——加西亚·马尔克斯
★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位对自己的名声非常不安的作家,便可读到此书真正的含义。马尔克斯在写这本书时,自传性的元素凌驾于一切之上,它挖掘人类存在的最黑暗深处、并深刻地反应在他自己的灵魂上。——《马尔克斯的一生》
★马尔克斯身为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是《族长的秋天》,而不是《百年孤独》。因为它把《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其他作品压缩在其中。如果说《百年孤独》是他人生的分水岭,那么《族长的秋天》是他作品的中心点。 —— 杰拉德•马丁(马尔克斯研究权威)
2023年6月4日 已读
“谎言比质疑更舒心、比爱更有用、比真理更持久。”在这样一个日期读完,感觉真是很微妙。
2023年7月26日 评论 浅析加西亚·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文学特色 - 一、 创作背景 《族长的秋天》(西班牙语:El otoño del patriarca)一书创作于1975年,据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所言,这是一首“关于权力的孤独之诗”[1]。 文学体裁上而言,《族长的秋天》属于拉丁美洲文学中的“独裁者小说”。这一类小说通常以考迪罗 [1] (西班牙语:Caudillo)为主题,大部分有具体人物原型以及强烈的政治讽喻色彩。在1960-7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运动中,独裁者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顶峰。 196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移居墨西哥,之后主要于墨西哥和欧洲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族长的秋天》一书正是创作于这段时间,随后马尔克斯就因抗议智利政变而选择文学罢工,整整搁笔五年。 二、 人物形象 马尔克斯在《族长的秋天》一书中塑造了数个角色,其中作为全书中心的主人公“族长”无疑是最具特色的一个。 首先是称呼。不同于对其他角色的描写,马尔克斯只使用过一次族长的本名“撒迦利亚”,即“耶和华已纪念”之意。在书中出现更多的是不同人群对他的不同称呼,例如“将军阁下”“硬汉”等等。通过这一设计,“族长”的个人色彩被抹去,不再具有特指的对象,而象征着一类人群。 其次是外貌描写。马尔克斯并没有正面描写过“族长”的长相,有的只是一些一笔带过的描写,例如本书开头一章:“即使他的面容没被兀鹫啄烂,也无人能将他辨认出来,……,因为有人说曾在总统专车上看到了那悲伤的双眼、苍白的双唇”[1]。马尔克斯反复强调了“族长”的身体缺陷,以及他的衰老:“他患了疝气的睾丸上裹着帆布带,那部位膨肿硕大犹如阉牛肾脏”“他的麻布衣裳干瘪细瘦,……他有着看不见的思想和隐蔽的权力,这个世界上最老的老人”[1]。通过这些描写,马尔克斯在读者心中树立了一个面目模糊的独裁者形象。 最后是情节。全书共分为六段,每一段都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叙述了“族长”和亲族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马尔克斯以冷峻的笔调描绘着死亡——“族长”替身、夫人、母亲的死亡——由此完善了“族长”暴戾、独裁、多疑的形象。 三、 行文风格 首先,《族长的秋天》全书仅有六段,每个视角的重述自成一段,所使用的标点符号只有逗号和句号;人物的语言描写也没有使用引号,读者只能从人称变化判断说话的角色。与其说这是小说的叙述方法,不如说是“讲故事”,读者如果将作者想象成一个说故事的人,那么这种风格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本书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其次,全书的语言富有重叠反复的音乐感和诗歌感,如书中反复出现的对“族长”的描写:“悲伤的双眼、苍白的双唇”“苍白的双唇以及敏感新娘的手”“患了疝气的睾丸”“捧起那发出痛苦哨声的睾丸疝气”;“族长”对情人的呼唤:“我的厄运玛努艾拉·桑切兹”“我的疯狂玛努艾拉·桑切兹”[1];以及在全书后半段多次出现的,“族长”对母亲的呼唤。 此外,马尔克斯的行文风格也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书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乍读之下符合现实,甚至具有非虚构文学的特征,但在仔细阅读之后,会发现许多的细节、逻辑都经不起现实的推敲。《族长的秋天》中有一段情节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为“族长”抽取中奖号码的两千多个孩子们,因为政府害怕他们泄露秘密而被囚禁,最后竟然被“族长”全部谋杀。马尔克斯以精确到冷漠的笔调叙述了这令人毛骨悚然的虚构情节,仿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这一恐怖事件。 四、 人称转换 叙述中自由的人称转换可谓是《族长的秋天》一书最显著的特色。小说中常用的人称通常包括第一、第三人称,少数情况下会使用第二人称,而《族长的秋天》开篇使用第一人称,以不知名的叙述者发现“族长”的尸体开头,自然地引入叙述者对“族长”的回忆,并切换到第三人称,以“他”指代“族长”,展开叙述“族长”的百年独裁统治。其中,马尔克斯还穿插着“族长”的心理描写(第一人称)、“族长”与其他角色发生的对话(第二人称)、其他角色的心理描写(第一人称)以及对其他角色的记叙(第三人称)。这些人称的出现并无显著规律,在切换人称时也没有明显的场景切换,读者的阅读过程全然随作家的意图而动,因此这种写作手法也给阅读带来了一定难度。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困难,是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默认“视角”和“人称”一起切换。在阅读中,读者通常认为第一、第二人称和“主视角”“限制视角”相绑定,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上帝视角)”相绑定,即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全知全能,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的视角比较局限。当人称在这三者之间切换时,读者往往会感到代入感的丢失,从而失去较为顺畅的阅读体验。 五、 成因分析 行文风格的形成与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大学期间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又因经历了哥伦比亚内战而辍学,随后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2]。当记者的经历使他得以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事件和人群,并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也为他行文风格中所具有的非虚构文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由于长期作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无论是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殖民者的基督教文化还是三角贸易带来的非洲文化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得到了体现,也对马尔克斯的作品造成了深刻的影响[3]。在作品中,马尔克斯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蝴蝶”“雨林”“母牛”等颇具拉丁美洲自然色彩的意象常常是他描写的对象;他还经常描写原住民的“巫术”和“预言”,为故事增加许多魔幻色彩。 此外,马尔克斯行文风格的形成也受许多现代派作家的影响。他曾说“福克纳 [2] 是我的精神导师”[4],他的许多作品也的确具有意识流文学的明显特征,如不按客观时间顺序发展的叙述、随意转换的人称等等。 综上所述,《族长的秋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运用现代派写作手法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不仅灌注了作家的心血,更将作家的写作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作家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该作品体现的浓厚的拉丁美洲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M].轩乐,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2]任芳萍,编著.世界巨人传记丛书 文学家卷 马尔克斯[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3]王慧.地域文化视野下《族长的秋天》的行文风格成因探析[J].海外英语,2020,(08):237-238. [4]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1] 考迪罗:在西班牙语中通常指军政领袖或专政元首,多出现在19世纪拉丁美洲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建国的时期。1980年版辞海中定义为“以暴力攫取并靠暴力维持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独裁军人”,或“掌握军事力量的独裁政客和向追随者播扬个人崇拜观念的政党领袖”。 [2]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作家,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
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Eggplant.place 豆瓣
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8.9 (155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1
那个尴尬的傻子死了,人们这才发现他美得动人心魄。
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
收录《巨翅老人》《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令人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等名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欢迎来到马尔克斯的暗黑童话世界!在这里:
死去的人会变回年轻时的模样,乘着洋流漂过全世界,带着所有经过的地方的鲜花和水草。
大雨下得太久,你一觉醒来可能会看见天使掉在你家院子的烂泥里。
触礁沉没的巨轮会变成幽灵船,一遍遍重复不祥的命运。但若碰上执拗聪明的小男孩,也能从阴间驶进阳世。
魔法师会为死去的仇人造一座最坚固雄伟的陵墓,然后让他在棺材里一次又一次复活。
残忍的祖母会押着孙女当妓女,陷入爱情的男孩能听到千里之外情人绝望的呼唤,渴望自由的女孩什么都可以抛弃。
2023年2月28日 已读
最喜欢《逝去时光的海洋》《世上最美的溺水者》和《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幽灵船的最后一次航行》那篇的写法也特别好……
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